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個體接受對象的特性
唐震


作者:唐震
文章來源:哲學在線
瀏覽:651 次




  摘要:本文旨在討論個體與外部世界的眾多關係中的一種緊要的關係—接受關係。在某種程度上,個體的產生、發展和壯大的過程就是個體接受對象的過程。個體與對像之間形成的接受關係是就個體而言一種被動的關係。從認識這種被動關係到轉化這種關係,是我們在面臨對像世界日益豐富的情形下個體處理人生關係時不可避免的問題。就個體的接受特性而言,任憑身體等自身自然去接受對象是盲目的,在自我指導下的個體的接受則是自覺的。在自我的統攝之下,個體的接受特性具有了能動的意義。

  關 鍵 詞:個體,接受,自身自然,自我意識

  接受是個體適應外界事物的一種行為特徵,是主體對客體及主客體關係的一種接納、吸收和內化為自我的過程。

  個體的接受特性是個體的生存方式之一。個體作為生命體,他必須不斷地從外界獲得生命的給養,因而他必須不斷地與外界存在物建立關係才得以生存。但是,在個體的外部世界中,充滿了各種各樣的存在物,這些存在物並不是直接的、一覽無餘的被個體所接受。換句話說,存在物是否與個體建立實質性的對象關係,其中重要的一環就是要能夠成為個體接受的對象。一般而言,在眾多的存在物之中,當某一存在物面對個體的時候,如若符合個體的指向,就會變成個體接受的對象,同時也就預示著個體與該物的對象關係的得以確立。當個體的指向被自我所取代時,自我便成為統攝個體行為的代言人,個體的接受行為也就由發自身體的低級行為上升為受自我支配的高級的接受活動。

  個體的接受特性具有連續性。個體的接受特性的實質是自我對對像關係的放行。個體由各種各樣的對象關係變化而來,他是對像關係的聚合物。個體從身體的到精神的源泉都來源於對像關係。各種對像關係凝聚、棲居在個體之中,佔據個體,支配個體,從而形成了個體的自我。(唐震,《論自我的誕生》)在自我產生的前後,個體的接受特性發生了重大的轉折,這就是個體從無意識的接受行為轉向有意識地接受行為。個體每接受一種對象,他就在他的周圍建立一種對像關係,這種對像關係同時就會展開對個體的自我的塑造,被塑造出的自我就會在個體下一個接受行為當中扮演接受主體的角色。因此,在個體身上,接受特性總是呈現連續性的、遞進的特徵。個體過去接受的對象關係已經轉化為個體作為接受主體的屬性,進而變為是否將要接受新的對象關係的關鍵因素。因此,個體接受新對像實質上就是個體的舊的自我接受新對象,就是前對像關係對新對像關係的融合、吸收和統一。所謂某存在物被個體所認可,就是指個體的自我對這一存在物進入個體的對象關係採取了放行的態度。而對自我而言,他之所以願意放行,是因為他看到了個體可以與此對像建立關係的可能性。對於那些可以建立對像關係的對象物,自我總是採取積極的姿態。因此,能否建立對像關係是某物能否成為對像物的前提。某物能否被接受,關鍵在於個體與該物的對象關係能否成立,進一步說,也就是個體的自我能否接受由此而形成的對象關係。

  對個體而言,他的已經形成的自我是檢驗下一個對像關係的宿主。自我為個體制定接受的模式,提出標準,作出取捨。任何對像進駐個體都必須徵得自我的同意。從表面看,接受以既定的個體為前提,而實質上則是以個體的自我的確認為前提。接受反映的是已經形成的個體與現實的對象之間的相互適應的關係,是個體處理其與外部對像關係的一種基本態度。

  個體必須與對像建立關係。因為個體的過去來源於對象,個體被過去的對象塑造而成。雖然在個體看來對像作用於他完全出自他的需要的指向,但是,就連他的指向的本質,也是對像所給予的。對像不僅轉化為承載個體指向的器官的物質內容,而且規定了指向的指向:它使指向指向它應該指向的方向。實際上,個體被一系列的對象包圍著,與個體建立了對象關係的對象可以近似地排成一個序列。不論這些對像之間是否具有相互聯繫,它們一旦與個體發生作用,發生過作用的對象在個體看來就構成了他的成長的序列(成長史)。從這個角度看,對象是連續的,個體的自我也是連續的。個體從對像中走來,由於對象的連續作用,個體獲得了發展;我產生於我的對象,新我產生於新的對象。由於對象的連續性,舊我不斷地被新我所代替,在接受新的對象的過程中,個體及其自我成長並壯大起來。

