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獸瀕危與男性退化



作者:南強
文章來源:自然之友
瀏覽:608 次





  在過去一段相當長時間裡,豺、狼、虎、豹、獅、熊之類大中型食肉猛獸曾經是人類最強大的敵人。且不說遠古洪荒時代,那時我們的祖先,為了求得生存,不知與遍佈大地的猛獸作過多少次的生死搏鬥;有多少個沉沉長夜,他們只有籍著熊熊火堆的力量,才能抵禦猛獸的襲擊。就是到了普遍使用鐵器的農業文明時代,人類還得要時時提防猛獸的侵襲。翻開有文字的歷史記錄,喪身於猛獸尖牙利爪下的人比比皆是。在我國著名的儒家古代著作《禮記》中,就有一條泰山老虎連續吃掉一位婦人的父親和丈夫的記錄。泰山位於中原海濱,今天是聞名世界的旅遊勝地,猛獸早已絕跡。而在二千多年前,還是林莽蒼蒼,荒草連天,棲息著許多野生動物,老虎稱王稱霸;以至官府吏員都不敢輕易前往,成了一些貧民躲辟苛政壓迫的角落。儘管當時孔老夫子見狀發出「苛政猛於虎」的長歎,卻也由此可見當時生態環境的一斑。在北方,興安嶺的密林中,直到百年前,還時時可聞到東北虎震天動地的長嘯,看到黑熊大搖大擺地閒逛,猞猁閃電般地捕捉野鹿。蒙古草原上,牧人最兇惡的敵人是出沒於草原上的群狼,為了保護畜群,時常要和它們進行激烈的戰鬥。在南方,以敝人的家鄉閩北山區來說,元代時還有猛虎成群,著名旅行家馬可。波羅曾在他的遊記中留下實證。地方志上,直到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末,還有「老虎連續傷人,人們談虎色變,夜間不敢外出,白天結伴而行」的記錄。不過,敝鄉最兇猛的野獸當數豺狗,在農民中流傳著許多關於它們襲擊村莊的可怕傳說。七十年代初我在農村插隊時,也親眼目睹過幾隻豺圍攻大黃牛直到將它咬死的驚心動魄場面,豺們撲殺時的迅猛輕捷和黃牛拚死抵抗的頑強悲壯,給我留下終身難忘的印象。
  正因為猛獸是那樣的強大,對於既無尖牙利爪卻又野心勃勃地要征服一切的人類來說,對於它們就總是抱著一種十分複雜的心態。一方面是恐懼和害怕,另方面卻又十分崇拜,將它們作為勇敢和力量的象徵。許多原始民族都有猛獸作為自已的圖騰。印第安人的神是熊,古羅馬人尊崇的是狼。我們中華民族的圖騰——龍,是綜合了各種猛獸特點的虛擬猛獸:虎睛,鱷嘴,鷹爪,蟒身等等。而在尚武崇戰的古代,猛獸的形象常常成為軍隊的旗幟和標記。史記開章第一卷就有華夏始祖黃帝「教熊、羆、-----虎,以與炎帝戰」的記載。而這些熊、虎其實是軍隊的名稱。以後的歷代帝王,不僅將自己的軍隊稱為「虎狼之師」,而且還把「虎威、虎賁」之類的稱呼賜給武將。至於那些能夠靠了自身的武藝和力量擒獲或打死猛獸的人,人們便把他當作英雄看待。水滸傳中的武松之所以在中國老百姓中家喻戶曉,並且成為群眾心目中的英雄,最重要的就是他在景陽崗上赤手空拳打死了那只兇惡殘暴的吊睛白額斑斕猛虎。而在他之前,當地的幾十個獵人,都對這隻老虎無可奈何。
  武松只是一個傳說人物,究竟他是否如小說中描繪的那樣三拳兩腳就打死了一頭猛虎,還有待考證。由此倒使我想起了一個類似的真實人物。十多年前,曾有一家報紙以相當長的篇幅報道了一個所謂「當代武松」的事跡。據說此人體魄強健食量奇大力氣驚人,能夠赤手空拳活捉甚至打死豹子。事實上他的主要謀生本領也就是捕捉豹子。儘管打虎與打豹不可以同語。最大的金錢豹體重不超過50公斤,雲豹更小,而虎的體重可達到200公斤。由於豹也是一種極兇猛的野獸,打死它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這篇報道一出,就引起了社會上的轟動。一夜之間,這位平時默默無聞的獵人成了萬人景仰的壯士。


