英國風格的神學智慧
——讀戴維·福德的《自我與拯救:被改變的存在》


作者:徐志躍
文章來源:維真學刊
瀏覽:384 次



上海三聯書店 徐志躍

福德(David F. Ford)是劍橋大學三一論欽定講座教授,是英倫乃至西方世界非常活躍的神學家,現在被稱為英國最著名的公共神學家之一。他的《自我與拯救:被改變的存在》(Self and Salvation: Being Transformed)讓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覺。此書是劍橋大學出版社近年推出的重點學術書系「劍橋基督教教義研究」的一種,封底介紹稱,「這是一本人們期待已久的書,為有關基督教拯救教義的論爭做出了獨到和重要的貢獻」。這裡錄下一些筆記,希望引起中國基督教研究工作者和中國基督教神學家的關注,期待有心人深入探討,推動中國基督教神學和宗教研究的發展。
福德生於1948年,青少年時代在都柏林度過。12歲喪父,較早就思考嚴肅問題,尤其是人生的意義,並早就開始接觸基督教圖書,特別是朋霍費爾的《倫理學》給他留下深刻印象。他在都柏林的三一學院學習古典學,畢業後在數家公司做訪談工作。因獲得一項獎學金,他選擇去劍橋大學聖約翰學院學習神學,他在那裡遇見一群智力超群的神學家,尤其是其中的佼佼者麥金農(Donald MacKinnon, 1913-1994)。他在麥金農指導下撰寫博士論文(有關卡爾·巴特)。1976年起,他在伯明翰大學神學系從教,直到1991年擔任劍橋大學欽定三一論講座教授。值得提到的是,福德還在耶魯神學院和圖賓根大學深造。在著述方面,除了《自我與拯救》之外,由他主編的教材《現當代神學家》備受歡迎,目前正在編撰第三版。雖說是學院神學家,福德也為普通基督徒讀者寫過一本「靈修」讀物《生活的模樣》(The Shape of Living,1997),涉及基督徒生活中的職業、性格、私密、紀律、閒暇、工作、喪親喪友和讚美。他還在撰寫接續《自我與拯救》的著作《神學智慧》(暫名)。除了和教會實踐有廣泛關聯之外,福德還提倡宗教對話(在這方面,他的觀點不同於國內已有譯介的約翰·希克的觀點)。從他發表在《基督教世紀》(Christian Century)雜誌上的介紹當代英國神學的文章來看,他對當今英國的神學以及宗教研究瞭如指掌,對美國神學界也是非常熟悉。本文標題也是借用了其中的一篇文章的標題:Theological Wisdom, British Style。

一.復調的自我觀
本書第一部分為「對話:萊維納斯,雲格爾,利科」。自我(self)是當代身份認同、危機和轉變的核心關注焦點,福德希望,通過與萊維納斯和利科這兩位著名思想家的對話,發展出既是哲學的又是神學的對自我的理解。這確實一個艱難的探索旅程。福德自己對這些哲學家的研究歷經20多年,他深知他們的著作不好理解。儘管他盡了最大努力來說清他們的思想,但還是怕一些讀者沒有耐心,建議讀者先跳過第一部分,直接進入第二部分。但是他依然希望這些讀者回頭再讀第一部分,因為,「費心與他們交遇是值得的」(頁9)。這背後的信念是,基督信仰能夠接受最深刻的哲學思想的拷問,而用一句「那是屬人的智慧」將哲學撇之一邊算不得堅定的信仰。
在進入艱深的哲學性對話之前,在第一章,福德以散文筆調和默想性的文字引出了「面向」(facing)主題,所援引的資源主要是對有關「臉」與「面向」的日常經驗的描述,以及《聖經》和基督教詩學傳統。關鍵的兩節經文采自福德曾經深入疏解過的《哥林多後書》:
「我們眾人既然敞著臉得以看見主的榮光,好像從鏡子裡返照,就變成主的形狀,榮上加榮,如同主的靈變成的。」(林後 3:18)
「那吩咐光從黑暗裡照出來的上帝,已經照在我們心裡,叫我們得知上帝榮耀的光,顯在耶穌基督的面上。」(林後 4:6)