  一、身體

  用身體接受對象,是大多數個體的普遍方式。

  對個體來說,接受是絕對的,不接受是相對的。接受意味著個體與對象的矛盾正在消解之中。既然個體來源於對象,個體生存的意義就在於和對像建立接受關係。個體只有接受某種對象,個體才能生存。

  身體的第一種接受性來自對象的質。

  首先由於個體的身體的質來源於形成個體身體的對象的質。身體是個體獲取的物質對象的積累,對像物的性質提供了個體身體的性質。它們給身體以某種知覺,也進一步塑造了身體的反映特性。身體的接受性成為對像物沉澱在個體之上的某種特性。身體在它的以後的每一步遭遇中都用它已經同化在自身的對象物來體驗新的對象物。前者顯然已經變成了個體自身的自然,後者也將要變成他自身的自然。前者接受後者,是因為後者與前者具有同一性。這一點也是個體總願意接受熟悉之物,而不願意與陌生對像相處的重要原因。當一個印地安酋長來到紐約大街時,他的經受過靜謐的森林聲波塑造的耳鼓卻無法忍受國際大都市的宣鬧聲,他手捂雙耳,大聲地喊叫起來。今天,生產的社會化和全球一體化逼迫人們去不斷地與新生事物打交道。許多年輕人面對陌生人卻手足無措,不能在眾人注視下工作,害怕接觸領導或下屬,有的甚至因此而患上了社交焦慮症。這說明,接受陌生的對象有一個過程,但瞭解接受特性,可以縮短這個過程。

  顯然,對自然物的接受特性的形成,在本質上受制於個體的已經接觸過的對象物的歷史。這些對像積聚在個體身體中,變成個體自身的自然,成為個體下一步接受自然對象的前提。

  因此,個體身體的接受特性實則是個體自身自然與外部自然的和諧、一致及其統一特性。

  個體身體的接受特性說明,個體自身自然與對像界有某種求同的傾向。它更願意接納那種與自身和諧的、同一的物質。它向這樣的對象開放自己,它時刻願意指向這樣的對象,並希望走向同一的境界。

  身體的第二種接受性來自身體的虛空。在這裡,「胃」是身體器官中最具形象的代表。它通過蠕動分泌胃液,消化食物。它的功能是接納食物,吸收食物,把它們化為身體的一部分,而它自己則轉化為虛空。這種虛空的質就是需求,就是希望填充,就是指向對象,就必然產生接受性。顯然,虛空愈多,接受性亦愈強烈,被接受的對象也愈寬泛,生活中有所謂「飢不擇食」,就是這個道理。

  在這裡,必須消除一種誤解,這就是把虛空看成孤立狀態下的個體本身的屬性。其實,虛空並不是個體自身孤力狀態下的產物,它並不產生於個體本身,而是產生於個體與對像物的關係。因為個體的身體是否處在虛空狀態,本質上取決於他與周圍對像世界處在什麼樣的關係之中。

  讓我們首先作一個假定,假定任何個體都是孤立的,那他就是不需要聯繫的。不僅個體與純自然物之間不發生聯繫,而且個體與個體之間也不發生聯繫。這樣以來,個體就是充實的,假如他有知覺的話,他是知足的、自滿的,是不需要接受什麼的自在之物。而實際上,現實中的任何個體都不是知足的,它們太需要外界的支持了。應該承認,這種需要具有無限性。古人曾經把人看作是一個小宇宙,恐怕含有這方面的意思。在歷史上,也有人看到了人的無限性的一面,但卻把人的無限的源泉看成是在上帝那裡得來的,而沒有看到人的無限性其實來自外部無限多樣的世界,人既然來源於對像世界,那麼,對像世界有多大,人也就有多種未來。這種無限本身對人而言就是「無」、就是「未在」,也就是「虛空」,它們將要發生在人的身上。個體一經產生,就與外界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他不僅與自然界有聯繫(如需要陽光、水分、食物等),而且與其它個體有著密切的聯繫(如血緣關係、勞動關係等)。所以,個體在本質上是不能脫離他的聯繫物的對象性存在物。就任何物質實體都具有反映特性而言,個體是截止目前我們發現的反映特性最發達的存在物。他的虛空也來源於他與對像世界的反映關係之中。他反映他物,也就是比較他物。他在反映中看到了他與他物的差別。這差別就是形成虛空的源泉。換句話說,孤立的個體是自滿的。由於孤立,個體無以從對像中觀照自己,個體的成長只是自己重複自己,他是自足的。相反,聯繫著的個體則是虛空的,由於聯繫,個體與其它實體之間形成差別。這種差別使個體陷入虛空。一個登山旅行者看到了大山的宏偉、挺拔,從而感到了自己的渺小。張三看到別人都在使用現代化農機具耕作土地,從而發現了自己仍然處在手工勞動階段的不足。由於肯德基對胃覺的作用,兒童們認為僅有中餐是不夠的。個體由於一系列的對象的介入,個體的虛空被顯現出來,由此推動了個體去追求新的對象。

