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無之間:虛擬實在的哲學探險》選錄
作者:翟振明
文章來源:哲學在線
瀏覽:1284 次
△選自翟振明《有無之間:虛擬實在的哲學探險》(中譯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的第一章第二節:△
我們將要充分放縱我們的想像力,這樣我們就開掘了一個為我們提供嚴格的理性認知所需的豐富內容的源泉了。為了從一個優越的視角理解虛擬實在的本質,我們需要找到一種新的思維的進路來進一步消除我們所習慣的對實在的物理主義假定。不過請注意,我們這裡討論的還不是虛擬實在本身,而是在尋找將要引導我們理解虛擬實在的某種原理。為了這一目的,我將訴諸於思想實驗或者如胡塞爾所稱作的「自由想像變換」的方法。
正如我們所知,任何思想實驗的設計都是為了澄清概念之間的關係,或者凸顯單個概念的本來意義,而不必考慮實驗的實際操作困難,因此思想實驗的有效性不依賴於技術發展的程度。鑒於其自身的獨特目的,思想實驗原則上只要求理論上的可能性。1我們之所以能夠依賴這種方式,是因為在本章中我們試圖建立的是一個將自然世界同虛擬世界聯繫在一起的哲學原理,而不是一個建造虛擬實在的技術原理。在準備進入這樣的實驗時,我們要時刻牢記思想實驗的本質和目的。跟隨麥克爾·海姆,我們提出這樣一個問題:「難道不是所有的世界——包括我們前反思地看作的現實世界——都可以看成是符號性的嗎?」2
笛卡兒的《沉思集》被認為是近現代哲學的里程碑著作。下面的思想實驗可以說是其第一沉思的新版本,不過我們將會更深入討論一些重要情節,這些情節將引導我們掌握理解虛擬實在與自然實在關係問題的關鍵所在。也許,下面的情節聽起來像是科幻故事,但我們也許會發現,這樣的情節並不以未來某種高度發展的技術為必要前提。它要是讓你覺得失魂落魄的話,正是因為它能讓你立即聯繫到自己當下的形上學處境。
假設迪斯尼世界開放了一個新的遊樂園,叫做「深度空間探險旅行」。假期間,你決定帶領全家(假定是你的妻子和四歲的女兒)去那兒玩。就在魔幻王國以東幾百碼處,你看到一個奇特的新大門,就像一個通道的入口,從那裡你們將進入一個完全未知的奇妙世界去探險。你們到了門口,但是安全警衛讓你們止步,告訴你們在進門之前必須進行檢測。他用一個像是脈搏探測器的東西捲起你的一個手腕,上面有兩根導線接到一個櫃子裡。大約幾分鐘後,安全警衛告訴你通過了檢測並為你除下「探測器」。你的全家都進行了同樣的檢測,然後你們作為一個小組進入了遊樂園。你問自己:「這個園子同別的園子有什麼重要的不同,以至於在進去之前就不得不接受這種令人不快的檢測?」
突然,你聽到一聲爆炸的巨響,接著就看到一團巨大的烈火吞沒了眼前的一切,同時還聽到你的家人在尖叫。此時此刻,你對自己說:「我的天,我們完了……」
「預演結束了,先生,」這是安全警衛熟悉的聲音,「現在該回到現實中來了。」令你驚訝不已的是,你發現自己毫髮無損地站在大門口,你的家人依然站在你身旁!
