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女聲的真正可怕之處



作者:轉載
文章來源:
瀏覽:749 次



「超級女聲」證明了中國人當前的整體素質就是如此,節目雖然談不上高雅,製作精良,但這才是真正「貼近觀眾」。佔盡天時地利的「夢想中國」,集央視在中國媒體所有霸道資源於一身,雖然今年在各地開展得轟轟烈烈,但從整個社會的影響度,大眾心目中的影響力而言,叫賣得再響,仍沒有達到超級女聲喜聞樂見和紅遍世界的程度,或者說,還差得遠。

怎麼會出現這樣的境況?即便是湖南台這幾年發展得好,與央視十幾個頻道上天,到全國城市鄉村遍地開花的優勢完全沒有可比性。但也就是這麼一家地方的普通娛樂節目,在去年卻完全打敗了央視的壟斷地位。超級女聲真是成了央視可怕的噩夢。

要比較透徹分析這種社會現象,需要把超級女聲放到社會大背景下。我以為,所謂「超級女聲」帶來的「民主」,「海選」,「大眾參與」,「體現進步」...等等方面諸多影響的評論,實為浮在表面的附會之論。因此有必要探究根源,讓我們嘗試找出「超級女聲」真正的「可怕之處」,探究當代中國流行文化與中國傳媒如何去主動的影響世界。因此這是要正解「超級女聲」,以及「超級女聲」背後隱藏的社會危機究竟為何?

長期以來,由於中國民眾所謂的「素質不高」,領導人們在社會逐步走向開放的環境中顯得過於憂心衷衷,因此事無鉅細,一管到底的家長制其實在中國電視傳媒的發展上表現最為明顯。央視在不可避免的走向商業化的同時,始終扮演著教育民眾,引導社會的「職責」。因此央視擁有了比其他能上天,只能報道當地,不能走向世界的地方電視傳媒更大的各種特權。被賦予的特權背後,仍舊是被被少數管理者的直接個人好惡,以及政治團體的利益紐結所完全左右。

央視的悲哀,實質是影響中國人最大的中國電視傳媒業的悲哀。

跨國傳媒隨著全球化的發展和影響告訴我們,在經濟成為人類逐步走向融合與開放的大勢面前,政治的作用和影響力在那些發達的民主國家逐步退居到第二位。當這種趨勢隨著技術的進步,伴隨著的是傳媒的單向傳播,高聲的價值宣講逐步被打破,大眾在文化娛樂方面的旺盛需求被市場化完全點燃,正在突破和改變社會本身。

這是開放世界,以及人類恆古以來未有的個性釋放時代。網絡的興起,不僅是技術提供了信息快速傳遞的渠道,更重要是傳播作用的變遷。從電視業的興起,跨國傳媒集團的形成到如今網絡深入世界各個角落,每一次技術變革帶來的社會擁動背後,無不是從人類社會的封閉信息到逐步開放信息渠道,更多更廣泛的個性需要的必然釋放。很難想像在一個國家,一種信仰,一個聲音的體制之下,如何去張揚個性。

頂尖的藝術,文化,歷史,政治研究只集中在少數國家精英小範圍內,很難談得上廣泛影響,「一定正確」的道德規範和「真理」神話越來越狹促,影響式微。空洞的精英說教與大眾現實需要脫節而逐步邊緣。一個民主的制度下,大眾追求的多元化與社會公平,和平的夙願完全支配和影響政治,傳統政治在多元化面前只能變革,任何單一的意識形態在大眾需求面前最終只能潰敗,即便是宗教與信仰,也趨於包容更多不同文化和個性取向。

回頭來看,「超級女聲」醞釀的背景,實質是在中國這個相對封閉,而正在義無返顧走向開放社會中,數億年輕人釋放個性,積極參與社會文化活動,在多元取向面前反叛教育傳統的必然結果。當然在現實中,「超級女聲」來源於舶來文化,對「美國偶像」進行改頭換面的包裝,但對於參與其中樂此不疲的青年人來說,他們並不完全瞭解「超級女聲」這個電視節目的商品性,也不需要去瞭解得這麼清楚。因為這本身就是針對青春躁動青年群體推出的一款商品。目的是滿足年輕人渴望成為商品化社會的文化偶像,並提供了這樣的渠道和方式,而量身打造的。

