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黑夜——從「9‧11」的紐約到「7‧7」的倫敦



作者:吳冠軍
文章來源:世紀中國
瀏覽:158 次



2005年7月7日,這一整個英國乃至世界都專注在八國集團的峰會與倫敦獲得2012年奧運會主辦權的時刻,英國首都倫敦的地鐵站和公交車在早晨交通高峰時段相繼發生7起爆炸,到目前為止致使至少千餘人傷亡。自2001年9月11日美國4架民航飛機遭劫持進而撞擊紐約世界貿易中心以及華盛頓附近的五角大樓以來,數十起針對平民的恐怖主義襲擊在世界範圍內接踵而來,其中包括2002年10月12日印度尼西亞旅遊勝地巴厘島系列爆炸、2003年5月16日摩洛哥經濟首都卡薩布蘭卡連續5起恐怖爆炸、2003年8月25日印度最大金融商業城市孟買2起炸彈爆炸、2004年3月11日西班牙首都馬德里4列旅客列車連環爆炸、2004年10月7日埃及旅遊勝地西奈半島兩個度假村接連3起爆炸,以及在這幾年間發生在俄羅斯、伊拉克等等地方的一系列恐怖襲擊事件。從「9‧11災難」的紐約到「7‧7災難」的倫敦,這兩個在過去四個世紀經濟全球化過程中先後的世界經濟中心,在二十一世紀這個新千年的伊始,先後變成了全球性的恐怖襲擊的死難中心。

  二十一世紀,會是一個怎樣的世紀?在「7‧7災難」發生後的當下,在我們的眼前,一邊是主流媒體話語中政治領袖與經濟大亨所極力展現的一個繁榮發達、科技昌明的信息時代自由和平的全球村,另一邊則是日常生活世界內種種不公氾濫蔓延、乃至時時刻刻咀嚼恐怖體驗死亡的一個全球災難性的風險社會。這個新世紀沒有迎來一些智叟在上個世紀末宣佈的(偽)黑格爾主義的「歷史的終結」(the end of history),相反遭遇到了黑格爾(G. F. Hegel)本人所說的「世界的黑夜」(the night of the world)。

  那些無法再塗抹粉飾太平盛世的政客們,遂在「自由」、「和平」的旗號下動用跨民族-國家的聯合性軍事武力,發動了一場同恐怖主義的「戰爭」,並不斷在媒體話語中即時宣佈著這場「戰爭」所取得的一系列「勝利」——從阿富汗戰爭的「勝利」到伊拉克戰爭的「勝利」。然而正如我在《多元的現代性:從「9‧11」災難到汪暉「中國的現代性」論說》(上海三聯,2002)一書中所寫的,「荒謬恰恰在於,武力的勝利從來並不是自由的勝利,相反是炮火與毀滅力量的勝利。」(頁119)在這些武力「勝利」的輝煌圖景背後,是人們繼續膽戰心驚的「世界的黑夜」,是世界範圍內恐怖襲擊的不斷擴大、彼伏此起。在墨爾本,7月7日晚上正常的電視節目全部中斷,所有頻道均播放著幾小時前發生在倫敦的爆炸襲擊。人們在屏幕前目睹著災難、體驗著恐怖、咀嚼著死亡;近四年前人們帶著巨大顫慄徹夜坐在電視機前的那一幕,沒有預告地重新降臨。現在有多少人還會相信,「9‧11」災難後在「自由」、「和平」旗號下積極參戰的霍華德(John Howard)總理,有能力保障澳大利亞這片土地上的和平與自由。

  對於針對平民進行殺戮的恐怖襲擊,我們當然不能無所作為,但決不是僅僅簡單訴諸軍事武力:戰爭是發動了、「勝利」也獲得了,然而其初衷所要消滅的恐怖襲擊呢,卻是愈演愈烈,一發不止,直至眼下。正如當代思想家齊澤克(Slavoj Zizek)所言,「即便所有這些戰爭的理由是正確的,戰爭是錯誤的!」齊澤克在「9‧11」災難後寫了一篇長文(後擴展成為一本書):《歡迎來到真實的荒漠!》。這個題目本身來自於電影《矩陣》(Matrix):當黑人領袖Morpheus向主角Neo展示了「現實世界」——一個計算機編碼化出來的太平盛世——之後,馬上帶領Neo進入一個滿目瘡痍的世界,同時說道:「Welcome to the Desert of the Real!」齊澤克在「9‧11」之後用這句話要告訴人們的是,「真實」(the Real)往往不是皆大歡喜的和諧快樂,而每每是以意想不到的恐怖劇痛呈現在人們面前。美國人民在主流媒體話語的主導下,長年認為他們生活在一個同發生在世界上其它地區的種種深重苦難毫不相關的世外桃源太平國度裡。但「9‧11」災難,用一個永不能抹平的創痛——數千生命的悲慘消逝,將「真實」的一角呈現給美國人民:他們所居身其內的並非是一個繁榮太平的千禧盛世!齊氏呼籲美國人民面對「9‧11」災難時,要運用起他們自己的判斷,而不是一味接受政客的言論、媒體的話語;齊氏追問美國人民:「難道你們沒有你們自己的思考?」美國本土的普遍法治與自由人權,挽救不了恐怖襲擊中那些死難的無辜生命,平息不了那些失去親友後真空(真實)般的劇烈哀痛。美國人民以最痛的方式深深體驗到,他們的政府在世界各地所推行的所有政策、及其給當地人民所帶來的種種後果,都會根本性地和每個美國人的生活緊密相關。故此,他們需要積極的公共行動,以此保障他們自身的福祉與安全。

  正發生在目下的「7‧7」災難,同「9‧11」一樣,將是這個現實世界裡一個永遠的創口,一個恐怖的真實荒漠。它使得每個英國人、和世界各地的每一個人,都不得不運用起自己的思考,來突破布什(George W. Bush)布萊爾(Tony Blair)抑或霍華德等等政客們的話語網絡,跨出大眾媒體所粉飾宣揚的那幅繁榮和諧的盛世圖景,在直面恐怖的「世界的黑夜」、正視瘡痍的「真實的荒漠」的同時,用公共行動來積極地改變這個現實世界的意識形態法則與霸權性話語。

  二十一世紀,會是一個怎樣的世紀?這個要到二十二世紀才能徹底揭曉的答案,其實就繫在我們今天生活在這個巨大的全球矩陣的每一個人的手裡!

  二??五年七月八日星期五

  (原載《東方早報》2005年7月11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enBoDa 的頭像
    ChenBoDa

    陳柏達的網誌

    ChenBo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