  儘管猛獸是那樣強大,它們的家族卻並沒有因此繁榮起來。相反的,隨著人類文明的越來越進步,猛獸的生存狀況越來越惡化,種群數目越來越少,到了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地球上所有的大中型猛獸均已瀕危。
  獅子是食肉猛獸中最威武強健的,雄獅那有著濃密鬃毛的巨大頭部和鋼鐵般的堅強體魄,使它成為當之無愧的熱帶草原之王,然而今天它在世界上的數量,只能勉強維持種群的延續。
  在我國,被稱為百獸之王的老虎,目前僅剩下屈指可數的幾頭。據最近的一份統計材料,大興安嶺的野生東北虎最多不超過100頭;南方的野生華南虎最多不超過30頭。而這些數字,還是有關人員憑著依稀可辨的老虎腳跡推測出來的。事實上,近十年來人們能見到的,只是關在各地動物園鐵籠裡的老虎。而據專家們說,這些老虎差不多都是近親繁殖的後代,基因毛病非常多。雖然還保留著野生老虎的外形體貌,生活習性和性情已大大改變。即使將它們放歸自然,也無法依靠自己的能力生存。而新的能使它們種群復壯的個體老虎,至今尚未找到。照這樣下去,20後,中國將不再有活的老虎。
  另一種猛獸豹的情況大致如此。我國的豹有三種,雪豹、金錢豹和雲豹。生活在青藏高原雪山上的雪豹,總數不過幾百頭。金錢豹和雲豹分佈範圍較廣,數量也多一些,但估計總的數量只剩下幾千頭。也是在幾十年內將要滅絕的猛獸。
  狼和豺的情況稍為好一點。今天在北方,狼群危害畜群的事已很少發生。即使在西藏青海的一些無人區,狼的蹤影也難得一見。這倒不是說狼已經改變了它的兇猛貪婪食肉本性,而是種群數量太少太弱,沒有力量襲擊畜群了。而在敝鄉,數十年前還稱王一時的豺,如今只有在武夷山自然保護區附近,才偶然發現它們的蹤跡。我插隊的那個村莊,農民告訴我說,山上十多年前就沒有豺了。
  隨著猛獸數量的銳減和種群消失,引起了自然生態的一系列變化。在生物鏈的金字塔中,食肉猛獸據於上層,起著控制調節食草動物種群數量及質量的作用。而食草動物的數量多少,又直接或間接影響到地球植被的生長狀況。以狼為例來說,在一般人的印象中,狼幾乎是十惡不赦的壞蛋。然而根據科學家的研究,狼在維持自然生態平衡方面有著十分重大的貢獻。一定數量的狼的存在,不僅使野羚羊野鹿之類食草動物不至於繁殖太快,同時還對保持食草動物種群的強壯起著積極作用。因為狼吃掉的,基本上都是鹿群羚羊群中的老弱病殘者。草原上的狼,還會吃鼠,能夠有效地消失鼠害。
  另外一個感性的實例是。在敝鄉,近年來由於豺的消失,野豬急劇增加,在山野田頭稱王稱霸,損壞不少莊稼。除了野豬之外,野兔也到處猖狂,對莊稼破壞十分嚴重。農民因此言之憤憤。
  猛獸在維持生態平衡中的作用,一旦被人們認識,它們也就不再是可怕可惡可恨了。為了挽救這些瀕危的猛獸,國際上開展了聲勢浩大的保護行動,我國也將它們列入國家保護動物。翻開我國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名錄,東北虎、華南虎、雪豹、金錢豹、雲豹、金貓、豺、黑熊、猞猁、狼--------;所有的猛獸均包括於其中。
  猛獸家族從雄霸自然,嘯傲山野,令人聞而生畏,淪落到今天要人類來保護才能苟延殘喘,這真是一件始料不及的悲劇。