福德用「面」的語言來概括基督教:
面向的簡單和複雜構成基督教的特點:被上帝照面,體現在基督的面上;轉而在信心中面向耶穌基督;是面的共同體的成員;見到反映在創造中的、尤其是反映在每個人臉上的上帝的面,而所有的臉都在內心聯繫於基督之面的呈現;有著對每一張臉的溫柔倫理;從來不聲稱對他人的高人一等的論斷,至於上帝如何對待他們,滿足於極大的不可知;擁有這樣的願景:在「榮上加榮」的基督的面前的改變,這種改變是宇宙範圍的,既為基督徒,也為非基督徒帶來無限的驚喜。(頁25)
這樣的闡明也是基於源遠流長的傳統,在本章結尾,福德抄錄了來自但丁之前最偉大神學詩人聖艾弗冷(St Ephrem the Syrian)之《天堂頌歌》的第九首頌歌,長達132行 。
第一部分的二、三、四章則是與三位思想家萊維納斯、雲格爾和利科的對話,並讓這幾個思想家相互「對話」。福德特別解釋了為什麼選擇萊維納斯為對話者 ,作為猶太人和哲學家,萊維納斯與兩希傳統的交遇不但時間長而且深入,對從古到今的有關自我和上帝的問題有著深入思考。他曾經歷並深思了20世紀的一些最為恐怖的事件。他的深思觸及與理解拯救相關的最為深刻的一些問題。對基督教神學來說,他還是最重要的「他者」——猶太教是基督教需要面對的極為重要的傳統。他既是資源和啟發的源泉,也是對基督教神學的考驗,因為他對基督教有著強有力的批評,值得認真面對。此外,萊維納斯在哲學中的作用也與福德的神學旨趣密切相關。作為現象學傳統的代表人物,萊維納斯曾嘗試將胡塞爾的思想與猶太思想相結合,對現象學的這種穿越和超越非常重要,而且也是福德的旨趣。福德浸淫萊維納斯的著述已有多年,在思想方式上已經深深刻上了萊維納斯的印記。在隨後討論萊維納斯的《總體性與無限性》和《存在之外或超越本質》中的幾個元素——喜悅,責任,慾望——之後,福德引申出自己的復調自我觀的第一個:樂於接納的自我(a hospitable self)。
第三章從萊維納斯反對偶像的觀點出發(福德認為,萊維納斯是20世紀反對偶像的先知),並「請出」雲格爾(Eberhard Jungel)與之「對話」,從中構建出復調自我觀的第二個自我,即沒有偶像的自我(a self without idols)。。萊維納斯反對偶像的思考是與對西方思想傳統和西方文明中的種種偶像崇拜的批判聯繫在一起的。在他看來,巨大的偶像是那些已經被絕對化和變得自主的好能力(good capabilities),這些能力把實在擁入自己的軌跡,毫不顧及公正地對待他者的臉,把他者簡約為「相同者」。福德特別討論了萊維納斯把神學本身視為偶像的思想,請出雲格爾來「對話」,結果表明,兩者在各自的思想中都有一個佔據關鍵地位的「代替的自我」(substitutionary self),在雲格爾那裡是耶穌基督,在萊維納斯那裡則是每個負責任的「我」( I ),以此抵擋偶像崇拜的動力機制。但兩者間依然有極大的張力,福德也因此嘗試借助其他資源(利科和朋霍費爾)提出同時肯定兩者的建設性提案。那就是第四章要初步處理的課題:敬拜的自我(a worshipping self)。
敬拜是基督徒生活的要件,沒有偶像的自我必然對肯定性的敬拜提出了問題。為此,福德在第四章請出了另一位對話者:保羅·利科。福德認為,利科長期研讀萊維納斯,同時又推薦雲格爾的神學,他的自我觀對兩者應該都是公允的。福德嘗試發展利科哲學著作中有關自我的兩個相互關聯的主題:見證的中心地位;批判性的化用萊維納斯的哲學。這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探索,但結果是建設性的:在基督的面中的上帝的榮耀中敬拜,一個被改變的自我。

