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讀書法——詮釋與詮釋之外



作者:陳立勝
文章來源:經典與解釋
瀏覽:282 次





「讀書」與「詮釋」是兩個相互有別而又有著緊密聯繫的概念。就兩者各自的承擔主體而言,讀者和釋經者是兩種不同的角色。讀者可以僅止於閱讀而已,而不必將讀書之所得形諸文字,而釋經者則要把閱讀所獲得的「意義」予以文字的表達。讀者閱讀過程中所牽涉到的「詮釋」因素,對於讀者本人而言,完全是非課題化的、不自覺的,而詮釋者之為詮釋者,理應把文本的解讀作為自己的專題。在學理上,閱讀現象學與文本詮釋學亦有各自不同的關注的焦點與領域。但是,對兩者進行截然的分隔亦是行不通的,畢竟任何經典的詮釋首先建立在相應的閱讀這一環節上面。閱讀是詮釋過程中的基礎性的要素,而任何閱讀如果沒有詮釋性的先見的「引導」,便根本無法進行,在這種意義上,任何閱讀都已經是詮釋。在這裡,兩者確實存在著一種「辯證的關聯」乃或「循環」。本文旨在通過對朱子讀書法的文本考察,揭示傳統讀書法的獨特品格,由此或可對弄清時下討論的中國思想中的詮釋傳統之個性有所裨益。

1、聖書意識

聖書是什麼,對這一問題的認識也決定相應的對聖書的態度,以及閱讀的目的與方法。聖書乃載道之書,在這一點上,朱子與其它宋明儒的看法是一致的。



聖人千言萬語,只是說個當然之理。恐人不曉,又筆之於書。自書契以來,《二典》、《三謨》、伊尹、武王、箕子、周公、孔、孟都只是如此,可謂盡矣。(黎靖德編:《朱子語類》,第1冊,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頁187)

……聖人之言,即聖人之心;聖人之心,即天下之理。(《朱子語類》,第7冊,頁2913)



言(聖人之言)-心(聖人之心)-理(天理/聖人之意)構成了朱子聖書意識之基本結構。此結構亦決定了讀者之閱讀模式:由聖人之言,通聖人之心,達聖人之意(天理):



讀書以觀聖賢之意;因聖賢之意,以觀自然之理。(《朱子語類》,第1冊,頁162)



所以,最理想的讀者是虛心、誠意以求與作者(聖人)心心相印的讀者。在此意義上,讀者在根本上只能是「敬虔的「、「被動的」、「傾聽性的」、「接受性」的。



應該指出的是,朱子非常強調聖書、聖言與天理之完全對應性:



聖人言語,皆天理自然,本坦易明白在那裡。只被認不虛心去看,只管外面捉摸。及看不得,便將自己身上一般意思說出,把做聖人意思。(《朱子語類》,第1冊,頁179)

若有個高妙底道理而聖人隱之,便是聖人大無狀!不忠不信,聖人首先犯著!(《朱子語類》,第7冊,頁2785)



聖人之言既然「坦易明白」,那麼,每一個虛心的讀者就都可以讀懂,而毋須某個特殊的釋經階層做中介;既然聖人無隱,那麼,就不存在什麼「教外別傳」、「傳心密法」。

2、為何讀書

既然書乃載道之書,讀書當然是為了求道。然而,求道并不只是純粹識見方面的事情,在根本上,讀書是為己之學,切己工夫,須以身心做根底,在此意義上,朱子反覆講讀書乃「第二義」、「第二事」:



學問,就自家身己上切要處理會方是,那讀書底已是第二義。自家身上道理都具,不曾外面添得來。然聖人教人,須要讀這書時,蓋為自家雖有這道理,須是經歷過,方得。聖人說底,是他曾經歷過來。(《朱子語類》,第1冊,頁161)



如此,解經、曉義皆不是讀書之最終目的,如讀書活動僅止於文本之解讀,而不以身體之、以心驗之,則屬「俗學」而非「道學」:



今人讀書,多不就切己上體察,但於紙上看,文義上說得去便了。如此,濟得甚事!「何必讀書,然後為學?」子曰:「是故惡夫佞者!」古人亦須讀書始得。但古人讀書,將以求道。不然,讀作何用?今人不去這上理會道理,皆以涉獵該博為能,所以有道學、俗學之別。(《朱子語類》,第1冊,頁181)