  但是顯然,身體的接受是低級的,是帶有純生物性的,它最後上升到人的意義上是從自我對個體自身自然的把握開始的。在這裡,個體意識的產生及意識支配下的接受性起了決定性作用。

  二、他人

  他人對個體來說是能動的自然。歷史地看,他人是人化自然的製造者或佔有者。他是個體的同類,是另一個個體。因而,他人是迄今為止個體所遇到的最高級的自然,是自然界的最高產物。與原始自然和人化自然相比,這種能動的自然不是自然界的某個側面,而是總和了的自然。在他身上,不僅攜帶了原始自然,而且攜帶了人化自然。「他人」在其現實性上,就是站在一定的人化自然基礎之上的「人」。他直接作用於原始自然和人化自然,並在此過程中形成他的「自我」。所以說,個體以「他人」為對像時,實際上是以總和了原始自然與人化自然的更高級的自然為對象。個體與這種對象的交互作用,顯然高於直接與原始自然及人化自然相互作用的結果。

  與自然界相比較,人是總和的。自然物被放置在某處時,它只感受它那個範圍的存在,而人則不是被放置在哪裡就聽命於哪裡的動物。人所感受的是超出他的身體局限性的世界,也就是超出自然界的世界。這些全部得益於人的總和特性。個體的這一特性一開始並不是像我們今天看到的這個樣子。通過觀察原始社會,我們看到了原始人處理生活的那種笨拙狀態與今天的個體有很大的差異。幾萬年前的原始人從他們與自然界的相互作用中製造出來的石器工具和今天的人們製造出來的自動化工具之間的巨大差別表明了個體在解決自然的問題方面的總和特性發生了巨大變化;今天的社會有機體的複雜程度以及人們治理社會的能力同時說明了個體在解決社會問題方面的總和特性的提升是飛速的。很明顯,今天的現實是昨天的歷史的延續。但用於這種延續的質料決不會潛藏在個體的胚胎之中。我們寧願說這種延續過程可能在生物學的意義上改變了我們的基因結構,但我們目前還無法證明前一代個體把它獲得的一生的聰明才智通過基因信道傳給了子代。與此相反,我們看到的是一代又一代的個體在他們與對象的作用中所創造出來的成果積累成社會財富,我們的子代正是站在這些財富的基礎上開始他們的成長過程的。這些財富中當然包含了前代人的精神產品以及他們在總和能力方面的特性。以此為基礎,子代個體的總和特性的發展就是明顯的。當今天的人們真正懂得改造對象的時候,他已經從前輩(比如從教育者)那裡獲得了對我們的對象的認識。換句話說,他已經總和地認識了對象,當他下一步接觸到這一對像時,他已經有了先見之明。所以,對作為觀察主體的個體來說,那個被他所觀察的個體是迄今為止整個自然界的最高級的對象。

