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天下」思想的內涵及其當代意義



作者:黃麗生
文章來源:公法評論
瀏覽:446 次



(黃麗生,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系教授)


壹、講授內容摘要

1.前言
「天下」一詞應同時含具二層意義:(一)它表示這個世界是由多個、不同層次的、互有關係的單元所構成,但亦有超越各單元界限的共同一體性;(二)它乃是個人存在之最高層次的關係處境,也是行動思想的最大範圍。根據儒家經典,「天下」常伴隨著成組的相關概念出現,其涵義約可以歸納為三大指向:

(一)「天下」是指人文與自然交會的空間;
(二)「天下」是指中國與四方合一的世界;
(三)「天下」是指實踐自我存有意義的場域。

2.人文與自然的交會

2:1「天下」是人文世界與自然萬物的總合

「天下」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空間概念,包括了普天之下自然萬物和人文世界之生發存滅、及其連結互動的具體空間。天道的恆遍理一,為天下人文萬物存有的根據與保障。人文世界與天地萬物的感通、交遇,恆動不已,乃共構成「天下」之流行化育、變易不息的空間性侃ΑH藨浞蒹w踐天命之性,盡性而有節,使生生之道通達於天下,天地萬物因能各得其所,各遂其生。所以「天下」也是人文參贊自然的世界。

2:2「天下雷行」的啟示

儒家系以天人合一的宇宙論以及人文自然連續無隔的認識論為基礎,建立其對「天下」的倫理觀。「天下雷行」所顯示的倫理,除了盡人文以保萬物外,亦注重人文之施發,應順合天時物理、自然之道,而且以廣大無窮的「天下」為範圍,與時並進。衍而伸之,「天下」實無局隅之利,亦無逆時違勢之益。儒家還主張「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呈顯了人文與自然交會相融的倫理觀;也描繪了品物流行,生生無窮,天人合和理想的「天下」圖式。

2:3天下文明

人是形下世界與超越的天道系遙契的關鍵,也是人與自然連續互動的關係中有自由意志的能動者。儒家以為天人相參,相應於「天文」,人亦應盡其天命之性,體踐「人文」;以「干元」之帶有道德本侃Φ?撋恚?廉柑煜攣拿鰲埂N拿韉摹柑煜隆?榻y治者和士、農、工、商,百工諸業並存而有別的世界;分工合作、共利互惠乃是「天下通義」。要達到此目標,應法治、仁政並施。儒家將人際關係家庭化,發展出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等五倫,講求對應份位的道德實踐,因此「天下」也是人相互對應地實棧道德的關係網。

3.中國與四方的總合

3:1「天下」是受命執政行道的世界
對儒家而言,「天下」是人集體生活、共存互動之最大的政治匡架。執政天下的根據,謂之「天命」。它在商代本為一種原始信仰的神權意識;但後來周人以人文精神將它轉化為政治理性和道德自覺的象徵,意味執政天下必須符合道德、民本和實效的原則,乃使「天下」亦是行道所及的世界。商人以「中央-四方」的空間觀念,形成「天下」的方位模式,成為後世中國人「天下」政治秩序的基本結構。周人延其遺緒,稱諸夏領域為「中國」,以之為承受「天命」執政天下的中樞,並具有承擔民本政治理想、薪傳人文道統的意涵。孟子更指出「中國」即柀σ摹十饕模嚷}、後聖一貫行「道」的領域。故「天下」與「中國」皆以「行道」為根基。

3:2「天下」是中國與四方互動的開放性架構
「天下」這個廣闊的政治匡架,包含了雙重結構:第一層,天子是內,諸侯是外;第二層,含天子諸侯的「中國」是內,四方夷狄是外;由內而外,層層外延乃成「天下」。在「天下」結構中,仁政所及,不必限於中國諸夏,亦適行於四方夷狄。但儒家的「天下」思想,隱含了「天下一家」與「夷夏之防」的衝突。對此,孟子曾以「用夏變夷」說, 解決此衝突。唯睽諸歷史,數千年來不斷擴大的「中國」,一直有不同外族環繞其四周的糾葛。雖言如此,孟子強調華夏道統必須延續發展,「道」之普世價值最為優先的意向,仍為此糾葛指出一條價值之路。