道、俗之別在於閱讀意識與態度之別:「只管就外邊文字上走」,支離雜擾,即是俗;切己體察,即是「道」。聖人之言不過是一個前引,真正的讀者是順著這個前引而親自去行、去踐履:



大凡為學,最切要處在吾身心,其次是做事,此是的實緊切處。學者須是把聖人之言來窮究,見得身心要如此,做事要如此。天下自有一個道理在,若大路然。聖人之言,便是一個引路底。(《朱子語類》,第7冊,頁2756)

許多道理,孔子恁地說一番,孟子恁地說一番,子思恁地說一番,都恁地懸空掛在那裡。自家須自去體認,始得。(《朱子語類》,第1冊,頁188)



所以真正的讀書不是增加知識,不是消遣光陰,不是遮眼,而是切己、行己,甚至是要改變氣質:



讀《六經》時,只如未有《六經》,只就自家身上討道理,其理便易曉。(《朱子語類》,第1冊,頁188)

今讀書緊要,是要看聖人教人做工夫處是如何。如用藥治病,須看這病是如何發,合用何方治之;方中使何藥材,何者幾兩,何者幾分,如何炮,如何炙,如何制,如何切,如何煎,如何吃,只如此而已。(《朱子語類》,第1冊,頁162)

……賀孫問:「先生向令敬之看《孟子》。若讀此書透,須自變得氣質否?」曰:「只是道理明,自然會變。今且說讀《孟子》, 讀了只依舊是這個人,便是不曾讀,便是不曾得他裡面意思;《孟子》自是《孟子》,自家身己自是自家身己。讀書看道理,也須著些力氣,看教分明透徹,方於身上有功。(《朱子語類》,第7冊,頁2889)



讀書竟然類似於宗教信念的「改宗」(conversion),讀書之切己工夫如此!誠如錢穆先生所說,朱子之讀書法,同時即是一種「涵養」、一種「踐履」。[1]

3、讀書心態

3·1聖書態度

如前所述,在朱子看來,最理想的讀者是敬虔的、被動的讀者,他對於聖書的態度是順服的、尊重的態度。在聖書面前,讀者必須表現出相應與相宜的舉止與姿態:



學者讀書,須要斂身正坐,緩視微吟,虛心涵詠,切己體察。(《朱子語類》,第1冊,頁179)



這種讀書舉止牽涉到身體之姿勢(斂身正坐)、視覺之樣式(緩視)、聲音之情態(微吟),以及心之狀況(虛心)等諸種要件,讀書本身成了一種特殊的身心投入之「行為」,這種行為已遠遠超出了普通意義上的讀書之含義,而成了一種讀者和作者(聖賢)直接溝通行為:



……大抵所讀經史,切要反覆精詳,方能漸見旨趣。誦之宜舒緩不迫,令字字分明。更須端莊正坐,如對聖賢,則心定而義理易究……(〈與魏應仲〉,《朱熹集》,第4冊,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頁1805)



3·2專心與靜心

專心強調的是投入精神,朱子對此有「葬身」之喻:



讀書者當將此身葬在此書中,行住坐臥,唸唸在此,誓以必曉徹為期。看外面有甚事,我也不管,只恁一心在書上,方謂之善讀書。(《朱子語類》,第7冊,頁2805)



又說:

讀書,須是要身心都入在這一段裡面,更不問外面有何事,方見得一段道理出。(《朱子語類》,第1冊,頁177)



「將身葬在此書中」、「一心在書上」、「身心都入在這一段裡面」都說明讀書要有專心、有完全的投入之精神,朱子又曾形象地把這種專心精神比喻成「踏翻了船,通身都在那水中」(《朱子語類》,第7冊,頁2765)。然而心易分而難專,要專心須先「平心」、「靜心」才行:



大抵人要讀書,須是先收拾身心,令稍安靜,然後開卷,方有所益。若只如此馳騖紛擾,則方寸之間自與道理全不相近,如何看得文字?今亦不必多言,但且閉門端坐半月十日,卻來觀書,自當信此言之不妄也。(〈答周深父〉,《朱熹集》,第6冊,頁3331)



