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招生急需增加靈活性
作者:陶東風
文章來源:世紀中國
瀏覽:227 次
近日,《中國青年報》、《重慶晨報》等報紙報道了清華大學美術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陳丹青連續多年招不上研究生的事件。我以為這個事件體現了我國研究生招生中的一些深層次體制性問題,值得深入研究。
一個人所共知的事實是:我們的高校招生(包括本科、專科和研究生)考試和錄取制度嚴重僵化,缺乏靈活性。尤其是在研究生層次的招生中,由於僵化機械的考試-錄取制度,常常在形式的公平背後掩蓋了實質的不公平。
這種僵化與機械首先表現在高校招生制度沒有充分考慮不同層次人才選拔的差別,本科生與研究生區別不大,博士生和碩士生也區別不大,基本上(除了比例不大的委培、定向與論文博士等等以外)都是採取是統一考試並依據考分高低進行錄取的原則。雖然研究生招生可能相對靈活一些,但是這個靈活性是非常有限的。這種單一化的人才選擇標準和機制在很大程度上忽視了不同層次人才的差別。一般而言,越是高層次的人才就越不能通過機械的統一考試方式進行評估與選擇,更不宜於機械依據分數高低進行錄取。越是高深的知識就越具有專業特殊性與個體特殊性,很難通過普遍的量化標準衡量。如果說本科生的招生所奉行的全國統一考試統一依據分數線錄取的原則雖然也存在機械僵化的弊端,但總體而言還是可行的,因為本科生的培養畢竟還是著眼於基本知識的傳授,這些基本知識是所有培養高層次人才所必須具備的,具有很大的普適性。相反,研究生特別是博士生的培養旨在在已經獲得基本知識的基礎上培養非常專業化的人才,需要瞭解考生的學術潛力與感悟能力、創造能力等信息,這些信息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導師通過非機械考試的方式獲得的對學生的個別瞭解。
因此,即使為了防止研究生招生的非規範化而保留統一考試是必要的,也必須給予導師以更大的靈活性。但是依據我的瞭解,研究生招生中的分數線,無論單科還是總分,都規定得很死。這導致了兩個結果,一是違背了人文藝術教育的特殊性,比如相對於自然科學而言,我們很難通過統一考試的方式對藝術家的藝術天賦進行測試,否則就會出現陳先生說的現象:「人的才氣,性情,素質,統統變成了表格數字」。不用說在創作領域,就是在研究領域,人文藝術領域都更加需要個人的才氣、性情、感受力和創造力,但人文藝術學科的考試制度卻是高度機械化、自然科學化、數字化的;二是大大限制了導師的主動性與決策權。依據本人的經驗,研究生錄取時招生辦公室或研究生院(部)雖然會給導師一定的選擇性,比如招2名學生給4個考生的資料,但是這四個學生必須達到分數線(包括單科和總分)以上,分數線以下基本不可能入圍,而且即使在這四個候選人中,如果導師決定錄取第四名而不是第一名也必須有「充分的理由」甚至要寫出書面的材料。這種嚴密防範的措施體現了對導師的極度不信任。
招生制度的僵化還突出表現在:在對於外語的要求上學科與學科之間、考生與考生之間沒有區別對待。改革開放初期對外語的要求還有較大的靈活性(特別是古代漢語等學科的研究生在外語的要求上要靈活一些),越是到今天就越是死板,不管是英語專業還是古代漢語古代文獻專業,外語成績成了不可動搖的門檻,成了許多專業非常優秀的考生一再遭遇的「滑鐵盧」。除了陳先生的例子外,專業非常好的考生屢屢因為外語不過關而名落孫山的情況極為普遍。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切都是通過所謂「科學化」「公正化」的名義被合法化的,殊不知真正的科學化不等於數字化和表格化,真正的公平也不是機械地依據分數錄取。當然,我也知道,如果打破研究生考試和招生中的機械化僵化傾向,可能會導致腐敗的問題,因為靈活性的增加必然伴隨風險的增加,導師的自主性的增加可能會同時伴隨導師的以權謀私的機會的增加。實際上,我們的這些機械的招生和錄取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是用來限制導師的。這的確是一個相當複雜的問題,不可能在這裡進行闡述,但是我想基本方向應該是通過另外的措施來解決這個問題,這個措施應該是既能夠有效防止導師腐敗,又能夠尊重導師自主性,尊重高層次人才選擇的特殊性以及不同學科之間的差異性。