如果你夠聰明的話,你大約會猜到,你們第一次體驗到的「除下」探測器不是真的發生過,因此根本沒有什麼後來的烈火將你吞沒。「探測器」實際上是一個向你大腦發送信號的設備,使你體驗到事先設計好的、在現實世界中並無對應物的事件。那個被安全警衛稱作「模擬爆炸「的事件,只是為你即將開始的探險旅行設計的一場預演。
你們一家人停止了抱怨,進入園中。你們首先選擇的是行星爆炸探險。你們一家三口挨著坐好,按要求繫緊了座位上的安全帶,因為你們將要經歷一場地球和另一行星的劇烈碰撞。你們按照要求做好了準備,想像著碰撞「真的」發生後會給你們全家帶來什麼樣的震撼。
旅行開始了,你意識到地球即將飛離軌道,因為你看到天空中各種奇怪的物體和光束越來越快地穿梭而過。突然,你看見一個閃亮的東西變得越來越大,快速地向你直衝過來。你知道這就是那個將要與地球撞到一起的外來行星。景像是如此逼真,以至於你的心開始咚咚跳起來!但是你仍記得這不過是一個遊戲,不會有什麼危害發生。然而,與你的預料相反,就在這外來物撞到你之前,你看到你前面的人們首先遭到襲擊並被撕裂成碎片!你大聲地尖叫起來,然後……原來一點事都沒有。你再次發現自己和家人仍安全地站在大門口,完好無損,而安全警衛正微笑著看著你們。
此時此刻,你真的開始憤怒了,因為你有種被愚弄的感覺,接著這憤怒變成了極度不安的焦慮。你後悔自己居然想來這種地方。於是你對妻子說:「親愛的,咱們還是回家吧。」你的妻子同意了。你們除下身上的電線,叫來一部的士。你們一家三口上了車,向機場駛去。幾小時後,你看到了你們的家,多麼甜蜜溫馨的家啊!你將手伸進口袋掏出鑰匙,插入匙孔,然後旋轉,接著……你沒有打開門,你發現自己又回到深度空間探險樂園的大門口!整個回家過程的經歷仍然是事先編好的程序——假的。
現在你開始想知道是否你的「回到大門口」經驗也是給你輸入的夢一般的預定程序的一部分。從現在起,你怎麼能夠確定自己是回到了現實生活中還是僅具有一些被輸入的經驗?可能你永遠不會知道答案,當然你將永遠不能確定你到底是在哪個世界中。
如果這聽起來有點恐怖的話,作為本書的讀者,你可能會安慰自己說,這種迪斯尼世界的玩意不過是個設想,它不會真的發生在你身上。然而,笛卡兒會問你一個新問題:「這只能發生在遊樂園的背景下嗎?或許,這也能夠發生在完全不同的場合?」說得明確些,現在你能否確信你正在讀一個叫翟振明的人寫的一本稱作《有無之間:虛擬實在的哲學探險》的書?還是你僅僅感知到如此?你怎麼確定你現在不是被連接在一個輸送信號的機器上——它使得你認為自己沒有連接到任何東西,而是在讀實際上並無實存的這本書的這行字?
進一步說,如果你現在(你的現在)不能確定你是否真的在讀這本書,我現在(我的現在)也不能確定我是否真的在寫這本書。我,翟振明,可能是你或者他人夢中的人物,在夢中他將自己夢成了翟振明,也可能是任何其他人的虛構。或者你甚至想知道那個安全警衛——如果在你眼中他是真實的話——如何能夠知道他自己作為安全警衛的經驗不是由電子設備誘發的。他能夠站在更高的認知位置上作出確切地判斷,從而知道自己的處境嗎?如果「實在」被理解為自足的實體,那麼任何人,包括上帝,能夠確知沒有更高層次的實在造成他們對實在的感知嗎?笛卡兒過去設想一個全能的惡魔自始至終在欺騙他,現在我們應該怎樣看待這一問題?