  無數的猛獸死去了,苟活的猛獸也為日不多了。對猛獸的景仰崇拜成為一種遠古的夢幻了。而在這一過程的同時,人類自身的精神體魄也在開始衰落。突出的標誌就是男性退化。
  據1999年的一則新聞報道。美國科學家對男性的精液作了分析,他們發現與過去的分析資料相比,精子的數量減少了三分之一。不久後,我國的科學家也對京津滬等大城市的男性精液作了分析,得出與美國科學家大致相同的結果。這表明,當代男性精液的質量大大下降。
  如果說精子質量的生理指標還只是剛剛發現的話,當代男性退化的表症則早已非常明顯了。在我國,最典型的事例莫過於體育界的「陰盛陽衰」和上海的「男孩節」現象。
  中國的體育運動,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傳統,二千年前儒家必修六藝的其中一藝就是「射箭」。官方有選拔武官的十八般兵器考試,民間有廣泛傳播的武術技擊。今天日本的國技相撲其實源於中國。宋代還有一種流傳極廣的足球,水滸中的高俅就是一位靠著善於踢足球而獲得高官的「運動員」。古代的體育運動,是男性的一統天下,曾經出過無數的好手。可是,自從現代體育運動在我國開展以來,卻出現了令人不可思議的「陰盛陽衰」現象。從近幾年我國參加的國際體育比賽情況來看,幾乎都是女子出盡風頭:中國女排蟬聯五連冠,中國女籃稱雄亞洲,中國女足榮獲世界亞軍,馬家軍女子中長跑震驚世界;------,幾乎每一項重大國際賽事中,都有中國女性的光彩。而與此同時,中國的男子,除了在乓乒球,體操這些對抗性不強的項目中勉強有些成績,其它項目幾乎是「屢敗屢戰」。以最能表現體育綜合實力的足球來看,中國男足的每一次丟人現眼表現,盡可叫每一個有血性的男子漢在外國人面前無地自容,也使他們在自已的妻子面前羞愧難言。中國男人,你的力量,你的速度,你的雄風何在?
  在最能展現人類雄性魅力的體育運動中,中國男性的表現如此令人失望,該如何解釋呢?
  去年,在中國最大最現代化的城市上海,經政府批准,鄭重其事地設立了一個「男孩節」。設置該節的理由是,現在上海的男孩子,女性化傾向太嚴重了!中國的節日,除了傳統的春節、端午、中秋外,有婦女節,有老人節,有母親節,這是為了提醒,在一個以男性為中心的社會中,人們不要忘記這些弱者階層。而「男孩節」的出現,標誌著男孩已成為需要人來關注的弱者,豈不是對以剛強有力為特徵的男性的莫大嘲諷?事實上,根據許多有識之士以及我自己對上海人的觀察,六十年代以後出生的男性中,女性化傾向已是非常普遍。有人評價上海人說是「精明而不聰明」,可謂一針見血。而我對此的理解是:善於計較眼前利益和生活小事,而缺少強烈的進取心和志在四方的遠大抱負。
  上海的這種現象,雖然比較突出,但絕非是個別現象。南京市近日對四至六年級小學生作了一次題為「我害怕------」的調查,結果發現他們第一害怕考試,第二害怕爸媽,第三害怕動物,第四害怕自然現象。這麼多的害怕,真令人深思。大膽,調皮,堅強,好鬥的男孩,都去哪裡了?


  儘管人類是地球上最高級的生物,許多人一再地宣揚人類至上。然而從自然的角度來俯視,一切生物只有種類的區別而無存在價值上的不等。在同一個生物圈內,無數生物以各種不同的關係相互聯繫和影響。因此,男性退化與猛獸瀕危,這兩件表面上看起來風馬牛不相及的事,實質上具有同樣的原因。
  科學家分析猛獸瀕危的直接原因有三:一,人類捕獵;二,森林減少;三,使用有毒化學農藥。總之,是環境破壞和污染而造成。而男性退化的直接原因,同樣也是環境污染造成。
  有一個故事,說是有一個城裡人到荒野去旅行,不小心被毒蛇咬了一口,當時此人嚇了一大跳,以為就要一命嗚呼。想不到片刻之後,死的不是人而是蛇。原來此人生活在大城市裡,呼吸的是污染空氣,飲的是污染水——含汞和氯,吃的是污染食物——大米麵粉中含有殘留農藥,雞豬牛肉內含有激素,油是用酒家吃剩的廢油提煉,酒是用工業酒精兌制。長期下來,早已渾身是毒,再毒的蛇也擋不住他的毒了。
  故事當然是故事,帶有黑色幽默的成份。可諸如此類的事,在我們的身邊,難道不是天天都有發生嗎?
  舉一個前不久發生的真實事例。據報載某城市的一個學校裡,有幾十個小學生突然同時鬧一種怪病。肛門漏油,拉出的大便會燃燒。弄的老師和家長惶恐不安。經醫生仔細診斷,原來,這幾十個學生天天在學校門口買一個老頭的油餅吃,而那炸餅的油竟是十幾天才換一次的污染油!
  由於長期吃這種污染食物,人體內積蓄了大量污染物,怎能不引起生理上的變化和疾病?事實上科學家對男性精液分析的結果也表明,質量下降的原因,環境污染是最大的罪魁惡首。美國女環境學家蕾切爾。卡遜在她的名著《寂靜的春天》中分析過使用化學農藥引起的污染效應。在森林中大面積使用化學農藥殺蟲,雖然殺死了害蟲,遺留在樹葉樹皮上的農藥,卻隨著雨水流到地面,滲入地下;污染、毒死了蚯蚓,從而污染了大量吃蚯蚓的鳥和鼠類,再進而污染了依靠捕捉這些鳥鼠的鷹和狐狸。久而久之,森林再也聽不到鳥叫,看不到獸跑,一片死寂了。
  這種情況,不幸竟也輪到人類自已了。