  這一對象的特殊性還在於他的能動性。他人是能動的,因為他是總和的,也因為他是被「意識」把握了的高級自然,他本身就握有「意識」的工具。原始自然中沒有滲透過人的意識,它也不會在自己的運動中產生人類的意識;人化自然中所包含的意識是製造者物化在其中的意識,是已經僵化了的固在,它也不是來自人化自然自身的產物,——不是這種物自身的運動結果。與這兩種自然不同,他人這種高級的能動自然的運動本身就可以獲得意識。他人是雙重的自然物。在任何時候以及任何地方,他人既是對像又是主體。他既表現他是他的原始自然與人化自然的總和者的屬性,又表現他是自然界發展的最高產物的作為個體角色的屬性。因此,他既是對像性存在物,又是反主體性存在物,具有反主體的性質。他的對於個體的能動的方面更主要地表現為反主體性。在對像關係中,個體是以主體的身份出現的,其它個體(他人)則以對像物的身份出現。但是,由於這一對像物並非像原始自然及人化自然那樣可以被個體放置於某處,他不甘願「被放置」,他其實懷有與個體完全相同的(充當主體的)目的。因此,這一對像便有反客為主的傾向。在這種對像關係中,便經常地產生爭奪主體性的過程。

  他人的反主體特性使其在個體心目中(即在個體所有的對象性存在中)獲得了較高的地位。我尊重他人,恰恰是因為他人是以主體的身份審視我的。他人希望把我改造成他所認為的那樣,而我則希望把他作為我要改造的對象。他的希望來源於他對他所遇到的原始自然及人化自然的改造,我的希望來源於我對我所遇到的原始自然及人化自然的改造。由於雙方來源的範圍和深度不同,雙方的主體性衝突也由此產生。長期的衝突經過調和,達成了所謂的社會規範,依照社會規範作為個體行為的出發點便成為人們之間的一種默契。在這裡,個體的接受性最終被一種社會秩序所取代。

  三、群體

  群最初是適應於個體征服原始自然界的需要而產生的。正如我們已經看到的那樣,原始自然界與個體相比較時它是那樣的強大。在個體與原始自然界作鬥爭的時候,個體更願意獲取同類的幫助。在「愚公移山」的過程中,愚公以為面對太行、王屋二山,自身的力量太微不足道了,於是不得不依靠「子子孫孫」「挖山不止」。個體在長期的活動中發現,與其孤立地與自然界作鬥爭,倒不如憑借群體更能獲取勝利。相對於原始自然界來說,孤立的個體是渺小的。尤其是在人化自然的發展不很充分的時期,個體要直接地面對原始自然界,其可能遭遇失敗的情形是一種殘酷的現實。在這裡,群則彌補了這一缺陷。

  最初的群是簡單地、偶合的集體組織。像原始氏族社會那種以血緣關係為紐帶的群體就是如此。現在看來,以血緣關係為紐帶建立群體是最簡單易行的途徑。這種關係在個體看來是最能得到認同的標準關係。直至今天,以血緣關係而結合在一起的群體仍然是社會的基本細胞之一。這個現象說明,個體對群體的接受特性在更廣泛的意義上是對血緣關係的認同。這是因為,血緣關係在個體看來不是別的,它就是自己的身體的延續,是以另一種形式存在的藉以表達同一個自我的不同個體。血緣作為個體直接地感覺到的聯繫紐帶,那一端就是他最能肯定下來的他的身體的一部分,除此之外他不需要任何證明,他就可以把血緣關係聯繫起來的個體納入他的「自身自然」的範圍內。最初的群的穩定性就來自這種血緣上的同一性。

  群體內部關係逐漸穩定下來並演變為今天這樣複雜的社會結構,是個體與自然的關係所決定的。現代系統論表明,一個系統與其外部的關係一旦確定,其系統內部也會相應處於某種確定狀態。當著個體與自然界(比如由地理位置而形成的生活條件)之間處在不確定狀態時,個體相互之間的關係也就是鬆散的,易變的。隨著個體與自然界的對象關係日益確定下來,個體與個體之間的關係也就逐漸穩定下來,由這種穩定性所必然產生的個體與個體之間的關係的總和就構成了社會。個體與自然界這一對像之間建立的穩定的關係使得他的群體的社會關係變得穩定和不易消失了。