不過,你早就研究過笛卡兒,更是熟知後來的哲學家對他的批評。他關於整個生活都可能是夢的想法,早就被批得體無完膚了。我也和你一樣,所以如果你問我,我是否在這裡斷言所有東西都是不真實的,我會回答你說,那可不見得。因為我知道,要想使某些東西成為不真實的,必須有真實的東西作參照。如果一切都是虛幻的,那麼「虛幻」一詞就成了沒有對立面的空概念,因此也就取消了虛幻相對於真實的特定意義。換句話說,為了將所有東西理解成一個夢,你必須設定一個做夢者。否則這個「夢」根本就不是夢了,因為根據定義,夢屬於一個其自身不是夢的一部分的夢者主體。斷言每個人生活中的一切都是夢,是一種無意義的說法。
此外,即使現在你並不是像看起來那樣真的在讀一本書,並因此你所感知到的白紙黑字實際上不是由一個真的人寫的,然而你從這些句子中讀到的意義不會是假的,因為意義本身從關鍵層面看是不依賴於物質的實在性的。更重要的是,那些清晰表達意義和感知經驗的意識,不管它是來自感覺還是被注入進來的,都必定是真正的意識,無論我們怎樣或是否用別的東西解釋它。這是因為——正如我們將要看到的那樣——無論選擇哪種感知框架,意識的自我認證都不會被割裂或破壞。由此看來,剛才的迪斯尼探險思想實驗並不是要把我們導向徹底的懷疑主義。
只是,在現象學的層面上,我們需要懸擱這樣一個假定,即任何被認定為真實的東西必須滿足某種外部強加的標準,如可觀察性或可測量性。相反,我們可以認定,即使沒有這樣的標準,我們也可以將不可或缺的東西和偶然的東西分開。我們的程序是這樣的:我們看看哪些要素在所有情況下總是保持其單一性和自我同一性,哪些因素在情況變化時失去其單一性和自我同一的特性,前者是內在規定性的,後者則是偶然性的。
新版的笛卡兒沉思已經使我們認識到感知的相對性,但總的說來這並不必導致本體上的相對主義。在我們進一步論證之前,感知的只能先僅僅被理解成是感知的,實在的觀念最初並不需要被等同於感知的東西。至於虛擬實在,它不一定像剛才的「探測器」那樣直接侵入我們的神經系統;或至少在本書中,這種「夢式注入」不被當作虛擬實在的一種。我們從剛才的娛樂遊戲中得出的結論是,如果你浸蘊於同原先世界結構相似的另一個感知世界中,你沒有任何理由確定哪一個是真的,哪一個是假的,至少從經驗上看是如此。
我們討論至今的只是感覺結構相同的諸種框架之間的平行關係,這種平行關係的揭示並沒有多少哲學上的新意,我們費了些筆墨,只是以感性的方式拋出一個引子罷了。但是,如果另一感知世界與原先世界的結構不同會發生什麼呢?也許,這會給我們稍微多一點的啟示?讓我們姑且舉一個利用現代科技很容易實現的簡單例子看看,這樣的情景,我稱之為「交叉感知」。
如果你的兩種感官類型被以這樣的方式改變:原先第二種感官的刺激源現在向第一種感官提供刺激,反過來,原先第一種感官的刺激源給予第二種感官以刺激,這樣你將會出現交叉感知狀態。舉個例子,假定我們製造一個類似眼鏡的器具,你可以把它戴到眼睛上,這個器具的功能是按照相應的變量將聲波轉換成光波(實際上這樣的聲波—光波轉換器在普通的電子工程實驗室就可以很容易地造出來)。另一方面,我們也製造一個類似助聽器的光波—聲波轉換器。如果我們戴上這兩個小器具,我們將會看到我們通常聽到的東西,聽到我們通常看到的東西。
在這種情形下,起初,由於從過去熟悉的感覺範式轉到這種不熟悉的範式,我們會幾乎失去行動能力。想像一下:你要想區分白天和夜晚,就得傾聽周圍的聲音是嘈雜的還是安靜的。如果有一輛救火車衝過來並發出火警,你將聽不到警笛聲,而是看到它像一道眩目的光束一樣射過來。此外,你將會看到我所說的話,聽到我寫在書本上的詞句。不過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期之後,依靠每個人特有的適應性,你很可能會在不同程度上較好地應付這種情況了。如果讓我們的孩子從很小就開始戴上這樣的小器具,或許當他們長大後取下時,為了適應我們的所謂「正常」生活,還要反過來面臨同樣的困難。
當然,這樣的轉換將會造成一些信息的缺損。但即使在這種轉換之前,我們通過自然感官看到和聽到的信息僅僅是許多可能信息中的一小部分(比如,我們不能看到紫外線和紅外線)。因此問題在於:如果我們聲稱「自然的」就是「真實的」,而轉換了的就是「不真實的」,這能否得到本體上的有效辯護?
