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作用的二重性——論哲學在市場經濟生活中的戰略地位和作用之三
作者:是非曲
文章來源:作者惠賜
瀏覽:478 次
哲學作用的二重性——論哲學在市場經濟生活中的戰略地位和作用之三
內容提要:
本稿作為本人論哲學在市場經濟生活中的戰略地位和作用之三,著重探討了哲學作用的二重性問題,提出了哲學既有直接性作用,又有間接性作用,是直接性作用與間接性作用的對立統一。就哲學的間接性作用,重點探討了其具體表現形式,即戰略性、預見性、洞察力與敏銳力的內涵。
正文:
我們說哲學有用,經濟上有用,政治上有用,以及與之密切相關的文化、藝術、法治上等等亦有用;對個人有用,對集體有用,對民族、對國家乃至整個人類社會的生存與發展都有用;哲學既有小用亦有大用,或者說既有大用亦有小用;對合作有用,對競爭有用,涉及了人生存生活的方方面面,貫穿於人生存生活的全過程。這就是哲學在人們生存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廣泛性、普遍性以及最為至高無上性和決定性。哲學雖然在人們生存生活中有著這樣那樣的作用,看起來錯綜複雜,但歸結起來,就其形式而言,其實總共也只有兩個方面作用:一個是直接性用處,另一個就是間接性用處。為什麼?
一、哲學具有直接性作用
說哲學具有直接性作用,就是源於人是精神物,人天生就具有,同時也需要思維、意識、思想或者說哲學等等諸如此類,這是人特有的自然規定,是自然界長期變化發展而形成的特殊性,同時又是人生存生活的一種具體方式,一種表現形式,等同於人本身。正如哲學大師笛卡兒所言「我思故我在」。正是因為有了這些,方能真正地體會到做人的快樂和美妙。相反,假如沒有這些,與飛禽走獸、草木糞土也就沒有什麼差別了,也就無所謂人不人的問題了。什麼是植物人?所謂植物人,對於其親屬、周圍的人而言,還算是觀念上尤其是情感上的人,對於其自身而言已經不存在人不人的問題了,因為其本身已無意識、無知覺了。人不是行屍走肉,因此,人活著的最終目的,就是盡可能地去表現和體驗人與物的差別,而不是去抹煞和忽視這個差別,這也是人活著的最高意義、價值或境界。盡可能地去表現和體驗這個差別,就是盡可能地去獲取和滿足人生存生活所必需的精神需求。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人活著需要有思想,有見解。
二、哲學具有間接性作用
說哲學具有間接性作用,是因為人雖然是精神物,但歸根結底總是物,只不過是物的一個特殊,一個具體而已。人既然是物,那麼人活著首先需要吃飯,首先需要解決和滿足人生存生活所面臨的衣食住行等諸多問題,也就是物質需求問題。假如吃不上飯,或者說物質需求問題得不到有效地解決和滿足,那麼,人的生存生活就難以得到保障,甚至無法繼續進行下去。「人死如燈滅」。假如沒有了存在,人的一切也就無從談起,人的一切也就失去了現實意義。然而,生存生活在物競天擇、弱肉強食、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的現實殘酷世界上的人們,要想吃飯,要想解決和滿足生存生活所必須的物質需求問題,就不能不去充分地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否則,人們的生存生活就不可能得到及時有效地保障。然而要想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離開了哲學又是絕對辦不到的。原因就在於哲學是關於思維的學說,是教人思考,是教人如何更科學地思考的學問。假如不會思考,或者說思考不科學的話,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只能算是一句沒有任何實際意義的空話。