二.豐富多彩的神學寫作
福德在「神學智慧:英國風格」一文中對他的師兄威廉斯(Rowan Williams) 做神學的風格非常讚賞。威廉斯把神學分成儀禮性的(引出思想和形象間的關聯,以便顯示說出的語言中最豐富的意義,喚起願景的豐富性),傳播性的(說服、建議和顯明福音如何可以和多種多樣的文化背景和諧相處),和批判性的(運用否定神學傳統以及哲學神學和哲學方法)。福德認為,威廉斯的神學將三者融為一體,對英國神學影響深遠。這樣的神學還是中介化的神學,在威廉斯那裡,這些中介包括祈禱,敬拜,聖餐禮,歷史,哲學,細緻的文本分析,靈性的和思想性的傳記,對新教各派、羅馬天主教和正教傳統的神學家的評論,文學,音樂,倫理論爭和政治論爭,社會科學,多樣的文體,與古今極為多種多樣的對話者進行對話。這些觀點為我們閱讀《自我與拯救》的第二部分提供了門徑。如果說第一部分主要是批判性的和哲學性的方式(第一章除外),第二部分「豐盛」(Flourishings)則顯得精彩紛呈。
第五章「傳達上帝的豐盛:歌唱的自我」主要評注《以弗所書》,用來見證在敬拜的團契中被改變的生命的品質。我看到,此章有兩個亮點:對「歌唱的自我」所作的極富創意的闡發;以弗所人與政治。前者對於基督教音樂傳統的神學意義提出了非常具有啟發性的辯護,幾乎可以說是一種音樂神學(詳見頁121-129)。福德有力地說明,《以弗所書》中顯明的教會大大有益於公民社會:這樣的教會不必排斥任何人而維護人的尊嚴;其和好倫理直面宗教的、種族的、文化的和家政的問題;它提倡一系列與鄰為友的美德;它鼓勵教學相長;它倡導完全不同於暴力方法的優質溝通。倒過來看,這樣一種面的共同體是否能在和平中茂盛,並對廣泛的社會做出貢獻,也可以是對政治體制的上好測試。
第六章「這樣行:領聖餐的自我」涉及基督教實踐中的聖餐禮。福德首先借助社會人類學對聖餐崇拜之廣泛性和多樣的評論,結合對《約翰福音》之「最後的晚餐」敘事的評論,闡發聖餐對於「自我與拯救」主題的重大意義。福德既關注這一實踐所塑造的自我,更是引向信仰的核心所在——耶穌基督和他者。
在第七章「面向耶穌基督」起首,福德表明了自己所做的是什麼樣的嘗試:「一種對自我與拯救的理解,這種理解是在學者、哲學家、神學家等人幫助下,探索聖經對耶穌基督的見證,而在同時,這種理解還重新把握,在當今,自我在基督裡的轉變」(頁167)。在本章(以及第三章),我們逐步理解,福德何以被譽為著名「公共」神學家。在本章最後部分,他論述了「政治的耶穌」。在耶穌的政治學中,最高的實在是上帝和上帝國。他教導並實踐以上帝為中心的轉變方式,這種轉變方式對於他的子民的主要特徵來說,有著激進的後果。他的立場與當時以色列各派的主要政治取向都是衝突的(包括《死海古卷》表明的艾塞尼派)。這意味著耶穌的政治學與他被釘十字架直接有關。更為關鍵的後果是,他的教導和行動是對日常生活的構塑。根據《馬太福音》6:43-8,以及登山寶訓,在這樣一位上帝面前,社會世界的主要維度——律法、財富、地位、家庭和其他社會關係——得到重新想像。第八章「十字架上的臉和敬拜上帝」著重於耶穌的死去的臉。福德依據福音書十字架敘事中提到的《詩篇》,探索舊約中的上帝的面這一主題。隨後,耶穌的死去的臉被視為全新理解權力、責任、敬拜和上帝的關鍵。通過耶穌死去的臉,福德還重新理解了耶穌的復活。復活敘述的邏輯是:上帝行動;耶穌出現;門徒被改變。
第九和第十章通過20世紀的兩位聖徒——裡修的小德蘭和朋霍費爾——來觀察在基督的面前被改變的是什麼樣的自我。在對兩位聖徒的生平和著述的分析性描述中,前八章發展的思想骨架增添了血肉,同時也是一種驗證。
最後一章「盛宴」又回歸到第一章的散文筆法。第一章的喻像是「臉」,這一章則是在聖經中有著豐富內涵的「盛宴」。「經由盛宴來看待的拯救建議出一種自我的末世論」。各節的標題為:「聖徒的喜樂」,「盛宴的美學」,「盛宴的倫理學」,「盛宴的形而上學」,「盛宴的解釋學」,「盛宴的靈性學」。
全書的終結處,是當代愛爾蘭詩人Michael O』Siadhail的兩半行詩:
A Love Supreme.
Embraceable You.
(David F. Ford,Self and Salvation: Being Transforme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enBoDa 的頭像
    ChenBoDa

    陳柏達的網誌

    ChenBo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