  既然我們找出了猛獸瀕危與男性退化的共同原因都是環境污染,那麼,為什麼人類不及時採取措施解決這個問題呢?
  科學家們早已在呼籲要保護環境,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了;經濟發達國家也在這方面取得了較好成績。儘管如此,就全球範圍來看,環境保護依然面臨著嚴峻的形勢,前途不容樂觀。在我國,98年特大洪災後,人們痛定思痛,政府終於採取措施著手解決問題了。然而,就在國務院明令立即停止長江上游砍伐森林之後,仍有一些地方官員照砍樹木,仍有一些人照樣偷獵不止。而與此同時,其它種種破壞環境的違法事件,比如用工業酒精兌制假酒之類,仍在大量發生。這究竟是什麼原因?
  曾經有一個記者問長江上游濫砍亂伐地區的一個地方官員:為什麼不執行國務院的禁令?此人振振有辭地回答:我們是貧困地區,吃飯要緊。
  無獨有偶,一個非洲貧困國家的首腦回答記者關於環境保護問題的提問時,也是如此回答:對於我們來說,吃飯比保護環境重要。
  吃飯當然重要,可是假如透過這些人的表面理由深究下去,世界上有哪一個國家是靠捕獵動物和砍伐森林發展起來的?在那些環境破壞嚴重的國家裡,只有極少數的當權者才富起來。一般的群眾越來越貧窮,越來越沒飯吃。在我們中國,也存在著同樣情況,越窮的地方越破壞環境,越破壞環境就越窮,永遠也逃不脫惡性循環。掩蓋在「吃飯論」下面的,其實是人類普遍的愚昧和自私。
  男性退化的根本原因其實也一樣。不僅有物質因素還有精神因素。男孩為什麼女性化?對孩子施於獅虎式的教育,他就成為獅虎;施於綿羊式的教育,他就成為綿羊。今天中國的父母和老師,對孩子施行的是什麼樣的教育呢?在家裡,父母要他做個「會聽話,能考試」的孩子;在學校裡,老師也要求他做個「會聽話,能考試」的好學生。假使這個孩子突發奇想,要獨自到山林曠野去騎馬打獵露營野餐,有幾個父母會同意?假使這個孩子用不是老師教過的方法答題,有幾個老師會贊成?假使這個孩子說出一些與社會主流相反的話,可能整個社會都不會放過他。在這種教育環境下長大的孩子,怎麼可能有個性?怎麼可能變聰明?怎麼可能指望他把足球踢出中國,踢出亞洲,踢出一個輝煌的世界?最多也就是成為所謂的「新人類」,「新新人類」。既沒有搏虎屠龍的強悍體魄,也沒有勇猛上進的雄心和社會責任感。於是只好用五彩繽紛的先鋒衣著打扮,掩飾蒼白的膚色和軟弱無力的肢體。只關心自我,只戀愛自我,只用自已的身體和感覺作語言,夢幻般的生活在溫柔舒適的小圈裡。
  魯迅曾說過,看十來歲的孩子,便可逆料二十年後中國的情形;看二十多歲的青年,——他們大抵有了孩子,尊為爹爹了,——便可以推測他兒子孫子,曉得五十年七十年後中國的情形。我不知道,如果這些女性化的男孩和「新新人類」成了社會的主人之後,這世界會變的怎麼樣?我不知道,推行這種教育的家長和老師,究竟是愚昧還是自私?
  猛獸瀕危的結果是最後滅絕,男性退化的結果是人類無性化。所幸的是現在已有不少有識之士包括有遠見的政治家,已經看到了教育和環境方面的嚴重問題。我真心希望他們手中掌握的真理能夠成為大多數人的內心需求和自覺行為,將愚昧和自私清除出我們生存的社會和環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enBoDa 的頭像
    ChenBoDa

    陳柏達的網誌

    ChenBo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