如此,讀書行為與收拾身心聯繫在了一起,為了進入讀書這一複雜過程,有時還必須經歷「閉門端坐」這樣一個嚴格的預備階段。

3·3虛心與耐心

虛心讀書,是朱子反覆強調一個主題。有門人問讀經之法,朱子曰:「亦無法,只是虛心平讀去。」(《朱子語類》,第1冊,頁187) 「虛心」即是要克服「浮論」、「先入之見」,克服「六經注我」式的主觀隨意性。在朱子看來,讀書不虛心,就無法真正領會聖賢話語,就會認己意、私意為聖賢之意:



看文字許是虛心。莫先立己意,少刻多錯了。(《朱子語類》,第1冊,頁179)

今學者不會看文章,多是先立私意,自主張己說;只借聖人言語做起頭,便自把己意接說將去。病痛專在這上,不可不戒。(《朱子語類》,第7冊,頁2811)

看書,不可將自己見硬參入去。須是除了自己所見,看他冊子上古人意思如何。(《朱子語類》,第1冊,頁185)

初看時便先斷以己意,前聖之說皆不可入。此正當今學者之病,不可不知。(同上書,頁189)



虛心是為了防止「用己意遷就聖賢之言」,只有心「虛」了,聖賢之話語才能得到「落實」的空間,才能讓聖書之「原意」如其所是地展現出來。這頗有點類似於現象學方法中的「懸擱」,只有「懸擱」了,才能「面向實事本身」。不過在現象學懸擱那裡,更多強調的是「直觀」(視覺)的旨趣,而在朱子這裡,則表現出「傾聽」(聽覺)的取向:



凡看書,許虛心看,不要先立說。看一段有下落了,然後又看一段。須如人受詞訟,聽其說盡,然後方可決斷。(同上書,頁179)

做好將聖人書讀,見得他意思如當面說話相似。(同上書,頁162)

讀書,如問人事一般。如知彼事,須問彼人。今卻不問其人,只以己意料度,謂必是如此。(同上書,頁185)



在這三個讀書的比喻中,讀者的身份首先是一個傾聽者的角色,讀書的藝術乃是傾聽的藝術。「聽」和「看」有著非常重要的區別,聽者的心態是期待的、接受的、投入的,聽者不可能同視者將目光任意瀏覽週遭的對象那樣,將耳朵任意聽取週遭的聲響,傾聽總是期待著,總是沉浸於所聽的對象之中的,而不像視覺那樣游離於所看的對象之外。[2] 傾聽式的讀書法一方面揭示了讀者在文本面前的「被動性」,用朱子的術語是「義理自出」,另一方面也突顯了讀者與文本(以及文本背後的聖賢)之間的親切與親合的關係。這與出於一己之趣的東看西看、走馬觀花的「看書」法有著本質的差別。

3·4「退一步」

朱子還用「退一步」來進一步闡釋「虛心」之讀書法:



學者觀書,病在只要向前,不肯退步看。愈向前,愈看得不分曉。不若退步,卻看得審。大概病在執著,不肯放下。正如聽訟:心先有主張乙底意思,便只尋甲底不是;先有主張甲底意思,便只尋乙底不是。不若姑置甲乙之說,徐徐觀之,方能辨其曲直。橫渠云:「濯去舊見,以來新意。」此說甚當。若不濯去舊見,何處得新意來。今學者有二種病,一是主私意,一是舊有先入之說,雖欲擺脫,亦被他自來相尋。(《朱子語類》,第1冊,頁185-186)



又:



……再問:「所說『尋求義理,仍須虛心觀之』,不知如何是虛心?」曰:「須退一步思量。」次日,又問退一步思量之旨。曰「從來不曾如此做工夫,後亦是難說。今人觀書,先自立了意後方觀,盡率古人語言入做自家意思中來。如此,只是推廣得自家意思,如何見得古人意思!須得退步者,不要自做意思,只虛心將古人語言放前面,看他意思倒殺向何處去。如此玩心,方可得古人意,有長進處。且如孟子說《詩》,要『以意逆志,是為得之』。逆者,等待之謂也。如前途等待一人,未來時且耐心等待,將來自有來時候。他未來,其心急切,又要進前尋求,卻不是『以意逆志』,是以意捉志也。如此,只是率古人言語,入做自家意中來,終無進益。」(同上書,頁180)