  所以,個體是站在由一個比較高級的自然力量所組成的群體——社會之中展開接受過程的。自從有了群體,個體「進可以群為攻,退可以群為守」。對個體來說,進攻自然的力量並不是孤單的,他甚至可以集群體之智慧來幫助他實現這種進攻。另一方面,自從有了群,個體也不會擔心脫離自然對像之後無處藏身。在這裡,與整個自然界相比,作為個體同類的群體是個體的最好歸宿。個體與群體之間有著天然的相通之處。由於個體擁有較高級的反映特性,他從他自己身上就能夠悟出他的同類的大致屬性,換句話說,他熟悉自己,就是熟悉他們,熟悉等於不陌生,等於沒有距離,等於親近,等於完全接受。而把原始自然界與人化自然界放在個體面前時,他最初則沒有這種感覺。因此,現在,個體是站在這個具有能動性的、高級的自然實體所組成的群體之中,把自身的力量加於外界(自然界)之上,又把這種力的作用結果上升到這個高級的群體即社會之中,使它成為人類發展的共同財富。個體愈是深深地介入自然,他就愈是需要社會承認他來自對像世界的獲得性;他愈是從社會那裡獲得支持,他就更能夠深深地介入自然。於是,社會,由於它的出現使個體與自然界的關係變得愈來愈間接起來。個體直接通向自然的初始目的現在變成了以社會為媒介,即個體—社會—自然。社會在個體通向自然的過程中的作用日益凸現出來,用化學家的語言來形容,那就是,社會在人與自然的反應過程中充當了催化劑的角色。現在,這一反應過程是否成功,催化劑的性質就顯得十分重要了。

  社會對個體的重要作用,日益表現在個體必須在社會中確立一個位置。他在社會中處於何種關係以及他在這種關係中的位置,是他下一步與自然界進行鬥爭的重要前提。他背靠社會,面向廣大自然界。為了更好地面向自然界,他必須建造更好的社會關係。這樣以來,個體由於以一般地自然界為對象,現在不得不變成以自然界造就出來的高級有機體(社會)為對象。社會關係的變遷,成為適應於個體改造自然界的必然選擇。正是在這一點上,社會這一自然界中高級的實體圍繞在個體的周圍變成了他的現實。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才能深刻理解馬克思關於人的本質的概括:在其現實性上,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這種總和的社會關係直接制約著人與自然界的關係。實際上,整個人類認識發展史也表明,從上古時期對宇宙天地的觀察過渡到近現代時期對社會本身的重視,這種認識對象的演變愈來愈顯示出社會在人與自然的關係中的重要作用。不難理解,社會作為廣義自然界中高度發達的系統,它一方面處於一定的與之發生相互作用的自然環境之中,與這個環境經常地發生著物質、信息及能量的變換;另一方面,它又有著脫離它的環境的趨勢。它自身的系統愈完善,它就愈是更遠地離開它賴以存在的環境,同時它也就更貼近它的主體的生活,它也就對主體的生活產生更大的制約性。顯然,由於社會所表現的第一方面的性質,社會變成了一種自然物——一種由自然界最優元素所組成的高級的自然物的總和。這就是社會中所有的一切都有可能帶上某種自然必然性;在另一方面,社會則企圖擺脫這種自然方面的性質,以便更牢固地建立自己的系統中心,這就是社會系統中所有元素所尊從的系統重心——社會性。所以,從發展的趨勢看,社會對個體的直接的制約關係,在不斷地代替自然界對個體發生著作用。愈是在這個時候,群的那種最初的血緣關係特性的成因就愈是退到次要地位,而個體中最能代表人類發展標誌的特性將日益普遍化為社會性,個體的接受性將更加受制於這種趨勢。

  社會對個體的作用最直接地表現為其它個體與他的關係。對每一個個體來說,他的社會關係——其它個體與他的關係,是自然界最高產物——一種能動的自然——和他的關係。這種能動的自然顯然優於前文所述的人化自然,更優於原始自然。從個體最初選定原始自然這一對象,到後來上升為人化自然這一對象,再到現在轉變為能動的自然,個體的對象每變換一步,個體便向前發展一步。換句話說,個體寧願在原始自然面前反映自身的野蠻和愚昧,也不願在由同類這種高級自然所組成的社會中喪失其文明的姿態。由於社會的出現,主宰著個體的自我更願意抑制個體身上那些不為社會所認同的東西。如果沒有社會接受個體,他與原始自然及人化自然相互作用之後的結果將存放在哪裡呢?他向原始自然界炫耀他的財富有什麼意義呢?他的確需要一個同類甚至更高級的對象來認可他改變對像所獲得的成功。顯然,這樣以來,他越來越離不開由同類所組成的群體社會了。為了不冒被社會拋棄的風險,個體更願意遵守約定俗成的社會規範。因此,從個體對多級對象的不同態度可以發現:個體所面臨的對象越高級,個體的對象性活動對個體自身的促進作用也就越大。鑒於這一點,個體總是去尋找這種能夠促進自身發展的更高層次的對象,他選擇的對象不同,他與對象的運動結果就會迥然不同。