青年人的旺盛需求都能促進創造力噴發,並影響社會文化。工業機械和電子時代,性解放,叛逆,搖滾樂和前衛藝術的興起,完全改變了西方傳統,無論從制度,文化還是對社會發展的影響均是如此。並在其後,逐步成熟的走向商品化道路,文化與娛樂的產業化,擴大了大眾消費市場,甚至深刻影響整個人類。但返回幾十年的現代文化趨勢來看,搖滾和叛逆並沒有因此顛覆社會道德與公眾價值觀。到現在公認的是,那個曾經被稱為「跨掉的一代」的美國,社會道德和公眾價值觀正趨於保守,反而是保守的西方國家走在了前面。而美國這個最強勢的國家則被大眾選民投票來決定了一個「牛崽」式的,「淺薄」,曾經叛逆的布什來擔任總統。這樣的總統,雖然相比學術精英顯得如此「淺薄無知」,但卻最能體現「民意代表」。那麼誰能保證,未來民主健康的中國,從今天愛好「超級女聲」的年輕人中,湧現出一批優秀的領導者呢?

政治被傳媒打敗,傳媒圍繞大眾需要的信息互動,民眾像吃飯穿衣一樣需要娛樂和文化消費,並參與其中,這不是民眾因此變得更弱智,而是政治需要變得弱智,國家利益和民族主義必然或正在屈服於多元化的公眾決策,把政治的範疇完全落實到油鹽醬醋之中,人類因此而有更多的時間用於創造和創新,這是人的進步促進了社會的進步,而不是所謂的國家經濟的進步促進了人的進步。

單從國家角度出發,如何拓展中國人的創造力和中國文化在世界的影響?依我來看,倘若中國傳媒業不能真正走向世界,走向開放,一切都只能成為夢想。應該注意到的是,中國政府和共產黨高度重視中國在國際上的形象和影響,因此正在積極的開展各種文化公關,以走出去宣傳的姿態「正面推廣中國」。但返回來看,這也反證了在跨國傳媒集團面前,官方甚至必須要依賴的地步。這也正說明了上述「政治被傳媒取代成為第一影響」的趨勢。但我們應該好好想想,為什麼中國至今還沒有出現能影響世界的傳媒集團?

央視,這是個扶不起來的阿斗,他集中和壟斷幾乎中國所有的衛星,落地,有限電視,無線落地資源於一身。卻在公眾的口碑中不如那個東打一槍,西打一炮,默多克和劉長樂共同控股的鳳凰衛視。更是在湖南電視台這個「小角色」的炮製的娛樂節目面前不堪一擊。之所以這麼說,評定的標準只有一個————這就是民眾的關注度和其他傳媒的關注度。我們從網民鋪天蓋地的議論和傳媒的報道中,完全可以瞭解這個受到廣電部門特殊關照,簽訂了眾多「不平等條件」(對比央視的先天條件)的電視台處在的艱難境地。

如果還不能清楚的瞭解到發生了什麼,那還是我來清楚闡述超級女聲「可怕」在什麼地方:

第一,「超級女聲」證明了中國普通民眾參與和可能的創新能力,並證明了中國傳媒要真正影響世界,條件只能是:賦予他更大的自主權,讓他們能發揮所有能量去創造和影響公眾,是對傳媒更加開放,而不是相反。

第二,「超級女聲」證明了中國公眾現在真正的需要不是高高在上的道德說教,而是參與途徑。大眾的娛樂需要能超過所謂空洞的國家利益,而真正的國家利益如果無視抑或是變成壓制,那就是愚蠢的政治取向。

第三,「超級女聲」證明了開放國家資源的重要性。誠然,我們應該在傳媒和對文化產業方面進行保護。「超級女聲」證明了央視的無能(當然要看到央視的無能更可能是某些部門過度參與其中而產生的無能),不能指望央視而一勞永逸去進行所謂「宣傳中國」,在這棵樹上吊死。對民間或地方傳媒業的興起,應該有保護和支持的態度。跨國傳媒集團對中國市場垂涎欲滴,如果中國本土的傳媒因為受到各種不合理行政介入而變得死氣沉沉,在未來逐步開放的市場必將處於極其不利的位置,更遑論打造影響世界的中國媒體了。

更多的我就點到為止把,歸結起來其實很簡單,面對多元信息以各種渠道和方式走向大眾影響大眾的今天,無視億萬民眾厭倦脫離實際的政治和道德說教,這是走向大眾對立面最危險和可怕之處。如果一個國家和社會在走向「漸進開放」而對此認識不清,不斷的運用正在被民主拋棄的權威打擊和壓制,那最終只能吞下社會物質文化不均衡發展,但正在壓抑中驚人膨脹的定時炸彈。

以上見識,自己認為甚是淺薄,但起碼是獨立思考,至少,我認為就認識深度來看,我足可以勝任當個宣傳部長啥的,因為大家都看出來了,我比劉zd強多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enBoDa 的頭像
    ChenBoDa

    陳柏達的網誌

    ChenBo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