「退一步」既指從私人的先入之見中退出來,也指從「急迫」、「急切」的心態中退出來,於是,在朱子這裡,「以意逆志」便成了「耐心等待」聖賢原意的方法。如果說「虛心」重在對先入之見的懸擱,那麼,「耐心」則重在對急迫情緒的懸擱:



凡看聖賢言語,不可迫得太緊。(同上書,頁185)

讀書,放寬著心,道理自會出來。若尤愁迫切,道理終無緣得出來。(同上書,頁164)

讀書要須耐煩,努力翻了巢穴。譬如煎藥,初煎時,須猛著火;待滾了,卻退著,以慢火養之。讀書亦須如此。(《朱子語類》,第7冊,頁2778)



朱子將讀書喻為慢火煎藥,可見讀書需要一種從容不迫、氣閒神定的心態,三心二意、六神不定是讀不好書的。所以心「虛」之外,尚須「定」:



學者觀書多走作者,亦恐是根本上功夫未齊整,只是以紛擾雜亂心去看,不曾以湛然凝定心去看。不若先涵養本原,且將己熟底義理玩味,待其浹恰,然後去看書,便自知。(《朱子語類》,第1冊,頁178)



有時,朱子又把湛然凝定心擬為「止水」、「明鏡」:



心不定,故見理不得。今且要讀書,須先定其心,使之如止水,如明鏡。暗鏡如何照物!(同上書,頁177)



虛心也好,耐心也好,實質上都要尊重文本、尊重作者的一種要求,朱子曾把這種讀書的方法稱為「以書觀書」、「以他說看他說」。(同上書,頁181)這種讀書法與六經注我式的讀書法迥異其趣,甚至它也不應簡單地被歸為「我注六經」法。在朱子這裡,讀書的大忌是「以己觀物」,「我」在閱讀過程中必須是隱退的、懸擱的,既不是我注六經,更不是六經注我,而是六經注六經,這頗類似於基督神學中「聖經自己解釋自己」的釋經路徑。

對文本的尊重,在朱子的讀書法中還進一步體現為「不添字」、「不強斷」、「不強解」、「不強說」的要求:



看文字,且依本句,不要添字。那裡元有縫罅,如合子相似。自家只去抉開,不是渾淪底物,硬去鑿;亦不可先立說,牽古人意來湊。(同上書,頁181)

問:「看理多有疑處。如百氏之言,或疑其非,又疑其為是,當如何斷之?」曰:「不可強斷,姑置之可也。」(同上書,頁186-187)

經書有不可解處,只得闕。若一向去解,便有不通而謬處。(同上書,頁181)



對文本的尊重實質上也是對文義(義理系統)、對聖書原意的尊重。朱子反覆強調聖賢話語有其本己的「語脈」,「安頓得各有所在」,不容人臆測與胡說:



今之談經者,往往有四者之病:本卑也,而抗之使高;本淺也,而鑿之使深;本近也,而推之使遠;本明也,而必使至於晦,此今日談經之大患也。(同上書,頁181)



為了避免不必要的誤解,應該指出,上面所說的對文本的尊重也好,對讀者敬虔性、被動性、虛心、平心之要求也好,決不意味著讀者只是一個毫無主見的接受機器:



看人文字,不可隨聲遷就。我見得是處,方可信。須沈潛玩繹,方有見處。不然,人說沙可做飯,我也說沙可做飯,如何可吃!(同上書,頁185)



強調虛心、平心,只是為了讀者更好地面向義理本身,這一點在《答陸子靜》一書中說得很清楚,陸曾以 「甲與乙辨,方各自是其說,甲則曰願乙平心也,乙亦曰願甲平心也。平心之說恐難明白」質疑朱子,朱子應以:



所謂平心者,非直使甲操乙之見,乙守甲之說也,亦非謂都不論事之是非也,但欲兩家姑暫置其是己非彼之意,然後可以據事論理,而終得是非之實。(〈答陸子靜〉,《朱熹集》,第3冊,頁1583)