作者:陶東風
文章來源:世紀中國
瀏覽:227 次
近日,《中國青年報》、《重慶晨報》等報紙報道了清華大學美術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陳丹青連續多年招不上研究生的事件。我以為這個事件體現了我國研究生招生中的一些深層次體制性問題,值得深入研究。
一個人所共知的事實是:我們的高校招生(包括本科、專科和研究生)考試和錄取制度嚴重僵化,缺乏靈活性。尤其是在研究生層次的招生中,由於僵化機械的考試-錄取制度,常常在形式的公平背後掩蓋了實質的不公平。
這種僵化與機械首先表現在高校招生制度沒有充分考慮不同層次人才選拔的差別,本科生與研究生區別不大,博士生和碩士生也區別不大,基本上(除了比例不大的委培、定向與論文博士等等以外)都是採取是統一考試並依據考分高低進行錄取的原則。雖然研究生招生可能相對靈活一些,但是這個靈活性是非常有限的。這種單一化的人才選擇標準和機制在很大程度上忽視了不同層次人才的差別。一般而言,越是高層次的人才就越不能通過機械的統一考試方式進行評估與選擇,更不宜於機械依據分數高低進行錄取。越是高深的知識就越具有專業特殊性與個體特殊性,很難通過普遍的量化標準衡量。如果說本科生的招生所奉行的全國統一考試統一依據分數線錄取的原則雖然也存在機械僵化的弊端,但總體而言還是可行的,因為本科生的培養畢竟還是著眼於基本知識的傳授,這些基本知識是所有培養高層次人才所必須具備的,具有很大的普適性。相反,研究生特別是博士生的培養旨在在已經獲得基本知識的基礎上培養非常專業化的人才,需要瞭解考生的學術潛力與感悟能力、創造能力等信息,這些信息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導師通過非機械考試的方式獲得的對學生的個別瞭解。
因此,即使為了防止研究生招生的非規範化而保留統一考試是必要的,也必須給予導師以更大的靈活性。但是依據我的瞭解,研究生招生中的分數線,無論單科還是總分,都規定得很死。這導致了兩個結果,一是違背了人文藝術教育的特殊性,比如相對於自然科學而言,我們很難通過統一考試的方式對藝術家的藝術天賦進行測試,否則就會出現陳先生說的現象:「人的才氣,性情,素質,統統變成了表格數字」。不用說在創作領域,就是在研究領域,人文藝術領域都更加需要個人的才氣、性情、感受力和創造力,但人文藝術學科的考試制度卻是高度機械化、自然科學化、數字化的;二是大大限制了導師的主動性與決策權。依據本人的經驗,研究生錄取時招生辦公室或研究生院(部)雖然會給導師一定的選擇性,比如招2名學生給4個考生的資料,但是這四個學生必須達到分數線(包括單科和總分)以上,分數線以下基本不可能入圍,而且即使在這四個候選人中,如果導師決定錄取第四名而不是第一名也必須有「充分的理由」甚至要寫出書面的材料。這種嚴密防範的措施體現了對導師的極度不信任。
招生制度的僵化還突出表現在:在對於外語的要求上學科與學科之間、考生與考生之間沒有區別對待。改革開放初期對外語的要求還有較大的靈活性(特別是古代漢語等學科的研究生在外語的要求上要靈活一些),越是到今天就越是死板,不管是英語專業還是古代漢語古代文獻專業,外語成績成了不可動搖的門檻,成了許多專業非常優秀的考生一再遭遇的「滑鐵盧」。除了陳先生的例子外,專業非常好的考生屢屢因為外語不過關而名落孫山的情況極為普遍。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切都是通過所謂「科學化」「公正化」的名義被合法化的,殊不知真正的科學化不等於數字化和表格化,真正的公平也不是機械地依據分數錄取。當然,我也知道,如果打破研究生考試和招生中的機械化僵化傾向,可能會導致腐敗的問題,因為靈活性的增加必然伴隨風險的增加,導師的自主性的增加可能會同時伴隨導師的以權謀私的機會的增加。實際上,我們的這些機械的招生和錄取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是用來限制導師的。這的確是一個相當複雜的問題,不可能在這裡進行闡述,但是我想基本方向應該是通過另外的措施來解決這個問題,這個措施應該是既能夠有效防止導師腐敗,又能夠尊重導師自主性,尊重高層次人才選擇的特殊性以及不同學科之間的差異性。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