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輯學的2005年
作者:陳波
文章來源:哲學在線
瀏覽:306 次
在目前的文化氛圍下,邏輯學不是顯學,在某種意義上已退居邊緣,但邏輯學界的同仁仍在各自的領域內埋頭工作,認真鑽研,在2005年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與國際邏輯學界的交往日趨活躍,其研究逐漸與國際學術共同體接軌,並有不錯的研究成果在國際性學術刊物上發表。例如,中山大學邏輯與認知研究所舉辦了「第四屆(國際)邏輯與認知學術研討會」,會議主題是「從語言哲學、心智哲學與邏輯學及其認知基礎的角度分析邏輯學的基本概念和探討邏輯的哲學基礎」。鞠實兒與劉虎在《哲學邏輯雜誌》(Journal of Philosophical Logic,vol:33,2004)上發表論文,基於國際邏輯學界對覺知邏輯研究的前沿成果,合作提出了一種新方法,將二維邏輯引入到覺知邏輯的研究中,由此可以靈活地刻畫各種不同的覺知概念。2004-2005年,趙希順連續在《計算機科學講演錄》(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 vol.3075, vol.3542, vol.3569,vol.3569)和《數學和人工智能年鑒》(Annals of Mathematics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vol.43)上發表論文,研究量化布爾公式的系列問題,並與德國學者合作,首次提出量化布爾公式的模型的概念,創立了量化布爾公式的模型理論,建立了模型類與公式類之間的聯繫,分析了模型存在性問題的計算複雜性等;提出了子句極小公式,給出了判定這種公式的算法,研究了其複雜性。張羿從描述集合論的角度對無限群理論本身進行了較為深刻的研究,在發表無限群理論及力迫理論的基礎上,對西方著名數學家、邏輯學家西蒙·托馬斯、彼得·紐曼等人提出的關於極大余有限群與無限置換群共尾數的排序問題提出了解決方案,將作為2006年世界數學家大會邏輯學特邀主講,報告其研究成果。
二、認知邏輯已經成為國內邏輯學界的一個研究熱點。蔡曙山撰文指出,有必要建立認知邏輯的體系,其中包括哲學邏輯、語言邏輯、心理邏輯、文化與進化的邏輯、人工智能的邏輯、腦與神經系統的邏輯等。潘天群在《哲學研究》和《湖南科技大學學報》上撰文指出,主體的認知世界可以劃分為信念世界、懷疑世界和無知世界,其中的元素是認知命題。這三個世界之間是不重疊的,並且它們構成一個認知世界全集。一個認知命題是真的,當且僅當它屬於相應的認知世界之中。於是,懷疑邏輯、無知邏輯與信念邏輯構成三個相互獨立的邏輯系統。他構建了一個初步的「懷疑邏輯」系統。李小五、劉壯虎探討了主體認知活動的邏輯特性和認知的整個過程,刻畫了這個過程中主體的目的、知識背景、認知活動和認知結果之間的關係,並給出了相應的邏輯模型。
三、邏輯哲學也是國內邏輯學界的一個研究熱點。陳波撰文指出(《中國社會科學》2005年第2期):演繹推理具有與歸納推理類似的認識論地位,演繹證成將面對一個與歸納證成類似的二難困境。對於證成一個邏輯系統而言,技術上的可靠性和完全性只是必要條件,而不是充分條件;還必須考慮它在認識論上是否正確或適當的問題,即邏輯系統內的形式論證是否充分、適當地反映、刻畫了邏輯系統外的非形式論證。通過其所含邏輯常項的解釋,邏輯系統與關於日常語言和思維實踐的經驗發生十分間接的聯繫。不存在對演繹和邏輯系統的絕對證成,只存在對它們的相對證成。邏輯在原則上是可修正的,但讓邏輯不受傷害始終是一個合理的策略。張建軍撰文論述了開展廣義邏輯悖論研究的必要性與重要性,闡釋了「悖論度」、「悖境」、「悖境度」等新概念及其解題功能,通過對羅素-策梅羅-哈克解悖標準的研討,表明了強辯證邏輯解悖訴求與弱辯證邏輯解悖訴求的根本差異,揭示了把握廣義邏輯悖論研究的社會文化功能的基本途徑。
