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宇春現象理性分析



作者:羽衣-縛
文章來源:世紀中國
瀏覽:404 次



大家都已看到,李宇春已經成為一個社會現象,李宇春奪冠,也不單單是她自己的事了。甚至可以這麼說,倘若她奪冠,那麼成就的是全體玉米,甚至是絕大部分女性的精神狂歡。因為中國女性身上自古以來被男權文化壓抑的東西在她身上得到了彰顯,而她又被這麼一個萬眾矚目的流行遊戲所肯定,她的勝利無疑代表了主流社會對女性新的肯定,加冕了她的同時也加冕了女性的自由和獨立。

  具體來分析下吧!

  應該說,「自信」,「灑脫」,「獨立」,「隨心所欲」這些氣質是全體人類不論男女都共同希望得到的,因為擁有這樣氣質的人也暗示著其生命力的蓬勃和旺盛,這是做為每個生命體都希望擁有的東西。而傳統男權文化的狡猾之處在於,男人們為了讓自己覺得自己更強大,不惜把自己的女同胞壓抑在了卑微的角色上,從而忖托出自己的更為強大(當然,男權社會的形成是個很深刻的社會結構的問題,這麼簡單的分析可能有失公允),而這就體現在傳統對女性氣質的定義上:「嬌弱」,「順從」,「小鳥依人」等等。。。這種對女性氣質的偏見一直延續至今。可見,女性氣質其實是被文化建構的,而並非自然本性。女性從小生活在了這麼一個充滿偏見的社會中,為了滿足社會對她的種種期許,而把自己洶湧的生命潛能壓抑,從而從一個靈氣四射的小女孩變成了一個木訥且做作的「淑女」,其所經歷的精神扭曲豈可一言而盡!而李宇春的出現,無疑讓女性看到了一個一直被壓抑著的真實的自己,這麼灑脫自信獨立的自己,這麼強大的自己!於是開始瘋狂的迷戀,這種迷戀無疑是對自己內心世界的一種補償。很多人說她外形像男人,其實不然。「氣質」這個東西,隱含了很多文化符號在裡面。沒有喉結沒有肌肉的李宇春倘若真的是個男人,肯定紅不起來。正是因為她是個女人,並且她的身體讓男人沒有「看點」(沒前沒後),從而逃脫了女性身體處於被觀賞地位的社會傳統,再加上她毫無「順從」「忸怩」「嬌弱」感的乾脆利落的舞台動作,使得她的氣質空前的灑脫獨立,自由自在。李宇春成功的從男權社會處於壓抑中的「女性氣質」裡叛逃,無疑代表了所有渴望把握自己命運的女性的心聲。

  當然在這裡,我也不認為應該對男人們過於苛責,畢竟在你們的成長道路中,不曾經歷像女性這樣的被束縛的痛楚,於是在情感上,做不到很喜歡李宇春,這的確情有可原,但是,假如你們真的算是一個異性戀男人的話,就應該從女性的角度,理性的分析這場女性自導的造星運動,從而理解女性,假如這一點做不到的話,至少也可以保持沉默啊,但絕對不應該在網上大肆對無辜的宇春進行人身攻擊和漫罵!畢竟,宇春的紅火也不是她自己決定的,是群眾短信的意志,而她一個21歲的女孩憑什麼要承受這麼多的污言穢語??!

  關於李宇春的相貌問題還想多扯兩句:為什麼女人會如此迷戀一個沒前沒後沒曲線,瘦的毫無女性特徵的女孩?這並不是「同性戀情結」使然(其實據我瞭解,李宇春在拉拉圈子裡並不怎麼受歡迎),也並不是女人真的就討厭自己的乳房和曲線,主要原因是因為,這個社會已經把女性身體給妖魔化了!男權社會一方面要求女性保持纖弱的體態(心理需要,因為女性得「像個」弱者);一方面要求女性波濤洶湧,豐滿圓潤(生理需要),於是像芭比娃娃這種胸奇大,身材又纖細的不成比例的「怪物」,竟然成了女性體態美的典範,這無疑是對女性健康美的一種扭曲。這種對女性身體的妖魔化,無疑已成為女性身體健康的兇手之一,然而為了迎合社會的主流價值取向,女人們依然壓抑著自己的苦楚而按照社會標準去改造自己的身體,這是一個很痛苦的過程。而這時,李宇春出現了,這麼一個身材高大,並且沒前沒後沒曲線,面部也毫無「媚態」的女性出現了,無疑讓所有女性眼睛一亮,並開始無視舊有的審美觀而瘋狂的迷戀她。她沒有任何男性對女性身體的「看點」,那麼,自然也就可以獨立於這種男權的視角,從而避免了讓自己的身體異化成「性對像」的危險。這無疑是從女性身體的層面對女人的主體性的一種肯定。這種肯定當然是不討好男人的,是以犧牲傳統男權視覺對像為前提的,所以男人們感覺不到李宇春的魅力也就不奇怪了。但正所謂「不破不立」,也請你們客觀冷靜的看待這件事,不要簡單的歸結為「民主的暴政」之類的簡單的邏輯上去。畢竟,在男性對女性實施了幾千年的 「民主的暴政」之後,女人是時候用一種「民主」的力量集體脫離男權社會的「暴政」了!