三、哲學不是「麵包」,但勝似「麵包」,高於「麵包」
說哲學具有直接性作用,就是說哲學是人生存生活的目的、核心,或者說哲學就是人本身,而說哲學具有間接性作用,就是說哲學又是人生存生活的手段、工具、方法或者說途徑、橋樑,即被不少所謂的哲學者所貶謂的「稻梁謀」,也就是說哲學又是人本身之外的別的什麼。有人說,哲學不是「麵包」,不是柴米油鹽醬醋茶,不是房子、車子,等等,所以就說哲學沒有用處。其實這是一種極端狹隘的偏見。就哲學作用的直接性而言,雖然在具體的形式上,哲學的確不是麵包,不是柴米油鹽醬醋茶,不是房子、車子等等,但從絕對內容上講,兩者又是一回事。因為兩者都是構成人生存生活不可或缺的主要因素之一。人活著首先需要吃飯,假如不吃飯,或者吃不上飯,尤其是長時間的不吃飯或者吃不上飯,人不僅會挨餓,而且還會斷送人的生命。這是勿庸置疑的。然而人活著不僅需要吃飯,同時還需要思維、思想、意識之類,需要解惑釋疑,這就是所謂的精神需求問題。人活著吃飯雖然不成問題,但精神問題假如不能夠得到及時有效地解決和滿足,輕則煩惱、憂慮、苦悶、恐懼等等,影響著人生存生活的質量,重則輕生厭世,甚至斷送人的生命,影響人生存生活的數量。為什麼會存在自殺現象呢?問題就在這裡。就哲學作用的間接性而言,哲學雖然不能直接當飯吃,雖不像麵包、柴米油鹽醬醋茶、房子、車子等等那樣現實和直接,但在一般正常情況下,哲學往往還要遠遠高於這些具體的東西。因為在競爭存在的情況下,哲學還是獲取這些東西必不可少的,也是最為有效的手段、工具或者說途徑、橋樑。離開了哲學這個必不可少的,也是最為有效的手段、工具或者說途徑、橋樑,所謂麵包、柴米油鹽醬醋茶、房子、車子等等,只是遙不可及的,只能存在人的腦海中,想想而已。因為還是那句老話,「天上不會掉下餡餅來」。「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就是這個道理的形象比如。這也是為什麼在市場經濟情況下腦力勞動要比體力勞動,管理者要比被管理者收入高許多關鍵原因所在。
四、哲學是直接性作用與間接性作用的對立統一
哲學的直接性作用也可以稱為精神作用,作為人生存生活的目的、核心,直接為人的生存生活服務,與世界觀、解釋世界相聯繫;而哲學的間接性作用又可以稱為物質作用,這也是當前比較時髦的新提法——所謂軟實力問題,作為人生存生活的手段、工具或者說途徑、橋樑,間接為人的生存生活服務,與方法論、改造世界相聯繫。因此,哲學在人生存生活的作用就是目的與手段的對立統一。總起來說,兩者在人的生存生活中都具有同等的重要性,都具有同等的巨大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不分伯仲,不可厚此薄彼,更不可偏廢。人的生存生活,既離不開哲學的直接性作用、精神作用,同時又離不開哲學的間接性作用、物質作用,兩者缺一不可,密不可分,既相互促進,又相互制約,既相輔相成,又相反相成,彼此既對立又統一,構成了哲學認識作用的矛盾體。所以,馬列哲學認為,哲學是人們關於世界觀與方法論的學說,這無疑是對的。哲學既是世界觀,又是方法論。是世界觀與方法論的對立統一。沒有世界觀,也就談不上什麼方法論。反之亦然,沒有方法論,也談不上什麼世界觀。這是因為一方面,人活著不是「豬」活著。人活著不僅要吃飯,要活著,而且還要活得有尊嚴,有品位,有情趣,要高質量更長久地活著,而「豬」之類與人比起來就顯得無所謂。另一方面,人活著雖不是「豬」活著,但做人也不是當「神仙」,不食人間煙火。人活著畢竟要吃飯,要解決和滿足人生存生活所面臨的衣食住行的問題、物質需求問題。由這兩方面構成了人對哲學的全部需要。