四、批判性思維。上世紀70年代,美國興起了「批判性思維」運動,批判性思維開始進入西方的大學課堂,目前已經佔據了邏輯教學的幾乎半壁江山。近幾年,國內邏輯學界日益認識到批判性思維的價值,著手進行這方面的研究工作。2005年,陝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由武宏志、劉春傑主編的《批判性思維——以論證邏輯為工具》一書,試圖以論證為中心來建構新型的邏輯教學體系。該教材的特點是:力圖最大限度地接近人們的日常思維,篩選出傳統邏輯的合適內容,並大量增加新穎的內容;以論證而不是以形式推理為核心;用對話的視角取代獨白式的(真值函項的)視角;選用實際事例作為分析樣本;強調在語篇而非語段或語句的層次上分析文本。這是國內在批判性思維方面的第一本有份量的著作。
五、自然語言邏輯。黃華新、陳宗明的《描述語用學》一書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其主要特色在於:作者努力從認知和交際相結合的角度探討語境、預設、辨謬、言語行為、會話含義、會話結構、交際圖式等理論的現實意義和應用價值,力求更好地反映自然語言邏輯應用研究的時代特徵;綜合運用邏輯學、符號學和語言學的理論和方法來分析問題,力圖體現語言-邏輯研究的獨特視角,以便比較準確地描寫和解釋日常的語用推理現象;盡量從鮮活的漢語語料中提取典型案例,從而使本書在自然語言邏輯與漢語語用分析的結合上更具特色。夏年喜發表兩篇論文,探討了與DRS(話語表徵結構)、DRT(話語表徵理論)、蒙太格語法、自然語言邏輯處理等等相關的問題。
六、歸納邏輯和法律邏輯研究。熊立文發表兩篇論文,分別評述貝葉斯決策理論和信念修正的AGM理論。何向東撰文討論了歸納邏輯與科學創新的關係。梁慶寅探討了法律實踐中論證的作用,研究了基於目的的法律論證的三種類型。熊明輝在《美中法律評論》和《法律邏輯研究》上撰文,討論了法律論證的邏輯基礎問題,並在非單調推理基礎上從非形式邏輯和語用論辯術角度探討了法律論證的邏輯模型。
七、邏輯新銳表現亮眼。邏輯學界近些年培養的一批博士、碩士,正在各自的崗位上作為一支重要力量迅速崛起。例如,余俊偉的《道義邏輯研究》一書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該書詳細地分析了導致各種道義悖論產生的原因,並以邏輯學家為消除道義悖論所使用的方法為線索,比較全面地介紹了邏輯學家所做的相關工作,其中包括作者本人運用弗協調邏輯試圖解決道義悖論的研究工作。劉新文在一國際會議論文集上撰文,為美國邏輯學家皮爾士存在圖系統的第一部分(Alpha圖)提出了一個新的邏輯推理系統,並證明了該系統的可靠性和完全性,同時還提出了一個機械的證明程序。存在圖是皮爾士論證其形而上學理論的邏輯工具,目前被某些計算機科學家作為一種知識表示模式應用於人工智能領域。他還發表《經典一階邏輯的希爾伯特型系統》一文,把張清宇構造的經典命題邏輯系統推廣到一階邏輯,建立了一個以廣義析捨與存在量詞為初始符號的公理系統,並證明了該系統的完全性。
八、邏輯的普及與應用。北京大學出版社今年推出了一套邏輯普及讀物,已經出版的有《邏輯與智慧新編》、《笑話、幽默與邏輯》、《古詩詞邏輯趣談》、《點擊思維——生活中的邏輯問題》、《咬文嚼字的邏輯》等,其中有些是舊書新版。張建軍主編了一本教育部統編的中學教材《科學思維常識》,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內容涉及形式邏輯、辯證思維方法、思維創新方法等。這標誌著邏輯學重新回到中學生的課堂。
總起來看,邏輯學界的整體狀況不盡如人意,其教學與研究的隊伍偏小,由於種種複雜的原因,邏輯教學規模在各大學不斷萎縮;由於邏輯學的技術化特點,其研究成果不易發表,在目前以量化指標為主的學術評價體系之下,邏輯學工作者經常被置於一種尷尬地位;邏輯學界內部也存在觀念更新、能力增強、學術寬容氣氛有待形成、相互之間的團結協作有待加強等問題。特別是,如何把邏輯學研究與當代社會各方面的實際需要結合起來,把邏輯學的教學與研究工作做活、做好,更是一個迫切需要考慮的問題。不過,由於有一批對學術忠誠的教學研究人員,我們仍有充分的理由相信,邏輯學界在2006年及其以後會有更出色的表現。