  四、意識

  個體在與對像相互作用時,除了用身體感受對像外,更重要地是用意識識別對象。

  從個體發展過程看,孤立地個體不可能產生意識。以意識是人腦對客觀世界的反映這一觀點看,與外界隔絕的個體在意識的內容上等於無,他空有意識得以藏身的窠臼,但卻沒有鮮活的內容。因此,單從個體一方是不能直接產生意識的。

  從個體的對象看,對像本身也不是意識的天然發生地。當對像作為自在之物時,它與個體沒有發生作用,它不可能成為個體的意識,當它以「個體的對象」的身份出現時,情形就不同了。嚴格地講,在對像世界中,原始自然本身是無意識的,它只是純物質;人化自然攜帶了人的意識,但這種意識是物化了的、僵死的,它需要一種比它更高級的意識形式來解構才能復活;其它對像性的個體是有意識的人,但他們的意識也不可能直接取代作為主體的個體的意識。這就是說,從對像世界看,它們本身並未給個體帶來某種現成的意識。儘管越是高級的對象其包含的人類已有的意識越多,但這種意識產品是否能給個體以同等的數量和水平,則還要看個體與這種對像處於何種接受關係之上,還要看個體在這種關係下所培育出來的接受特性如何。

  個體意識既不來源於個體本身,也不嫁接於對象,那麼它產生於何處呢?

  在這裡,只剩下了第三種情形:個體的意識產生於個體與對像之間的關係,它是個體對對像關係進行思索、拷問的結果,是個體與對象的關係在個體大腦中的反映。簡言之,個體意識的內容就是他的對象關係。

  對個體而言,他一經產生,即處於某種對像關係之中。在關係的兩極,個體則是思考者一方,能動的一方,對像則是被思考者一方,是被動的一方。由於個體與對像之間在本體的意義上存在差異——個體一經我所見,他就是一個具有眼、耳、鼻、舌、身等官能的高級動物,他的大腦結構也已完善到會思索、會拷問的程度;而對像則是為著個體而設定的某種被分化了(成為這個個體的特定指向)的物。這種差異性,為個體在對像關係中處於主動地位提供了物質前提。

  個體正是在這種對像關係的展開中開始了認知。他每獲得一個對象,就建立一種對像關係;他每建立一種對像關係,便獲得一種認知。當原有的對象關係解體而被新的對象關係代替時,他的認知也發生一次更替。

  由此可見,個體的對象關係史形成個體的認知結構。個體已經形成的認知結構對其進一步接受新的對象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正像我們在前面分析的結果那樣,過去的對象關係對個體的未來指向提供了潛意識。美國人類學家海倫·費什在《人類的浪漫之旅》中寫道:「愛的地圖是存在的」:人在兒童期便逐漸有了這種愛的地圖。莫尼認為,在5歲到8歲之間(甚至更早),由於家庭、朋友、經歷以及機遇的不同,愛的地圖已經開始形成。例如,當你還是一個孩子時,你已經習慣了家庭的吵鬧或是寧靜,習慣了母親聆聽、呵斥或是拍打的方式,適應了父親說笑話、走路或者做手勢的樣子,你的朋友和親戚中的一些人的性格的某些特徵會對你很有吸引力,而另外一些性格特徵會令你覺得很討厭;你的記憶中逐漸產生了一種模式,這種模式決定了什麼樣的東西你喜歡,什麼樣的東西你不喜歡甚至是非常厭惡。

  隨著你逐漸長大,這幅地圖在無意識之中逐漸形成,你的理想戀人的模樣逐漸出現在你的腦海之中。到十幾歲的時候,人的血液中開始流動著性的衝動,愛的地圖也變得清晰起來。「理想戀人的面容、身材、種族以及膚色都變得非常確定,更不用說性格、儀態以及諸如此類的東西。」你在腦海中有一張完善的愛人的照片,有一個你覺得動情的場景,還有那些令你激動的談話和舉動。(參見海倫·費什,第33-34頁)