  「女性主義」和李宇春之間的關係————

  我其實非常的羨慕她,這個只比我大三個月的春春姐姐。雖然我和她是同齡人,但是人生道路截然不同。我死啃書考上重點大學,然後假設一路碩士博士的讀下來,好了,終於變成一個所謂的「學者」了,開始寫書,寫完了,獲得了學術圈裡的肯定,可是在圈子外,又有多少人知道呢?寫出來的東西能有她那麼高的「收視率」 麼?搞學術的希望能致力於社會,在大眾中搞思想啟蒙,這是很自然的想法,也是眾多女性主義者的夙願。可惜,女性主義在中國,雖然有一二十年的歷史了,但很大程度上也只是圈內的事情,其「精英姿態」以及「舶來主義的生澀」使得廣大中國女性並未真正被女性主義所啟蒙。而這時候的李宇春,擁有強大的號召力,讓若她能妥善利用自己的巨大優勢,成為「女性主義」的代言人,那麼,她就不光是「流行偶像」了,甚至成為了女性的「精神領袖」,而這兩者在歷史中的地位是截然不同的,「流行偶像」就算再紅極一時,也終究會被時代遺忘,而文化上的「精神領袖」,意義卻是深刻而永恆的。她從「偶像」成功轉型為「領袖」,也無疑會為自己的魅力打上永恆的記號,其社會影響之廣泛,意義之深遠,會讓無數埋頭書堆的社會學家眼紅的。舉個簡單的例子,既然大家對她的一舉一動如此的關心,她完全可以站出來,鼓勵女生做真實的自己,不穿難受的高跟鞋和不方便的裙子,甚至只要她說一句:「我認為《第二性》值得女孩子們好好讀一讀。」相信第二天,書店裡任何關於波夫瓦的書都會銷售一空。再比如說,女性主義作家雖然寫出了很多經典的文本,比方說張潔的《無字》,耶利內克的小說,可是這些著作,又有多少女性會去讀呢?而李宇春只要唱一首鼓勵女性獨立,尋找自我的歌,沒過多久就家喻戶曉耳熟能詳了,那些處於人生蒙昧期的小女生,在面對強大的男權文化攻勢時聽到這首歌,也必然會對她們產生強大的精神動力啊!中國的女性主義普及速度至少加快了20年!「李宇春現象」就從一個文化事件變成了一起「歷史事件」。然而,倘若她只滿足於做一個流行歌手,也終究逃脫不了一枚商業旗子的命運,而且,她能保證自己紅20年麼?

  再八一下湖南衛視的這場「超級女聲」。應該說,並不庸俗,當然,不庸俗不代表就不「通俗」了,要看它是否具有文化先鋒性。美國的街頭藝術,波譜藝術一樣是通俗的,但是卻給美國社會帶來了深刻的改變。應該說,今年的「超女」,是具有一定的文化先鋒性的。一是一改傳統審美觀,提拔了3個氣質灑脫獨立的女子,另一方面,就是短信投票制度了。且不論這種投票方式是否合理成熟,至少,這種方式喚醒了女性的團結意識,李宇春的勝利給廣大年輕女性帶來這樣一個心理暗示:只要女性有足夠的權力意識,參與社會的意識以及團結意識以及堅忍不拔的毅力,男權社會是完全有可能被顛覆的!年輕女性在這一場遊戲中意識到了自己的力量!

  所以,我very very very very very希望宇春姐姐奪冠,還希望,她在奪冠之後,能真正做一點意義更加深遠的事情。當然,如果她不願意,那麼輕輕鬆鬆的保持她灑脫,自信的自己,也是很好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enBoDa 的頭像
    ChenBoDa

    陳柏達的網誌

    ChenBo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