五、哲學的直接性作用與間接性作用是對立的
哲學在人生存生活中的作用是直接性作用與間接性作用的對立與統一,也就是目的與手段的對立與統一。從相對意義上來說,直接性不是間接性,間接性也不是直接性,目的不是手段,手段也不是目的。兩者是對立的,是有差別的,是不一樣的。哲學作用的直接性可以表述為為學而學,是為了淨化人的心靈,陶冶人的情操,磨練人的品質和意志,提升人的鑒別能力和欣賞水平,使人生富有浪漫氣息和美的感受、體驗,增強人生存生活的內涵和魅力,也就是所謂的內在修養問題。哲學的直接性作用帶有享受、娛樂和消遣的特點,所以更容易被多數人所發現、所認可。而哲學作用的間接性則可以表述為學以致用,是為了盡最大程度地發揮人的創造性,提升人與物、人與人的競爭力和進取精神,強化人生存生活的外延和魄力,賦予人生存生活具體的、現實的形式,使人的生存生活富有理智和務實,也就是所謂的能力問題。哲學的間接性作用是一種具體的特殊的勞動,即人們常說的腦力勞動。既然是一種具體的特殊的勞動,它的挖掘和發揮往往給人以枯燥、艱難和辛酸的感覺,所以更容易被多數人反感、排斥。因此,一般情況下,哲學的直接性作用為文學藝術的產生和發展提供了基礎、前提和土壤,而哲學的間接性作用則為科學理論的產生和發展提供了基礎、前提和土壤,然而就其普及性而言,一定程度上後者遠不如前者更為大多數人所接受,因為前者比較形象、生動,後者比較抽像、深刻。
六、哲學的直接性作用與間接性作用又是統一的
雖然從相對意義說,哲學的直接性作用與間接性作用兩者是對立的,是有差別的,是不一樣的,但從絕對意義說,兩者又是密切相連的,彼此又是統一的。如果哲學的直接性作用是核的話,那麼它的間接性作用就是殼,如果哲學的直接性作用是裡,那麼它的間接性作用就是表,核、裡離不開殼、表,殼、表也離不開核、裡,沒有核、裡也不存在殼、表的問題,沒有殼、表也無法反映核、裡的問題,兩者缺一不可。因為所謂哲學的直接性作用和間接性作用都是相對而言的。一種意義上的直接性作用又是另一種意義上的間接性作用的具體表現,同樣一種意義上的間接性作用又是另一種意義上的直接性作用。比如說,一個人思維心態良好,解決處理問題時就會更容易找到解決處理問題的最好辦法,而找到了解決處理問題的最好辦法,問題也就越容易得到解決和處理,那麼,這個人的自信心也就越強。否則,人的自信心也就越弱。人們常說「將軍頭上能跑馬,宰相肚裡能撐船」,為什麼這樣說?原因就在於能力強、本事大的人,其胸懷一般就寬廣、開明;相反,心胸寬廣、開明的人,其能力、本事一般會大。「塞翁失馬,焉知禍福?」也包含著這個道理。在市場經濟生活中競爭愈來愈激烈的情況下,認識到哲學的直接性作用與間接性作用的相對性,學會自我排解,正確處理壓力與動力之間的關係,不僅有著巨大的現實的精神意義,而且更有著巨大的現實的物質意義。因此,哲學作用是直接性和間接性的統一,是通過兩者的對立表現出來的,是必須的,更是必然的,也是不依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七、哲學的直接性作用與間接性作用必須同時承認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對哲學作用的認識往往存在著兩種極端不同的看法。一種是承認哲學的直接性作用,極力否認和扭曲哲學的間接性作用。這種看法認為「哲學思考的唯一目的是尋求生活的真諦,而不是為了金錢、地位、權勢等這些世俗的物質利益。」如果「為了謀生,為了掙錢,」就是「出賣自己的學問」等等。另一種與此相反,只承認思維(哲學)的間接性作用,將思維簡單地當成「耍聰明」、「玩陰謀權術」,而看不起它的直接性作用,把哲學看成是無用之學、抽像之學、廟堂之學、貴族之學、悠閒之學,把哲學當成詭辯之術、讖緯之學、箴言戒語、玄思遐想,以及「古怪之人的古怪之論」、「用常人最不懂的語言表達常人都明白的道理」等等。