3:3「王天下」與「天下為公」的理想

對儒家而言,「中央-四方」的架構是為了王道的推行,而非霸業的建立。孟子以仁義和民本來詮釋「王天下」之義。《中庸》更將「王天下」的意涵,與自我存有、群體生活、人文傳承、天地運行乃至鬼神造化都連續起來,擴充於極致。「王天下」理想的另一面,即是「天下為公」。孟子賦予「王天下」和「天下為公」以民為本的價值;並主張唯有施以「仁」政,才能真正滿足「天下」匡架的公共性與民本原則。

4.實踐自我存有意義的場域

4:1「自我-天下」的存在格局

儒家「平天下」的思想,基本上撐起一個將自我置於「天下」之存在格局的典範。《大學》並將個人由內而外,由己身而至家國天下之層層關連網絡呈現出來。使「天下」成為個人實踐自我存有意義於極致的場域;它一方面強調人之自我存有的意義,有其無限開拓的空間;二則藉此突顯人之自我主體的呈現,具有與「天下」格局等量齊觀的價值。

4:2行道天下的存有意義
對儒家而言,人之自我存有意義的根本,在於「道」的實踐。人在「自我 - 天下」格局中行道,無論其身份為何,概為平等;也不會因處境改變而有所易心。故君子行道,一應與「天下」善士相友,二須以「天下」為行善的界域,以強化仁義的感通,彰顯「道」行天下的必由之路。

4:3自由意志的體現
孟子曾以「天民」代表無任何職位,行「道」胸懷卻不限於一鄉一國的平民百姓。藉此突顯人在「天下」格局中行「道」的堅守性、自主性和恆遍性。堅守性指君子對行「道」的堅守不二之誠;自主性指君子行道,不受威脅利誘,其自由意志與「道」俱在;恆遍性是指君子行道,放諸四海而皆准,不限一地一國,而以「天下」為界域。可說即是人自由意志的總體呈現。

5.古典與當代的對話
5:1重現人文與自然的交融

以儒家「天下」的思想來看,人類必須努力使自己以及現代科技文明重新與宇宙的秩序接合連繫起來,並激活人們企求永續生存以及與自然擁抱和解的道德意志,才能一步步拆解整個地球生態失衡的引信。現代生態學再度開啟人文與自然交會的門徑,並思考如何使現代科技服膺生態原理,為「天下」人文萬物的永續生存提供助力。此不但與儒家開創文明,參贊天地而不害自然的價值觀相符,也預示合乎生態的科技和產業,將成為實踐儒家理想的重要力量。

5:2回歸人所以為人的位置
從儒家的觀點來看,當代世界最重要的問題之一,是人類必須重新認識自己在宇宙秩序中的意義,體會人在人文與自然交會世界中的決定性角色並努力以赴。儒家突顯人在天地之間,溝通兩端,合天人於一體的價值和角色,無疑能切合當代的需求。此外,儒家認為文明創建利他取向,器物、典章、人倫應求兼備以化成天下的理想,以及防止文明過度擴張以免失去人文本侃Φ膽n患,也可提供適切的價值資源,平衡現代文明偏重物慾導致人之主體價值式微的危機。在儒家的「天下」的格局中,已將人自由意志和存有意義的呈現空間達於極致。這樣實踐深度和廣度或更能符合廿一世紀文明的規格,使人能安然回到人所以為人的位置。

5:3兩岸未來的展望
以當代的視野來看,「天下」的第一層結構牽涉到「中國體系」的重建;第二層結構則須與「全球體系」連接。若能正視此二層結構中各單元存在的實然性及合理性,並致力維持其間多元關係的穩定互動,對當代中國內部的發展乃至國際關係的平衡,都有重要的意義。