作者:陳波
文章來源:哲學在線
瀏覽:306 次
在目前的文化氛圍下,邏輯學不是顯學,在某種意義上已退居邊緣,但邏輯學界的同仁仍在各自的領域內埋頭工作,認真鑽研,在2005年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與國際邏輯學界的交往日趨活躍,其研究逐漸與國際學術共同體接軌,並有不錯的研究成果在國際性學術刊物上發表。例如,中山大學邏輯與認知研究所舉辦了「第四屆(國際)邏輯與認知學術研討會」,會議主題是「從語言哲學、心智哲學與邏輯學及其認知基礎的角度分析邏輯學的基本概念和探討邏輯的哲學基礎」。鞠實兒與劉虎在《哲學邏輯雜誌》(Journal of Philosophical Logic,vol:33,2004)上發表論文,基於國際邏輯學界對覺知邏輯研究的前沿成果,合作提出了一種新方法,將二維邏輯引入到覺知邏輯的研究中,由此可以靈活地刻畫各種不同的覺知概念。2004-2005年,趙希順連續在《計算機科學講演錄》(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 vol.3075, vol.3542, vol.3569,vol.3569)和《數學和人工智能年鑒》(Annals of Mathematics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vol.43)上發表論文,研究量化布爾公式的系列問題,並與德國學者合作,首次提出量化布爾公式的模型的概念,創立了量化布爾公式的模型理論,建立了模型類與公式類之間的聯繫,分析了模型存在性問題的計算複雜性等;提出了子句極小公式,給出了判定這種公式的算法,研究了其複雜性。張羿從描述集合論的角度對無限群理論本身進行了較為深刻的研究,在發表無限群理論及力迫理論的基礎上,對西方著名數學家、邏輯學家西蒙·托馬斯、彼得·紐曼等人提出的關於極大余有限群與無限置換群共尾數的排序問題提出了解決方案,將作為2006年世界數學家大會邏輯學特邀主講,報告其研究成果。
二、認知邏輯已經成為國內邏輯學界的一個研究熱點。蔡曙山撰文指出,有必要建立認知邏輯的體系,其中包括哲學邏輯、語言邏輯、心理邏輯、文化與進化的邏輯、人工智能的邏輯、腦與神經系統的邏輯等。潘天群在《哲學研究》和《湖南科技大學學報》上撰文指出,主體的認知世界可以劃分為信念世界、懷疑世界和無知世界,其中的元素是認知命題。這三個世界之間是不重疊的,並且它們構成一個認知世界全集。一個認知命題是真的,當且僅當它屬於相應的認知世界之中。於是,懷疑邏輯、無知邏輯與信念邏輯構成三個相互獨立的邏輯系統。他構建了一個初步的「懷疑邏輯」系統。李小五、劉壯虎探討了主體認知活動的邏輯特性和認知的整個過程,刻畫了這個過程中主體的目的、知識背景、認知活動和認知結果之間的關係,並給出了相應的邏輯模型。
三、邏輯哲學也是國內邏輯學界的一個研究熱點。陳波撰文指出(《中國社會科學》2005年第2期):演繹推理具有與歸納推理類似的認識論地位,演繹證成將面對一個與歸納證成類似的二難困境。對於證成一個邏輯系統而言,技術上的可靠性和完全性只是必要條件,而不是充分條件;還必須考慮它在認識論上是否正確或適當的問題,即邏輯系統內的形式論證是否充分、適當地反映、刻畫了邏輯系統外的非形式論證。通過其所含邏輯常項的解釋,邏輯系統與關於日常語言和思維實踐的經驗發生十分間接的聯繫。不存在對演繹和邏輯系統的絕對證成,只存在對它們的相對證成。邏輯在原則上是可修正的,但讓邏輯不受傷害始終是一個合理的策略。張建軍撰文論述了開展廣義邏輯悖論研究的必要性與重要性,闡釋了「悖論度」、「悖境」、「悖境度」等新概念及其解題功能,通過對羅素-策梅羅-哈克解悖標準的研討,表明了強辯證邏輯解悖訴求與弱辯證邏輯解悖訴求的根本差異,揭示了把握廣義邏輯悖論研究的社會文化功能的基本途徑。