其實,這兩種看法都是片面的、不正確的看法,是當前人們思想不成熟的具體表現。哲學不是咬文嚼字,不是語言遊戲,更不是精神勝利法,不是自我陶醉和自娛自樂,因而單純地承認哲學的直接性作用而否認它的間接性作用,就割裂了哲學與現實生活的具體聯繫,將使哲學探討研究引向虛無縹緲和空洞無物,導致神秘主義。這就是所謂造成「不僅一個哲學家無法理解另一個哲學家的陳述和論證,而且他對另一個哲學家所從事的是一種什麼性質的工作也感到迷惑不解」的根本原因所在。誠如馬克思所特別指出的,「哲學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這種觀點看起來清高無比,主觀上有著極力推崇哲學的強烈願望,事實上客觀上卻會起相反的作用,反而不利於哲學的普及與提高。這種觀點在中國傳統文化理念中佔有重要地位,危害極大,中國人為什麼不講現實而「死要面子」呢?也是這個原因。試問假如連飯都吃不上的話,即使找到了人生存生活的真諦又有何意義呢?哲學是關於思維的學說,是教人更加聰明的學問,而這種觀點只能導致更加愚昧與無知,顯然是站不住腳的。當前為什麼學哲學的反而不太容易找到工作呢?與這個原因不無關係。就這種觀點而言,學哲學的找不到工作就不足為奇了,因為學了這種哲學的人壓根也不會工作。什麼是書獃子?所謂書獃子就是這種觀點造成的,或者說這種觀點是造成書獃子現象的思想根源。與此相反,「有奶就是娘」,單純地承認哲學的間接性作用而否認它的直接性作用,會將思維低級化、庸俗化和狹隘化,限制人們的眼光,導致極端的功利主義,抹煞「賢」與「奸」、「能」與「詐」的區別,使思維缺乏潛力和後勁,反而更容易妨礙哲學(思維)創造性作用的充分發揮。這種觀點是造成當前急功近利、人心浮躁的思想根源。對哲學作用的兩種錯誤看法,當前都有極大的市場,一種主要表現在認識領域裡,學哲學的、做學問的大多持前一種觀點;另一種主要表現在實踐領域裡,所謂做「實事」的人大多持後一種觀點。這兩種極端看法表面看起來不一樣,其實殊途同歸,一脈相承。都是因為對哲學的認識不客觀、不全面、不深刻、不系統造成的,因此,必須同時反對。直接否認哲學的間接性作用,間接上也就意味著否認了哲學的直接性作用,直接否認哲學的直接性作用,間接上也就意味著否認了哲學的間接性作用。
八、哲學作用二重性的絕對性與相對性
當然,我們堅持總起來說哲學的直接性作用與間接性作用兩者在人的生存生活中的地位都具有同等的重要性,但也不能就意味著否認兩者在相對意義上具有不同的重要性。因此,對兩者的關係,還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一般情況下,人生存生活的低級階段,也就是人的物質生存生活條件不充分的情況下,哲學的間接性作用要高於其直接性作用。因為「好死不如賴活著」。人的生存是第一性的。而在人生存生活的高級階段,也就是人的物質生存生活條件充分的情況下,哲學的直接性作用往往要高於其間接性作用,其間接性作用也就成了其直接性作用的一種具體表現形式或手段了。為什麼一些很有錢的富豪還總想著繼續賺錢?原因就在於,賺錢本身已經不是為了謀生、為了養家餬口、為了賺錢而賺錢了。這些人的賺錢只是其生存生活的一種高級方式和手段了。當然這些人未必就能充分意識到這一點。假如他們能夠充分意識到這一點,他們的生存生活將會更紮實許多。
總而言之,哲學的直接性作用與間接性作用之間的絕對統一,是通過兩者之間的相對對立體現出來的,而且是必須和必然的。否則,對哲學作用的認識就是不徹底的。
九、哲學間接性作用的具體表現形式
