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一13歲少女之死拷問擇校歪風



作者:孟昭麗
文章來源:新華社
瀏覽:118 次





當同學們興高采烈地參加結業典禮時,寧夏銀川市13歲的小學畢業生秀秀(化名)卻永遠地離開了人間……

  在她留給父母的短短100多字的遺書裡,「我是個差生」「我死了可以幫您節約10萬元」等字眼,深深地刺痛著人們的心。

  如花的少女,為何選擇了不歸路?是什麼讓她稚嫩的心靈承受著如此沉重的負擔?

  令人震撼的遺書

  秀秀的父母回憶說,7月10日早上,秀秀稱要到學校領取成績單,可到了上午9時多,她的同學們都陸續回家了,而秀秀依然未見。多處找不到秀秀,父親11時匆匆騎自行車趕回家中卻發現,女兒躺在沙發旁,渾身發紫,手腳冰涼,旁邊的茶几上放著一瓶劇毒農藥和一封遺書,沙發旁的電話機也掛了下來。父親趕忙將她抱起送到了離家最近的醫院。中午12時,秀秀經搶救無效死亡。

  遺書中秀秀的話令人震撼:「媽媽、爸爸,對不起!我沒有辦法,我只能這樣做,我不是一個好學生,我是一個差學生,您和爸爸那麼辛苦,我讓您每天都生氣,我死了您就和爸爸把店賣了,每天都在家休息吧。您養了我13年,花了好多好多的錢!我死了我可以幫您們節約10萬元。對不起,我要陪爺爺去啦。媽媽、爸爸、哥哥、姐姐(秀秀的嫂子),對不起!我辜負了你們的心了!我是個差生!」

  秀秀的鄰居反映,秀秀性格開朗,很懂禮貌,平時幫媽媽做生意,鄰居們都很喜歡她。秀秀的母親說,秀秀是家裡的快樂之源,哥哥已經結婚並搬出去住了,只有秀秀陪伴著這老兩口。秀秀所在學校的教務處楊主任也說,秀秀雖然學習成績一般,但在學校的人緣很好,去年「六·一」時她還被評為優秀少先隊員。秀秀的班主任曹老師更是十分喜愛秀秀,每次放學,秀秀都會晚一些走,幫助老師收拾教材、擦黑板、擺好桌椅等。

  誰也沒想到,如此惹人喜愛的一個小女孩竟會選擇自殺……

  孩子總擔心成績差給父母帶來負擔

  秀秀平時心理很健康,人也特別聰明。母親告訴記者:「孩子突然選擇這條路,從遺書和遺物裡看,可能是孩子覺得成績差對不起我們。」

  秀秀的母親回憶說:「最後一次和孩子交流是在一個月前,孩子說他們學校的考生中,有報一、二、九中的(銀川市最好的幾個初中),她說自己也想報。我勸孩子說,十五中也不錯,你成績沒有他們好,那些中學你要是考不上了會不高興的,媽媽不想讓你不高興。孩子卻羨慕地說,班裡的一個同學考了這幾個中學而且都考上了,現在不是學校挑他,而是他挑學校。」

  「考試前孩子又問我考不好怎麼辦?我說,『媽媽不會怪你,首先爸爸媽媽文化低,幫不了你什麼,第二你經常幫媽媽做生意,耽誤了你學習的時間。』孩子聽了特別高興,考試完後有一天告訴我『如果考不上大學我就去當兵』。平時我們一家人都特寵她,雖然家裡條件不是很好,但孩子要什麼都會買給她,孩子也特別懂事,特別體諒父母,從不亂花錢。」

  據秀秀的母親介紹,遺書中說到的10萬元,可能是孩子平時在大人們聊天的過程中無意間聽到的。儘管國家規定義務教育階段實行「一費制」。但是,在現實中許多家長往往要付出多出幾十倍甚至上百倍的費用。在各地,公辦學校按照「一費制」的收費政策執行,而依托公辦學校舉辦的民辦學校和按民辦學校機制運行改革的實驗學校則高價收費。在銀川市民辦初中按每學期每生2000元,小學按每學期每生1200元標準收費,住宿費另算。這意味著,如果通過考試能夠上這些集中當地優質教育資源的民辦初中,三年下來,僅學費家長就要承擔12000元,這對於一個普通家庭來說可不是個小數目!如果一些家長進行擇校,就需再交幾千元到上萬元數目不等的擇校費,一個普通家庭更是難以承受!

  記者採訪了秀秀所在的小學校長和教務處主任,他們說,秀秀自殺的當天上午,同學們正好在學校裡舉行結業典禮,而她根本就沒有去學校參加活動,連成績單也沒有來領。秀秀在學校表現一直都非常好,老師和同學們都很喜歡她。

  女孩之死 擇校之痛

  銀川市一位教師說,在擇校熱的社會大背景下,擇校的壓力是導致秀秀自殺的主要原因。

  初中屬於義務教育階段,是一個學生打好基礎的時期,他們應該輕鬆地走進初中校園。然而,在擇校的壓力下,他們的校園生活難以平靜。甘肅省社科院社會學家畢可生說,據調查,2004年上海義務教育新生升學時,49.23%的小學一年級新生、74.63%的初中預備年級新生,經歷了不同程度的入學考試和面試。35.85%的家長也曾想方設法為孩子擇校。

  目前義務教育階段擇校熱愈演愈烈,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一些學校四處伸手,千方百計挖取優秀生源,借「升學率」提高知名度,以知名度吸引低分生,以低分生獲取高收益。擇校費也已經達到數千元、幾萬元甚至數十萬元。

  在公辦學校擇校熱的同時,各地興起的「名校辦民校」更是助推了擇校之風。銀川市雖然嚴禁公辦學校間高價擇校,但近幾年,為了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當地採取依托有名的高中來辦民辦初中的「名校辦民校」的做法,可以名正言順地收取擇校費。

  畢可生說,義務教育階段擇校所帶來的嚴重後果已經凸顯:在小學階段,學生之間已經開始以成績論英雄,讓學生產生「學習成績不好即差生」「上不了好的初中學校即失敗」的心理。同時,有錢有權人家的孩子卻可以通過掏高額費用和各種關係來上好的初中,教育公平嚴重缺失。擇校現象的出現,擴大了階層差距,加重了家長負擔,破壞了社會和諧。

  寧夏政協教科文衛體委辦公室副主任劉霄鴻認為,如今孩子從各個渠道對現實的瞭解越來越多,孩子心理早熟必然導致行為早熟。但是,他們畢竟還是孩子,對現實的很多社會問題沒有足夠的辨別力與心理承受力,對自己的未來沒有明確的目標和追求。擇校歪風不剎,類似的悲劇就難以遏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enBoDa 的頭像
    ChenBoDa

    陳柏達的網誌

    ChenBo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