  海倫·費什的描述的確是對個體認知結構的形成過程以及用認知結構去接受對象的這種演變過程的絕妙勾畫。現實中許多成年的個體都是按照這樣的「地圖」按圖索驥的。個體的認知水平成為他接受對象的關鍵。認知的本質在於它是被個體自身實踐所證明了的「真」和「理」。正因為如此,他所獲得的認知在他看來就是標準,就是尺度。他用自己的認知去解釋世界,也用其去匡正世界。他同時也擁有了一個認知的世界,他把可接受的對象限制在認知的範圍之內。

  值得注意的是,個體意識形成之後,有向個體本能轉化的趨勢。當感性的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之後,理性認識則有轉換為個體本能的傾向。換句話說,這種理性認識對對象的認識過程再不需要經過一個理性推理過程,而是化為個體的感覺經驗性的直覺活動。個體由於把某種屬性(感性、理性、動物性、社會性及男女之性……)在自身積累的多了,他就能夠用這種積澱認識來直觀重複出現的對象,並立即得出結論。這個時候,個體的這種感覺與他的手指接觸到火陷時立刻收縮的感覺會很相似,雖然後者是先天就具有的,而前者則是後天才積累起來的。

  站在這種變化的立場上看待個體的認識的獲得過程,我們就會看到物質世界所呈顯出來的難易程度就像一疊雲梯,當我們上升到高處的時候,看低處的東西就易如反掌;而當個體掌握了某種理性認識時,他再觀照這種理性認識的對象就像人們辨認他非常熟悉的夥伴一樣,只要看到夥伴的背景甚至背影的一角,他也會立即辨認出來。1+2=3對學齡前兒童來說必須費好大功夫才能轉化成記憶的理性,而對具有初等數學知識的人們則成為直觀性的「運算」,中國象棋的初學者第一步行棋也要思考半天,而高手的最初十幾步棋則憑「感覺」就可以走下去。

  五、自我的接受性


  當自我產生之後,個體的接受行為變成了在自我的審視之下認知對像關係的活動。受自我主宰,個體的身體和認知被統一起來,原來儲存在個體身體中的自然以及吸收為認知對象的內容開始了刷新過程。自我把個體的各部分集中起來,把各方面調動起來。原始的個體的一個個指向被自我統一在他的名義之下,變成為為著自我而存在的指向。

  自我雖然強大,但他卻只寓於個體之中,而不會被群體共同分享。凡是有群體的地方,必然有多個個體存在,因而會有多個自我並存。以個體為出發點的認識論之所以能夠成立,就是因為個體既是一個獨立的認識主體,也是一個獨立的實踐主體。儘管有人認為個體是社會的個體,個體的認識來自社會,但是,站在個體的角度看,社會中的他人並不是個體的同一體。他人與我們的個體不可能合二為一,相反,他人更像認識的對象。因此,力圖用群體性替代個體的認識論意義的做法是存在片面性的。

  自從進駐自我之後,為著自我的個體的接受方向變得清晰起來。這時的個體與自我相依為命,他甚至成為自我的終結目標的載體,而個體一生的接受都按照此目標進行。比如有一首詩這樣表達作者可以接受的境界:「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作者為自我設計的目標超越了一切世俗的追求,因而使其個體的接受對像昇華到一個超乎常人可以接受的層次。

  顯然,就自我而言,他仍然以對像作為支持其存在的方式。他放棄一個對象,必然要選擇另一個對象。他的對象性的存在物是他得以成為自我的基礎。——從對像發現自我,從對像產生自我。對象是自我的進一步證實,自我是對象的歸宿。自我接受對象,自我消化對象,自我變成了對象物對像化在個體身體中的存在。自我與對像相統一在個體之中,自我與對像合二而一。於是對像消失在自我之中,對像關係也隨之消失了。

  為了明確地認識自我與對象的關係,我們描述的上述圖景仍然是一個假設自我與對像僅有一次接受關係的抽像圖景。而就自我與對像關係運動的現實性來看,對像界的無限性使得自我總是處在一種高張的狀態。只要對象是永無休止的,自我的接受便是生生不息的。


  參考文獻:

  ?海倫·費什,1998年:《人類的浪漫之旅》,劉建偉、楊愛紅譯,海天出版社.

  ?《世界上古史綱》編寫組,1979年:《世界上古史綱》上冊,人民出版社。

  ?唐震,2006.05.12:《論自我的誕生》, 中國人民大學《哲學在線》網站——/pol04/Article/principle/universal/200605/2464.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enBoDa 的頭像
    ChenBoDa

    陳柏達的網誌

    ChenBo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