如果我們繼續考察,我們將會看到這樣的本體性辯護是無效的。我們還將看到有一個穩定的基點將所有的變化聯繫起來,那就是,無論選擇何種感知框架,總有一套固定的量綱為所有的可能經驗所共有,下一節我們將進一步討論這是如何可能的。不過,首先讓我們記住,至此為止我們在本節的論述所得出的結論:
既然我們完全浸蘊於一個自為一體的感知框架中,我們永不可能知道我們的感知經驗背後是否有一個更高層次的經驗動因主體;如果真有一個,那個動因主體將由於同樣的理由對他/她/它自己的處境一無所知。
作者:翟振明
文章來源:哲學在線
瀏覽:1284 次
△選自翟振明《有無之間:虛擬實在的哲學探險》(中譯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的第一章第二節:△
我們將要充分放縱我們的想像力,這樣我們就開掘了一個為我們提供嚴格的理性認知所需的豐富內容的源泉了。為了從一個優越的視角理解虛擬實在的本質,我們需要找到一種新的思維的進路來進一步消除我們所習慣的對實在的物理主義假定。不過請注意,我們這裡討論的還不是虛擬實在本身,而是在尋找將要引導我們理解虛擬實在的某種原理。為了這一目的,我將訴諸於思想實驗或者如胡塞爾所稱作的「自由想像變換」的方法。
正如我們所知,任何思想實驗的設計都是為了澄清概念之間的關係,或者凸顯單個概念的本來意義,而不必考慮實驗的實際操作困難,因此思想實驗的有效性不依賴於技術發展的程度。鑒於其自身的獨特目的,思想實驗原則上只要求理論上的可能性。1我們之所以能夠依賴這種方式,是因為在本章中我們試圖建立的是一個將自然世界同虛擬世界聯繫在一起的哲學原理,而不是一個建造虛擬實在的技術原理。在準備進入這樣的實驗時,我們要時刻牢記思想實驗的本質和目的。跟隨麥克爾·海姆,我們提出這樣一個問題:「難道不是所有的世界——包括我們前反思地看作的現實世界——都可以看成是符號性的嗎?」2
笛卡兒的《沉思集》被認為是近現代哲學的里程碑著作。下面的思想實驗可以說是其第一沉思的新版本,不過我們將會更深入討論一些重要情節,這些情節將引導我們掌握理解虛擬實在與自然實在關係問題的關鍵所在。也許,下面的情節聽起來像是科幻故事,但我們也許會發現,這樣的情節並不以未來某種高度發展的技術為必要前提。它要是讓你覺得失魂落魄的話,正是因為它能讓你立即聯繫到自己當下的形上學處境。
假設迪斯尼世界開放了一個新的遊樂園,叫做「深度空間探險旅行」。假期間,你決定帶領全家(假定是你的妻子和四歲的女兒)去那兒玩。就在魔幻王國以東幾百碼處,你看到一個奇特的新大門,就像一個通道的入口,從那裡你們將進入一個完全未知的奇妙世界去探險。你們到了門口,但是安全警衛讓你們止步,告訴你們在進門之前必須進行檢測。他用一個像是脈搏探測器的東西捲起你的一個手腕,上面有兩根導線接到一個櫃子裡。大約幾分鐘後,安全警衛告訴你通過了檢測並為你除下「探測器」。你的全家都進行了同樣的檢測,然後你們作為一個小組進入了遊樂園。你問自己:「這個園子同別的園子有什麼重要的不同,以至於在進去之前就不得不接受這種令人不快的檢測?」
突然,你聽到一聲爆炸的巨響,接著就看到一團巨大的烈火吞沒了眼前的一切,同時還聽到你的家人在尖叫。此時此刻,你對自己說:「我的天,我們完了……」
「預演結束了,先生,」這是安全警衛熟悉的聲音,「現在該回到現實中來了。」令你驚訝不已的是,你發現自己毫髮無損地站在大門口,你的家人依然站在你身旁!