四、批判性思維。上世紀70年代,美國興起了「批判性思維」運動,批判性思維開始進入西方的大學課堂,目前已經佔據了邏輯教學的幾乎半壁江山。近幾年,國內邏輯學界日益認識到批判性思維的價值,著手進行這方面的研究工作。2005年,陝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由武宏志、劉春傑主編的《批判性思維——以論證邏輯為工具》一書,試圖以論證為中心來建構新型的邏輯教學體系。該教材的特點是:力圖最大限度地接近人們的日常思維,篩選出傳統邏輯的合適內容,並大量增加新穎的內容;以論證而不是以形式推理為核心;用對話的視角取代獨白式的(真值函項的)視角;選用實際事例作為分析樣本;強調在語篇而非語段或語句的層次上分析文本。這是國內在批判性思維方面的第一本有份量的著作。
五、自然語言邏輯。黃華新、陳宗明的《描述語用學》一書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其主要特色在於:作者努力從認知和交際相結合的角度探討語境、預設、辨謬、言語行為、會話含義、會話結構、交際圖式等理論的現實意義和應用價值,力求更好地反映自然語言邏輯應用研究的時代特徵;綜合運用邏輯學、符號學和語言學的理論和方法來分析問題,力圖體現語言-邏輯研究的獨特視角,以便比較準確地描寫和解釋日常的語用推理現象;盡量從鮮活的漢語語料中提取典型案例,從而使本書在自然語言邏輯與漢語語用分析的結合上更具特色。夏年喜發表兩篇論文,探討了與DRS(話語表徵結構)、DRT(話語表徵理論)、蒙太格語法、自然語言邏輯處理等等相關的問題。
六、歸納邏輯和法律邏輯研究。熊立文發表兩篇論文,分別評述貝葉斯決策理論和信念修正的AGM理論。何向東撰文討論了歸納邏輯與科學創新的關係。梁慶寅探討了法律實踐中論證的作用,研究了基於目的的法律論證的三種類型。熊明輝在《美中法律評論》和《法律邏輯研究》上撰文,討論了法律論證的邏輯基礎問題,並在非單調推理基礎上從非形式邏輯和語用論辯術角度探討了法律論證的邏輯模型。
七、邏輯新銳表現亮眼。邏輯學界近些年培養的一批博士、碩士,正在各自的崗位上作為一支重要力量迅速崛起。例如,余俊偉的《道義邏輯研究》一書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該書詳細地分析了導致各種道義悖論產生的原因,並以邏輯學家為消除道義悖論所使用的方法為線索,比較全面地介紹了邏輯學家所做的相關工作,其中包括作者本人運用弗協調邏輯試圖解決道義悖論的研究工作。劉新文在一國際會議論文集上撰文,為美國邏輯學家皮爾士存在圖系統的第一部分(Alpha圖)提出了一個新的邏輯推理系統,並證明了該系統的可靠性和完全性,同時還提出了一個機械的證明程序。存在圖是皮爾士論證其形而上學理論的邏輯工具,目前被某些計算機科學家作為一種知識表示模式應用於人工智能領域。他還發表《經典一階邏輯的希爾伯特型系統》一文,把張清宇構造的經典命題邏輯系統推廣到一階邏輯,建立了一個以廣義析捨與存在量詞為初始符號的公理系統,並證明了該系統的完全性。
八、邏輯的普及與應用。北京大學出版社今年推出了一套邏輯普及讀物,已經出版的有《邏輯與智慧新編》、《笑話、幽默與邏輯》、《古詩詞邏輯趣談》、《點擊思維——生活中的邏輯問題》、《咬文嚼字的邏輯》等,其中有些是舊書新版。張建軍主編了一本教育部統編的中學教材《科學思維常識》,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內容涉及形式邏輯、辯證思維方法、思維創新方法等。這標誌著邏輯學重新回到中學生的課堂。
總起來看,邏輯學界的整體狀況不盡如人意,其教學與研究的隊伍偏小,由於種種複雜的原因,邏輯教學規模在各大學不斷萎縮;由於邏輯學的技術化特點,其研究成果不易發表,在目前以量化指標為主的學術評價體系之下,邏輯學工作者經常被置於一種尷尬地位;邏輯學界內部也存在觀念更新、能力增強、學術寬容氣氛有待形成、相互之間的團結協作有待加強等問題。特別是,如何把邏輯學研究與當代社會各方面的實際需要結合起來,把邏輯學的教學與研究工作做活、做好,更是一個迫切需要考慮的問題。不過,由於有一批對學術忠誠的教學研究人員,我們仍有充分的理由相信,邏輯學界在2006年及其以後會有更出色的表現。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