哲學在人的生存生活中不僅具有直接性作用,而且還具有間接性作用,這也是不依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是客觀外在不得不的,又是客觀內在必然的,因而更是主觀必須的。在以最大限度創造財富為首要特徵的市場經濟情況下,哲學的這兩種作用,特別是哲學的間接性作用表現得既尤為明顯,又至關重要和迫切。然而在當前現實生活中,物質財富並不富裕的人們在哲學的研究和探討中,往往只注意到了哲學的直接性作用,而恰恰忽視甚至抹煞了哲學的間接性作用,這是極不應該的。在生存第一性的的情況下,正確認識和掌握哲學的間接性作用更富有現實意義。因此,接下來我們就不能不來重點探討一下有關哲學間接性作用的主要表現形式——戰略性、預見性和洞察力、敏銳力及其關係的問題。
我們知道,人生存生活面臨的問題、困難和挑戰是巨大的、複雜的和無窮的,而人的自然生命的力量又是渺小的、簡單的、有限的,然而正是因為人有了意識以及以意識為主要研究對象的哲學所具有的「透過現象抓本質」的特殊本領,才能不斷地將這矛盾著的兩者有機地統一起來,即所謂的管理,所謂的「資源最優化配置」,所謂的「好鋼用在刀刃上」,從而化有限為無窮,化腐朽為神奇,不僅使人的生存生活得以維持和延續,而且還使人由愚昧、野蠻、貧窮和落後走上而且不斷地走上智慧、文明、富裕和進步,使人由弱小變的而且不斷地變的強大,並不斷地推動著整個人類社會的繁榮與發展。然而,人們的意識以及以意識為主要研究對象的哲學是通過什麼樣的具體方式不斷將這矛盾著的兩者有機地統一起來的呢?答案就是戰略性、預見性和洞察力、敏銳力。
不僅如此,「人之情,出言則欲聽,舉事則欲成」(《鬼谷子》)。我們知道,人活著就需要做事情並做成做好事情,做事情並做成做好事情就是人活著,因為人活著起碼需要吃飯,起碼需要吃上飯。當然,人活著不僅僅只是吃飯、吃上飯,人活著需要有物質需求,而且還需要有精神需求,因為人不僅需要動物般本能地簡簡單單地活著,而且還需要高質量持久地活著。那麼,人的活著,就不只是需要做事情並做成做好一兩件普普通通的小事情那麼簡單了,而是需要做許許多多的事情並做成許許多多的事情,不只是做這樣的事情並做成做好這樣的事情,而且還要做那樣的事情並做成做好那樣的事情,不只是需要做小事情並做成做好小事情,而且還需要做大事情並做成做好大事情,不只是解決簡單問題並解決成解決好簡單問題,而且還需要解決複雜問題並解決成解決好複雜問題,不只是需要處理低級問題並處理成處理好低級問題,而且還需要處理高級問題並處理成處理好高級問題。然而,人們要想做事情並做成做好事情,尤其想做大事情並做成做好大事情,解決處理複雜高級問題並解決處理成解決處理好複雜高級問題,都是離不開戰略性、預見性和洞察力、敏銳力的。一句話,人們對做事情解決處理問題的期望值越高,所做的事情所解決處理的問題規模越大、越複雜越高級,對戰略性、預見性和洞察力、敏銳力的依賴性越強。因為戰略性、預見性和洞察力、敏銳力在人的生存生活中可以幫助實現如下目的:一是解決處理同一件事情,可以花費更少的氣力或成本;二是花費同樣的氣力或成本,可以將事情解決處理得更精緻更完美,或者可以解決處理更多或更大、更複雜的事情;三是多花費氣力或成本,可以解決處理相對無限多或無限大、無限複雜的事情,產生幾何效應,尤其可以解決處理人們以前感到無法解決處理的事情。這就是所謂的資源最優化配置,這就是所謂的管理的本質,這也是正確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的關鍵所在。為什麼說哲學是教人聰明的學問呢?關鍵原因就在這裡。