6.結論
「天下」是人文和自然交會的空間,人應與自然和諧相處,發展文明,參贊自然,保育萬物。儒家人文與自然交融的天下觀,應對當代地球生態的重建,提供更多的思想資源。從儒家「天下」思想的觀點來看,海峽兩岸應善用「中國-四方」的二重結構,打開新的「天下」格局。雙方應在第一層結構的中國體系中,各有適當的定位和合理互待;亦須正視「中國」在第二層結構中處於多元國家體系的事實,確立其在全球體系中生存發展的主體性格和合理定位。以「天下」為實踐自我存有意義的場域,將重新連接現代人自我與現實世界、超越根據的層層關係,並在此連續關係中,實踐個人的自由意志,重建人的主體價值,回到人所以為人的位置,創建文明,而不致陷於物化的危機。


貳、閱讀作業
1.《周易》<干>彖、文言;<同人>彖;<賁>彖;<鹹>彖;<恆>彖;
<家人>彖;<益>彖;<姤>彖;<豐>彖等文與程頤對各卦詞、
彖、象、文言的傳注。【宋】程頤:《易程傳》(台北:河洛出版社,
1974年,台景印一版)
<系詞上傳>第一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十二章;<系詞下傳>第
二章等文與朱熹的相關批注。【宋】朱熹:《周易本義》(台北:河洛
出版社,1974年台景印一版)
2.《尚書》<陶謨><洪範><康誥><梓材><召誥>。屈萬里注譯:《尚
書今注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八版)
3.《詩經》<大雅?民勞><大雅?烝民>【宋】朱熹:《詩經集注》(台北:
群玉堂出版公司,1991年)
4.《論語》<八佾><顏淵>有關君臣、父子之章;<裡仁>君子之於天下章;
<泰伯>篤信好學章,巍巍乎禹舜章;<憲問>管仲之章;<季氏>
天下有道章;<衛靈公>子張問行之章;<堯曰>謹權量之章。
5.《孟子》<梁惠王>一、三、四、五、六、九、十等章;
<公孫丑>二、五、六等章;
<滕文公>四、七、十四等章;
<離婁>一、三、四、五、六、七、十七、二十九、五十七等章;
<萬章>四、五、六等章;
<盡心>九、十九、二十、五十九、六十等章。
6.《大學》<大學之道><所謂治國><所謂平天下>等章。
7.《中庸》<天命之謂性><哀公問政><唯天下至誠><故至誠無息>
<王天下有三重><仲尼祖述堯舜>等章。
《論語》《孟子》《大學》《中庸》四書俱見【宋】朱熹集注,
蔣伯潛廣解:《四書新解》(台北:啟明書局,未著出版日期)


參、參考讀物
1.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侃Α罰ㄅ_北:台灣學生書局,1994年再版八刷),
2.徐復觀:〈周初宗教中人文精神的躍動〉,收入氏著《中國人性論史》(台
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9年)。
3.錢穆:〈國與天下〉,《晚學盲言》(上),收入《錢賓四先生全集》第48冊(台
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8年)。
4.黃俊傑:《孟學思想史論》(卷1)(台北:柀Υ髡D書公司,1991年)
5.黃麗生:〈《尚書》歷史意識之研究〉,《人文數理學報》第2期(基隆: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1993年)。
6.胡厚宣:〈論五方觀念及中國稱謂的起源〉,《甲骨學商史論叢》初集,(台
北:大通書局,未著出版日期)。
7.田倩君:〈「中國」與「華夏」稱謂之尋源〉,《大陸雜誌》第31卷第1
期, 台北,頁17-24。
8.邢義田:〈天下一家:中國人的天下觀〉,《中國文化新論:根源篇-永恆的巨
流》(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公司,1981年)。
9.陳連開:<中國、華夷、蕃漢、中華、中華民族--一個內在聯繫發展被認
識的過程>,《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北京:中央民族學院出
版社,1989年)
10.於省吾:<釋中國>,收入王元化編《釋中國》第三卷(上海:上海文藝出
版社,1998年)。
11.黃麗生:〈正史中分裂時代的「中國」〉,《中國意識與台灣意識論文集》,(台北:海峽出版社,1999年)。
12.劉君燦:〈對殊異性、多樣性的肯定〉,《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台北:柀Υ髡D書公司,1986年)。
13.潘朝陽:〈文化生態論與中國天人和諧思想下的環境觀〉,收入江日新主編:《中西哲學的會面與對話》(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14.凌起:〈生態農業概念岐異的辨析與整合〉,(「海峽兩岸資源互補與永續利用」學術研討會宣讀論文,福州:福建師範大學地理學院,2000年9月)。
15.〈儒家倫理的現代化〉學術座談,《哲學雜誌》,第12期,1995年4月。
16.陸先恆:《世界體系與資本主義》(台北:巨流圖書公司,民77年)。
17.Ulrich Beck 原著,孫治本譯:《全球化危機》(台北:台灣商務印書,1999年)。
18.Romano Guardini 原著,陳永禹譯:《現代世界的結束》(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5年)。
19.David Suzuki 原著,何穎怡譯:《神聖的平衡》(台北:商周出版社,2000年)。
20.Holmes Rolston , III 原著,王瑞香譯: 《環境倫理學:對自然界的義務與自然界的價值》(台北:國立編譯,民85年)。