如果你夠聰明的話,你大約會猜到,你們第一次體驗到的「除下」探測器不是真的發生過,因此根本沒有什麼後來的烈火將你吞沒。「探測器」實際上是一個向你大腦發送信號的設備,使你體驗到事先設計好的、在現實世界中並無對應物的事件。那個被安全警衛稱作「模擬爆炸「的事件,只是為你即將開始的探險旅行設計的一場預演。
你們一家人停止了抱怨,進入園中。你們首先選擇的是行星爆炸探險。你們一家三口挨著坐好,按要求繫緊了座位上的安全帶,因為你們將要經歷一場地球和另一行星的劇烈碰撞。你們按照要求做好了準備,想像著碰撞「真的」發生後會給你們全家帶來什麼樣的震撼。
旅行開始了,你意識到地球即將飛離軌道,因為你看到天空中各種奇怪的物體和光束越來越快地穿梭而過。突然,你看見一個閃亮的東西變得越來越大,快速地向你直衝過來。你知道這就是那個將要與地球撞到一起的外來行星。景像是如此逼真,以至於你的心開始咚咚跳起來!但是你仍記得這不過是一個遊戲,不會有什麼危害發生。然而,與你的預料相反,就在這外來物撞到你之前,你看到你前面的人們首先遭到襲擊並被撕裂成碎片!你大聲地尖叫起來,然後……原來一點事都沒有。你再次發現自己和家人仍安全地站在大門口,完好無損,而安全警衛正微笑著看著你們。
此時此刻,你真的開始憤怒了,因為你有種被愚弄的感覺,接著這憤怒變成了極度不安的焦慮。你後悔自己居然想來這種地方。於是你對妻子說:「親愛的,咱們還是回家吧。」你的妻子同意了。你們除下身上的電線,叫來一部的士。你們一家三口上了車,向機場駛去。幾小時後,你看到了你們的家,多麼甜蜜溫馨的家啊!你將手伸進口袋掏出鑰匙,插入匙孔,然後旋轉,接著……你沒有打開門,你發現自己又回到深度空間探險樂園的大門口!整個回家過程的經歷仍然是事先編好的程序——假的。
現在你開始想知道是否你的「回到大門口」經驗也是給你輸入的夢一般的預定程序的一部分。從現在起,你怎麼能夠確定自己是回到了現實生活中還是僅具有一些被輸入的經驗?可能你永遠不會知道答案,當然你將永遠不能確定你到底是在哪個世界中。
如果這聽起來有點恐怖的話,作為本書的讀者,你可能會安慰自己說,這種迪斯尼世界的玩意不過是個設想,它不會真的發生在你身上。然而,笛卡兒會問你一個新問題:「這只能發生在遊樂園的背景下嗎?或許,這也能夠發生在完全不同的場合?」說得明確些,現在你能否確信你正在讀一個叫翟振明的人寫的一本稱作《有無之間:虛擬實在的哲學探險》的書?還是你僅僅感知到如此?你怎麼確定你現在不是被連接在一個輸送信號的機器上——它使得你認為自己沒有連接到任何東西,而是在讀實際上並無實存的這本書的這行字?
進一步說,如果你現在(你的現在)不能確定你是否真的在讀這本書,我現在(我的現在)也不能確定我是否真的在寫這本書。我,翟振明,可能是你或者他人夢中的人物,在夢中他將自己夢成了翟振明,也可能是任何其他人的虛構。或者你甚至想知道那個安全警衛——如果在你眼中他是真實的話——如何能夠知道他自己作為安全警衛的經驗不是由電子設備誘發的。他能夠站在更高的認知位置上作出確切地判斷,從而知道自己的處境嗎?如果「實在」被理解為自足的實體,那麼任何人,包括上帝,能夠確知沒有更高層次的實在造成他們對實在的感知嗎?笛卡兒過去設想一個全能的惡魔自始至終在欺騙他,現在我們應該怎樣看待這一問題?