平時說起哲學來,大多數人一般會覺得這是很遙遠的事情,似乎與一般人的生存生活關係不大,然而提及戰略、預見、洞察、敏銳等詞彙來,又會覺得耳熟能詳。這又是為什麼呢?其實原因很簡單,就是哲學的客觀性在起作用。人們日常生存生活中客觀事實上經常大量使用哲學,可是主觀意願上卻不懂得或者不知道同哲學相聯繫。這也就是說,人們雖然經常大量使用哲學,然而大多是自發的或不自覺的,屬於低級或者初級階段,缺乏較強的應有的自覺性、針對性和系統性,從而導致對哲學的使用還很不徹底、很不精細。由此可知,人們雖然對戰略、預見、洞察、敏銳等耳熟能詳,但是未必能夠完全掌握這些詞彙的真正內涵。因為這些問題看似簡單、熟悉,然而要想真正完全徹底地瞭解和掌握它,沒有一定的哲學功底作為鋪墊,是不容易做到的。那麼,上升到哲學的高度來進一步探討什麼是戰略性,什麼是預見性,什麼是洞察力,什麼是敏銳力,以及這四者之間又是什麼樣的關係的問題,就顯得非常有必要了。
十、何謂戰略性
分析探討戰略性的內涵,毛澤東的《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問題》、《論持久戰》等軍事著作不能不讀。「商場如戰場」。因為雖然毛澤東這些論述主要是針對戰爭而言的,是特殊年代特殊背景特殊情況下的特殊產物,然而如果從哲學的高度來學習它,對於我們今天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進一步探討戰略性的豐富內涵仍將會有巨大的啟發意義。什麼是戰略性呢?筆者認為,戰略一詞原本是軍事術語,多應用在軍事方面,後引申到政治、經濟等諸領域。因此,在不同的情況下,戰略又被稱為「策略」、「方略」、「韜略」、「謀略」等等。所謂戰略性,就其字面而言,「戰」就是打仗或競爭的意思,在這裡,泛指做事情、解決問題。其實,做事情、解決問題本質上就是一種具體的競爭形式。而「略」與「詳」、「細」意思相反,就是「粗」、「疏」的意思,人們通常引申為大概、大體、大致、一般、基本等等。「戰」與「略」兩字聯繫起來的意思,就是指人們做事情、解決問題的大體辦法或基本原則。戰略與戰術相對立,正如毛澤東所說「研究帶全局性的戰爭指導規律,是戰略學的任務。研究帶局部性的戰爭指導規律,是戰役學和戰術學的任務」。
認識和掌握戰略性的內涵,關鍵在一個「略」字。毛澤東說「指揮全局的人,最要緊的,是把自己的注意力擺在照顧戰爭的全局上面……這些都是最吃力的地方,如果丟了這個去忙一些次要的問題,那就難免要吃虧了」,以及「任何一級的首長,應當把自己注意的重心,放在那些對於他所指揮的全局說來最重要最有決定意義的問題或動作上,而不應當放在其他的問題或動作上」,說的都是這個意思。現在有一本書叫《細節決定成敗》非常流行。其實,泛泛而言「細節決定成敗」是不正確的。毛澤東說「說戰略勝利取決於戰術勝利的這種意見是錯誤的,因為這種意見沒有看見戰爭的勝敗的主要的首先的問題,是對於全局和各階段的關照得好或關照得不好。如果全局和各階段的關照有了重要的缺點或錯誤,那個戰爭是一定要失敗的。說『一著不慎,滿盤皆輸』,乃是說的帶全局性的,即對全局有決定意義的一著,而不是那種帶局部性的即對全局無決定意義的一著。下棋如此,戰爭也是如此」。毛澤東還說:「統統相符合的事,在戰爭或戰鬥中是極其少有的,這是因為戰爭或戰鬥的雙方是成群的武裝的活人,而又互相保持秘密的緣故,這和處置靜物或日常事件是大不相同的。然而只要做到指揮大體上適合情況,即在有決定意義的部分適合情況,那就是勝利的基礎了」。人活著做事情解決處理問題,尤其是規模比較大比較高級比較複雜的事情或問題,要想做成功或者解決處理得更加完美或者更加有效率,就其一般而言,關鍵不在於「細節」或者「小節」上,而是在於「大節」或者「大體」上,在於「大是」「大非」上。所以,人們常說:「顧大局,識大體」,反對「謹小慎微」、「面面俱到」、「吹毛求疵」以及「眉毛鬍子一把抓」,反對將有限的精力或有限的資源用在細枝末節方面。戰略性的一個關鍵要求,就是在認識領域把複雜的東西弄「簡單」了,而不是把簡單的東西弄「複雜」了。這個弄「簡單」了,就是「透過現象抓本質」,或者我們平時所說的「抓重點」、「抓關鍵」、「找竅門」而已。俗話說得好:「不打『勤的』,不打『懶的』,就打『不長眼的』」。這個所謂「不長眼的」,就是說幹活抓不住重點。重點就是所謂的「略」、所謂的「關鍵」、所謂的「竅門」而已。