21.【日】安部健夫:《中國人?天下觀》(京都:?-?-??燕京?同志社,柀Ψ轎幕v座委員會,昭和31年)。
22.Benjamin I. Schwartz,「 The Chinese Perception of World Order ,」in John K. Fairbank ed., The Chinese World Order: Traditional China』s Foreign Relation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8.)
23.John K. Fairbank ,「 A Preliminary Framework ,」 in The Chinese World Order: Traditional China』s Foreign Relation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8.)
24.Mark Mancall , China at the Center: 300 Years of Foreign Policy ( New York: The Free Press,1984.)


肆、思考問題:
1.根據儒家的「天下」思想,人與自然交會相融的形上根據為何?人在此天人關係中居於怎樣的地位?由此而發展出怎樣的倫理觀和文明觀?

2.「天下」如作為最大的政治框架,它的合理根據為何?由此而有怎樣的政治理想?儒家怎樣看待「天下」的結構問題?

3.什麼是儒家「自我--天下」的存在格局?何以在此格局中,人能充份體現平等性與自由意志?

4.儒家「天下」思想的三層涵意,對照當代人的處境,有何可能的價值和意義?


海裔

回復:


近代以來,華夏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在與他者的遭遇以及國族危機的壓力下,「天下」觀念發生危機。 接受民族國家的理路,等於是放棄中華為天下中心之自我認同,而甘願做一個平面的世界格局中的平凡一國。

這一危機並未通過中國革命而得到解決。毛澤東時代其實在很大程度上繼承了「天下」認同,尤其是「文化大革命」之中,中國確立的是亞非拉被壓迫人民的革命引導者的自我認同,中國的繼續革命乃是有著普世主義訴求,既解放世界上其它被壓迫人民,達到世界大同。僅就此而言,許多西方論者將毛澤東看做中國的民族主義領袖,其謬大矣。這種「天下」的認同其實在八十年代仍然在延續。但在九十年代,此認同則開始拆解。將此歸因於西學思想的影響並不恰當,或許更多需要求諸於中國社會的現代性進程。

「士」乃是一個與「天下」配套的概念,士者,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而九十年代不復見「士」的氣質,所見的惟知識分子的專業化傾向(社會科學「規範」等等等)以及商業化傾向。「天下」這一價值觀念同時亦在瓦解之中。

只有「天下」概念瓦解了,民族主義才有可能興起。純正的儒家之士乃是與民族主義有很大距離的。但要「將現代性進行到底」,在咄咄逼人的世界局勢中獲得地位,似乎又只有順著民族國家建構(the Building of Nation-State)的道路走下去。