4、讀書次第

解經、讀書既然成了工夫問題,因而亦有次第可言,這裡次第有兩個含義,一是讀何書之次第,一是如何讀之次第。

4·1讀何書之次第

四書六經皆屬聖書,由哪一本讀起,此即所謂「讀何書之次第」:



今人只為不曾讀書,祗是讀得粗書。凡讀書,先讀《語》《孟》,然後觀史,則如明鑒在此,而妍丑不可逃。若未讀徹《語》《孟》《中庸》《大學》便去看史,胸中無一個權衡,多為所惑。又有一般人都不曾讀書,便言我已悟得道理,如此便是惻隱之心,如此便是羞惡之心,如此便是是非之心,渾是一個私意……(《朱子語類》,第1冊,頁195)[3]



讀何書之次第問題,在普通的讀者那裡根本不成一問題,或者說至少不成什麼大的問題。但在儒學系統內部,卻是一個極其重要的問題,它不僅牽涉入手的門路問題,甚至也關係到義理系統的詮釋與闡發問題、關係到修行之步驟問題。聖書因載有聖賢之意、形上之道而得以保證讀者通過閱讀建立起聖傳系統的價值度規,亦同時明瞭「道心」(天理)與「人心」(私意)之本質區別。這也是朱子說的「大本」,有了這個「大本」,也就具備了聖傳系統的權衡的標準與鑒別能力,於是讀史乃至讀諸子百家不過是這一標準的進一步的運用、驗證而已:



為學須是先立大本。其初甚約,中間一節甚廣大,到末梢又約。孟子曰:「博學而詳說之,將以反說約也。」故必先觀《論》《孟》《大學》《中庸》,以考聖賢之意;讀史,以考存亡治亂之跡;讀諸子百家,以見其駁雜之病。其節目自有次序,不可逾越。(同上書,頁188)[4]



需要指出的是,朱子在讀何書次第上曾有不同的說法,他還給出過大學-論-孟-中庸-詩-書-禮-樂-易這一更加詳細的序列(〈答黎季忱〉,《朱熹集》,第6冊,頁3240)。而今人對之的評價亦因人而殊。好評者如馬一浮先生云:



朱注字字稱量而出,深得聖人之用心。故謂治群經必先求之四書,治四書必先求之朱注……[5]



惡評者如牟宗三先生則對之頗多微詞。[6]

4·2如何讀之次第

不僅讀何書有一個次第的問題,就是讀同一本書,亦存在一個次第的問題,這一點朱子也是反覆強調的。這裡的「次第」有幾層含義。一是文字閱讀上面的次第:



知讀書有漸,甚善甚善。但亦須且讀一書,先其近而易知者,字字考驗,句句推詳,上句了然後及下句,前段了然後及後段,乃能真實該遍,無所不通。使自家意思便與古聖賢意思泯然無間,不見古今彼此之隔,乃為真讀書耳。(〈答林退思補〉,《朱熹集》第6冊,頁3223)



這種由字-句-段逐漸遞進的閱讀方式,亦即朱子所謂的「漸」當然充分體現出朱子對文本本身的尊重精神,但朱子的本意并非讓讀者執守字句主義,相反字句主義恰恰是朱子極力排斥的:



凡讀書,須看上下文意如何,不可泥著一字。(《朱子語類》,第1冊,頁192)

讀書,須看他文勢語脈。(同上書,頁173)



尊重文本也不是要溺於文字的食古不化,而是通過此閱讀方式而達致「通透」乃至「純熟」:



將大段分作小段,字字句句不可容易放過,常時暗誦默思,反覆研究,未上口時須教上口,未通透時須教通透,已通透後便要純熟,直得不思索時此意常在心胸之間,驅散不去,方是此一段了。又換一段看令如此。數段之後,心安理熟,覺得工夫省力時,便漸得力也。(〈答黃子耕〉,《朱熹集》,第5冊,頁2509-2510)



而純熟當然不只是文字意義上背誦如流,而是將聖賢之言「爛熟於心」,聖賢之言化為己言,聖賢之意化為己意:



大抵觀書先須熟讀,使其言皆若出於吾之口;繼之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於吾之心,然後可以有得爾。然熟讀精思既曉得後,又須疑不止如此,庶幾有進。若以為止如此矣,則終不復有進也。(《朱子語類》,第1冊,頁168)



二是由易及難、由近及遠的次第:



蓋所謂道之全體雖高且大,而其實未嘗不貫乎日用細微切近之間。苟悅其高而忽其近,慕於大而略於細,則無漸次經由之實,而徒有懸想跂望之勞,亦終不能以自達矣。(〈答林退思〉,《朱熹集》,第6冊,頁3226)



三是由外及裡的次第,這種次第是由於文本的意義的多重性本身要求的:



聖人言語,一重又一重,須入深處看。若只見皮膚,便有差錯。須深究,方有得。(《朱子語類》,第7冊,頁2767)

…把文字來平看,不要得高。第一番,且平看那一重文意是如何?第二番,又揭起第一重,看那第二重是如何?第三番,又揭起第二重,看那第三重是如何?看來看去,二十番三十番,便自見得道理有穩處。(同上書,頁2826-2827)



所以,如何讀之次第,不只是因為接受者、解經者本身之主觀參與過程中的一件物事,而且也是經文本身的客觀之要求,如此,任何助長與躐等都是應該避免的。正因為文本結構以及義理系統有如此種種之次第,所以讀者讀書就必須具備「耐心」:



觀書須寬心平易看,先見得大綱道理了,然後詳究節目。公今如人入大屋,方在一重門外,裡面更有數重門未入未見,便要說他房裡事,如何得!(同上書,頁2835)

為學讀書,須是耐煩細意去理會,切不可粗心……未見道理時,恰如數重物色包在里許,無緣可以便見得。須是今日去了一重,又見得一重;明日又去了一重,又見得一重。去盡皮,方見肉;去盡肉,方見骨;去盡骨,方見髓。使粗心大氣不得。(《朱子語類》,第1冊,頁172)



需要指出的是,朱子這裡的讀書次第并不是那種不顧「大局」的局部閱讀法,因為在閱讀的次第中,朱子還特別指出一種類似局部與整體循環的閱讀方式:



……若看《大學》,則當且專看《大學》,如都不知有它書相似,逐字逐句一一推窮,逐章反覆,通看本章血脈;全篇反覆,通看一篇次第,終而復始,莫論遍數,令其通貫浹洽,顛倒爛熟,無可得看,方可別看一書。(〈答吳伯豐〉,《朱熹集》,第5冊,頁2557)



這種局部與整體的循環,不僅僅只限於一本書的閱讀,亦存在於整個讀書的過程之中:



讀書若有所見,未必便是,不可便執著。且放在一邊,益更讀書,以來新見。若執著一見,則此心、便被此見遮蔽了。譬如一片潔淨田地,若上面才安一物,便須有遮蔽了處。聖人七通八達事事說到極致處。學者須是多讀書,使相互發明,事事窮到極致處。(《朱子語類》,第1冊,頁184)



如此,因局部閱讀而形成的「成見」會由全篇的閱讀的識見所糾偏,因一書閱讀而形成的成見,會由眾書的閱讀的識見所糾偏,如此而新見疊出,并相互發明。

4·3 虛心與切己之關係

由2-4節我們在朱子的讀書法可以看到兩個關鍵詞:「虛心」、「切己」,乍看起來,這裡存在一個明顯的衝突:虛心本即是指將「自家身己」擱置起來,以便以書觀書;而「切己」則恰恰要突顯出自家身己。其實虛心所懸擱的「自家身己」與切己突顯的「自家身己」意義完全不同,前者不過是「私意」、「一己之見」(偏見、舊見),所以需要擱置、清除,以便讓聖書之本意(「本文正意」)、聖賢之見展現出來;而後者則是從行為的角度,強調讀書與踐履、身體力行密不可分,「用藥治病」之喻很能說明這種行為義。朱子本人有一句話可以簡單明瞭地概括兩者之間的關係:



讀書須是虛心切己。虛心,方能得聖賢意;切己,則聖賢之言不為虛說。(同上書,頁17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enBoDa 的頭像
    ChenBoDa

    陳柏達的網誌

    ChenBo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