十一、何謂預見性
預見性,也叫前瞻性,顧名思義,就是提前知道尚未發生的事情,或者說預先知道事情發展的未來趨勢。預見性與戰略性相輔相成,互相補充,也是哲學間接性作用的一個主要表現形式,也是人們做事情解決處理問題的一個主要手段或途徑。預見性是戰略性的一個延續或變種,也可以說戰略性是預見性的一個延續或變種。只不過戰略性是就做事情或解決處理問題的空間而言,而預見性則是就做事情或解決處理問題的時間而言罷了。因而可以說,戰略性是概括、歸納的結果,而預見性則是推理、演繹的結果。兩者既密切相連又相互區別。因此,人們說起戰略性來往往離不開預見性,說起預見性來又往往離不開戰略性。古今中外,人們對偉人的評價一般都喜歡用「高瞻遠矚」、「遠見卓識」等等來形容,原因就在於此。
「預則立,不預則廢」,「機會總是給有準備的人」,等等。所以說預見性是人們做事情解決處理問題的一個主要手段。預見性要求人們做事情解決處理問題要「未雨綢繆」、「打提前量」。軍事上為什麼使用「打埋伏」、「搞突襲」以及「閃擊戰」等戰術往往比較容易取勝,而特別忌諱「遭遇戰」呢?就是這個道理的具體運用。英名的毛澤東軍事思想可謂舉世聞名。之所以英明,其核心就是「不打無把握之仗、不打無準備之仗」。大家知道,當前在我們國家「急功近利,急於求成,人心浮躁」的現象非常明顯。這種現象之所以發生和存在,歸根結底跟我們的預見性不強有關,是我們的哲學素養不高、思想意識不成熟的具體外在表現。很多人只顧眼前利益,忽視長遠利益;只重視具體利益,不考慮抽像利益,等等。正如前面所說的「冰糕」與「大票」的道理一個意思。試想,大汗淋漓的大熱天,一支冰糕確實很具誘惑力,但當一張大票擺在面前而只能二選一的話,不管多麼乾渴,只要乾渴的不至於絕對受不了,相信對於絕大多數成年人來說,一支冰糕的誘惑是遠遠抵不上一張大票的。這就是人性的本質。正所謂「兩利相權取其重,兩害相權取其輕」。至於孰輕孰重?要有具體人的具體認識來決定,而且也存在著個見仁見智的區別。
說起預見性的重要性來,就不能不提《資治通鑒》上司馬光記載的一個歷史故事。說是當初秦朝滅亡的時候,各路豪強之士都爭先恐後地奪取金玉等財寶,唯獨宣曲任氏挖窯貯存糧食。待到楚、漢在滎陽相持不下時,百姓無法耕種土地收穫糧食,於是豪強們便把金玉等財寶全都給了任氏來交換糧食。任氏從此起家,數代富有。
其實,想像力也是一種預見性。它多用於藝術創作、科學研究或者說科技發明創造。假如沒有想像力,所謂藝術創作、科學研究或科技發明創造幾乎是不可能的。
十二、何謂洞察力
我們做事情解決處理問題要想做到戰略性、預見性,自然就離不開洞察力。
什麼是洞察力呢?洞就是山洞的洞,詞典上的主要意思,就是指物體中間穿通或凹入較深的部分,與「穴」基本同義。對洞察的解釋,就是觀察得很清楚、很仔細的意思。因此,筆者理解,洞察的「洞」是山洞的「洞」的引伸義,因為內因是根據,要想把事情或問題搞明白、弄清楚,必須要深入問題的內部,尋找內部原因。