這是小弟對問題的解讀,請各位賜教。


蘭成


回復:儒家「天下」思想的內涵及其當代意義

在很大程度上,毛澤東時代的建國實踐是將傳統中國的"天下"信仰賦予了現代性語境下的合理性-使其以共產主義世界主義的普適性話語的形式進入了政治生活的實際,從而部分地解決了了中國在被強行嵌入現代性境遇後一直困擾的民族國家與天下對立的問題.其思路,是將新中國作為獨立特殊的民族國家的合理性基礎與世界革命的普遍性必然性真理性進行結合,國在天下中得以獲得其存在根據.在天安門前的兩句口號是這種建國理念的整體性體現,水乳交融.
今天的問題是,當世界革命的合理性被質疑(在某種程度上被消解和顛倒)的境遇下,如何保證本來建於其上的民族國家的合理性,當這種保證不可能的時候,如何完成新的合理性的奠造.從另一個角度說,當全球性資本主義試圖並正在將一種既非民族國家也非天下的"地球"作為人類生活最基本的現實單位和界限確立下來時,通過對於敵友關係的確認,是否可能讓民族國家和天下這一對通常被視作對立的存在獲得結合的生機?


臨安王


這裡其實涉及到的另一個問題就是中國革命的正當性何在。為什么國民黨肯定不行?國民黨就是解決不好這個問題。蔣介石能夠把地方軍閥從名義上統一到一個中央政府名下,已經相當不容易了,而要從理念上解決「天下」觀念的更新問題,那就更加困難了。老蔣沒轍的時候,也鼓吹鼓吹讀經,看起來也尊重孔夫子,但孔夫子所要求的並不是念幾句書,而是切切實實解決時代問題。真正的聖人是「聖之時者」。因而真正得孔夫子之傳精神的恰恰是以後近乎「焚書坑儒」的毛澤東。

1949年的意義第一是民族獨立,第二是現代民族國家的制度的奠定,全國真正一統了;第三是「天下」觀念的保持,在這一點上中國超越了「民族國家」的道路。當然,這次創建的思路不能算是成熟,所以有後來的一系列的國內政治紛亂。今日強調政體問題,個體自由問題,都沒有什么問題,但矯枉過正了,就忽視了中國二十世紀幾代人奮鬥要解決的問題所在。

新的聖王必須是既能完成政體轉型,又能保持「天下」的自我理解。這兩方面都很重要。天天鼓吹跟國際接軌,不考慮我族從內心深處對「天下」之渴望的人,難免會重蹈老蔣介石覆轍。

國民黨如果真有出息,台灣也就不會弄成現在這個樣子--連「反攻大陸」都不喊了,真正是偏安一方,自娛自樂。台灣的政治最缺乏偉大的追求,簡直像鬧劇,根本不像它的老師美國,有經典,有終極價值追求,政治洋溢著崇高感。有沒有偉大政治,還是看有沒有對偉大的追求。政治神學這一關就要過!

聯邦制之類提議,立意很好,想在一個大國解決政治活力問題。但要主張也不要太大聲,最好把聯邦制換一個名字,否則與國民的「天下」認同牴觸。任你論證得最好,這一條過不去,一切都是白搭。


南水

回復:儒家「天下」思想的內涵及其當代意義

我曾在朋友的多次討論中指出,儒家中國,或中國儒家,乃儒家自我矮化的行為,而儒家在當代的復興,必須以重建「天下」觀念為前提,假如執著於一個「中國傳統」,它只可能是偏安而已。本人一直想寫一篇《從儒家中國到儒家天下》,指出儒家當以「天下」為念,以「仁心」化「法」之戾、去「錢」之硬。有法,有錢,更有仁心。仁生情,人活一個有情有義。沒有自由固然不可;無情無義更不可。沒有自由,人尚可活;無情無義,無人可活。我們固然需要利益最大化,更需要個人尊嚴最大化,個人意義感最大化。這雖是簡單說法,但足能表達一些意思。當然如寫長文,不會這么直接表達。無奈心靈漂泊,生計漂泊,文章一直沒有出來,近來海裔轉貼一篇關於「儒家天下」的文章,激發了我的貼貼衝動。我們要明白儒家發生於中國,但不必然僅屬於中國。儒家自古以來都以「天下」論自身,我們後輩千萬不可跌入「民族國家」範疇而不能自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enBoDa 的頭像
    ChenBoDa

    陳柏達的網誌

    ChenBo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