不過,你早就研究過笛卡兒,更是熟知後來的哲學家對他的批評。他關於整個生活都可能是夢的想法,早就被批得體無完膚了。我也和你一樣,所以如果你問我,我是否在這裡斷言所有東西都是不真實的,我會回答你說,那可不見得。因為我知道,要想使某些東西成為不真實的,必須有真實的東西作參照。如果一切都是虛幻的,那麼「虛幻」一詞就成了沒有對立面的空概念,因此也就取消了虛幻相對於真實的特定意義。換句話說,為了將所有東西理解成一個夢,你必須設定一個做夢者。否則這個「夢」根本就不是夢了,因為根據定義,夢屬於一個其自身不是夢的一部分的夢者主體。斷言每個人生活中的一切都是夢,是一種無意義的說法。
此外,即使現在你並不是像看起來那樣真的在讀一本書,並因此你所感知到的白紙黑字實際上不是由一個真的人寫的,然而你從這些句子中讀到的意義不會是假的,因為意義本身從關鍵層面看是不依賴於物質的實在性的。更重要的是,那些清晰表達意義和感知經驗的意識,不管它是來自感覺還是被注入進來的,都必定是真正的意識,無論我們怎樣或是否用別的東西解釋它。這是因為——正如我們將要看到的那樣——無論選擇哪種感知框架,意識的自我認證都不會被割裂或破壞。由此看來,剛才的迪斯尼探險思想實驗並不是要把我們導向徹底的懷疑主義。
只是,在現象學的層面上,我們需要懸擱這樣一個假定,即任何被認定為真實的東西必須滿足某種外部強加的標準,如可觀察性或可測量性。相反,我們可以認定,即使沒有這樣的標準,我們也可以將不可或缺的東西和偶然的東西分開。我們的程序是這樣的:我們看看哪些要素在所有情況下總是保持其單一性和自我同一性,哪些因素在情況變化時失去其單一性和自我同一的特性,前者是內在規定性的,後者則是偶然性的。
新版的笛卡兒沉思已經使我們認識到感知的相對性,但總的說來這並不必導致本體上的相對主義。在我們進一步論證之前,感知的只能先僅僅被理解成是感知的,實在的觀念最初並不需要被等同於感知的東西。至於虛擬實在,它不一定像剛才的「探測器」那樣直接侵入我們的神經系統;或至少在本書中,這種「夢式注入」不被當作虛擬實在的一種。我們從剛才的娛樂遊戲中得出的結論是,如果你浸蘊於同原先世界結構相似的另一個感知世界中,你沒有任何理由確定哪一個是真的,哪一個是假的,至少從經驗上看是如此。
我們討論至今的只是感覺結構相同的諸種框架之間的平行關係,這種平行關係的揭示並沒有多少哲學上的新意,我們費了些筆墨,只是以感性的方式拋出一個引子罷了。但是,如果另一感知世界與原先世界的結構不同會發生什麼呢?也許,這會給我們稍微多一點的啟示?讓我們姑且舉一個利用現代科技很容易實現的簡單例子看看,這樣的情景,我稱之為「交叉感知」。
如果你的兩種感官類型被以這樣的方式改變:原先第二種感官的刺激源現在向第一種感官提供刺激,反過來,原先第一種感官的刺激源給予第二種感官以刺激,這樣你將會出現交叉感知狀態。舉個例子,假定我們製造一個類似眼鏡的器具,你可以把它戴到眼睛上,這個器具的功能是按照相應的變量將聲波轉換成光波(實際上這樣的聲波—光波轉換器在普通的電子工程實驗室就可以很容易地造出來)。另一方面,我們也製造一個類似助聽器的光波—聲波轉換器。如果我們戴上這兩個小器具,我們將會看到我們通常聽到的東西,聽到我們通常看到的東西。
在這種情形下,起初,由於從過去熟悉的感覺範式轉到這種不熟悉的範式,我們會幾乎失去行動能力。想像一下:你要想區分白天和夜晚,就得傾聽周圍的聲音是嘈雜的還是安靜的。如果有一輛救火車衝過來並發出火警,你將聽不到警笛聲,而是看到它像一道眩目的光束一樣射過來。此外,你將會看到我所說的話,聽到我寫在書本上的詞句。不過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期之後,依靠每個人特有的適應性,你很可能會在不同程度上較好地應付這種情況了。如果讓我們的孩子從很小就開始戴上這樣的小器具,或許當他們長大後取下時,為了適應我們的所謂「正常」生活,還要反過來面臨同樣的困難。
當然,這樣的轉換將會造成一些信息的缺損。但即使在這種轉換之前,我們通過自然感官看到和聽到的信息僅僅是許多可能信息中的一小部分(比如,我們不能看到紫外線和紅外線)。因此問題在於:如果我們聲稱「自然的」就是「真實的」,而轉換了的就是「不真實的」,這能否得到本體上的有效辯護?
如果我們繼續考察,我們將會看到這樣的本體性辯護是無效的。我們還將看到有一個穩定的基點將所有的變化聯繫起來,那就是,無論選擇何種感知框架,總有一套固定的量綱為所有的可能經驗所共有,下一節我們將進一步討論這是如何可能的。不過,首先讓我們記住,至此為止我們在本節的論述所得出的結論:
既然我們完全浸蘊於一個自為一體的感知框架中,我們永不可能知道我們的感知經驗背後是否有一個更高層次的經驗動因主體;如果真有一個,那個動因主體將由於同樣的理由對他/她/它自己的處境一無所知。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