之所以說戰略性、預見性離不開洞察力,因為洞察力是戰略性、預見性的前提,如果沒有洞察力,所謂戰略性、預見性就是一句空話。其根據還是源於認識決定實踐,因為要想實現資源最優化配置,也就是所謂的「好鋼用在刀刃上」,也就是所謂的管理,那麼就必須在實踐上或者說行動上做到「略」。然而要想在實踐上或者說在行動上做到「略」,那麼在認識上就要求必須做到「詳」或「細」,要有明察秋毫、見微知著的本領,這也就是說要有相當的洞察力。《老子.道德經》的「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判;其微易散。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就是很好的說明。我們常說「要將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為什麼?因為等問題發展起來了,變成參天大樹了,「木已成舟」了,「生米做成熟飯」了,即使是「神仙」也都沒辦法了。然而要想「解決在萌芽狀態」,那麼就離不開洞察力了,因為「萌芽狀態」雖然容易解決,但往往被人們所忽視,因為它很細微。
《孫子》說:「見勝不過眾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故舉秋毫不為多力,見日月不為明目,聞雷霆不為聰耳」。因而戰略的「略」,並不是人們習慣上所狹隘地認為的「略」或「粗」、「疏」,或者說,並不是盲目的「略」或「粗」、「疏」,更不是任何人想怎麼「略」就能怎麼「略」的。所謂「略」只是就其形式或表面而言的,廣義上實質上它是「詳」或「細」的一種具體表現形式,或者說,是有針對性的「略」或「粗」、「疏」,是有客觀性要求的「略」或「粗」、「疏」,並不是可以單純人為的。所以說「天網恢恢,疏而不失」。雖然「疏」,但「不失」。所謂「不失」是本質,而「疏」是現象。
大家知道,寫文章有一個基本要求,叫做詳略要得當。該詳的,要詳,該略的,要略。該詳的,反而略了,該略的,反而詳了,都不會寫出好文章。哪兒是該詳的?哪兒是該略的?這要有文章的主題和閱讀文章的人們的審美情趣來決定,並不是片面人為的。其實,人們做任何事情解決處理任何問題都一樣,詳略要得當。認識上分析觀察上詳了,實踐上行動上自然就會略了,相反,認識上分析觀察上略了,那麼實踐上行動上就會不得不去「詳」。記得有這麼一個案例,日本的新日鐵公司要投資建造一個新鋼鐵項目,從立項到選址的前期準備工作人家用了兩年半的時間,最後施工建設僅用了半年的時間就完工投入生產了。而我們呢?則相反,決策過程最短,施工建設過程最長,甚至不了了之,所有「爛尾工程」幾乎都是這樣形成的。這也就是大家常說的所謂「拍腦袋」現象。
十三、何謂敏銳力
敏銳力是人們的哲學功底同現實生活聯繫最為直接的環節之一。大家知道,人們做事情解決處理問題都會存在著個機會問題,然而要想抓住機會就涉及到速度問題。正所謂「機不可失,失不再來」。人們做事情解決處理問題,要想在實踐上有效率或者說有效益,那麼必須要在認識上透過事情或問題的現象抓住其本質。然而透過現象抓本質,不僅有空間上的要求,而且還有時間上的要求,這就是認識上的速度問題。一般來說,人們認識的空間越大,或者說認識的事情或問題越高級、越複雜,人們認識所需的時間就越長或者說就越慢。所謂「大智若愚」就是具體表現。相反,認識的空間越小,或者說認識的事情或問題越低級、越簡單,認識所需要的時間就越短或者說就越快。人們對於能力強、本事大的人,往往喜歡用「機智」、「敏捷」等詞彙來形容,雖然從絕對意義上來說,人們對事情或問題的反應是越快越好,但從相對意義上講,則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因為需要考慮到事情或問題的空間因素,即事情或問題的複雜程度、高級程度,因此,真正的聰明和能力強並不是一些人們平常習慣所狹隘地認為的「腦子活」、「心眼多」等等,相反,解決處理的問題規模越大、越高級、越複雜,越需要沉著冷靜、處驚不變的大將風度。
- Nov 27 Tue 2007 22:31
哲學作用的二重性——論哲學在市場經濟生活中的戰略地位和作用之三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