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顗的生平與著述
 2011-01-22 12:58:00 來自: 靜升(戒為無上菩提本 長養一切諸善根)
一、智顗的生平

智顗(538-597),字德安,天台宗的開宗祖師。俗姓陳,家居荊州華容(今湖北華容縣),父親是梁朝的官吏。17歲時,值梁末兵亂,家庭分散,流離顛沛,遂在荊州長沙寺佛像前發願為僧。次年,依汀州(今湖南長沙市)果願寺法緒出家,授以二戒;旋去慧曠律師處學律,20歲受具足戒。這時他已精研律學,深好禪觀。陳文帝天嘉元年(560)聽說慧思禪師從北方南下,居於光州(今河南光山縣)大蘇山,他就前往請益。慧思為他演說四安樂行,他日夜勤習,造詣甚深。

陳光大元年(567),慧思臨去南嶽時,囑他往金陵(今南京)傳弘禪法。他就和法喜等27人一同東下,到達陳都講禪。過了兩年(569),受請主瓦官寺開講《法華經》,以殊勝思想,判釋經教,奠定了一宗教觀的基礎。陳宣帝聞其名,特停朝事,偕公卿聽法。

智顗住瓦宮寺前後8年,除講《法華經》外,還講《大智度論》和《次第禪門》(即《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寫出《六妙法門》等。陳太建七年(575)離開金陵,初入天台山,居於北面山峰,栽植松栗,引入流泉。又往寺北的華頂峰,行頭陀行,晝夜禪觀。後於螺溪之源,佛隴之南創立伽藍,陳宣帝得知後,賜名為修禪寺,並命吏部尚書毛喜題篆書匾額送寺。
  
陳太建八年(576),值歲歉,眾皆隨意去留,智者與慧綽種苣拾像,安貧無戚。九年二月,宣帝下詔道:「禪師佛法雄傑,時匠所宗,訓兼道俗,國之望也。宜割始豐縣調以充眾費,蠲兩戶民,用給薪水。(《佛祖統記·智顗傳》)於是眾復來集。
  
陳至德三年(585)三月,智顗再到金陵,住靈曜寺。陳少主請於太極殿講《大智度論》,又講《仁王般若經》,慧曠、慧辯等名僧都奉命參加討論。後移居光宅寺,講《法華經》。弟了灌頂隨聽隨記,錄成《法華文句》。此後智顗所講經義,多由灌頂筆錄成書。陳亡,智顗上廬山留居。
  
隋開皇十一年(591),晉王楊廣為揚州總管,遣使到廬山堅請智顗往揚州傳戒,他即前去為楊廣授菩薩戒,得到「智者大師」的尊號。次年(592),他回到故鄉荊州,於當陽縣玉泉山創立玉泉寺。此後兩年(593-594),在寺講《法華經玄義》和《摩訶止觀》。
  
開皇十五年(595)春,智者又從楊廣之請,再到揚州,撰《淨名經疏》。九月,辭歸天台,重整山寺,習靜林泉,這時他已58歲了。以後兩年,會稽嘉祥寺沙門吉藏,曾奉書天台邀請他到嘉祥寺講《法華經》,他因病未允前往。其時,他在病中對弟子們口授《觀心論》。十七年(593)十月,楊廣遣使入山迎請,他乃勉強出山,走到石城(在今新昌縣境),病重不能前進,不久入寂,世壽60歲,僧臘40。入龕後,由石需舁歸,塔於佛隴南峰(今天台真覺寺智者肉身塔院)。
  
智者生平造寺36所,入滅後,晉王依照他的遺願在天台山五峰麓創建佛剎,後於大業無報(605)賜名為國清寺。
  
智者為天台宗止觀學說的創立者。他的思想從形成到成熟,主要可分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金陵弘法的8年,以「止」為主,代表作是闡述漸次止觀的《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這是大蘇山7年禪修生活的延伸,走的是傳統的由定生慧的道路。智者在金陵,以他的義學和禪修上的突出成就,折服朝野僧俗大眾。太建元年(569),他被陳宣帝迎請住進瓦官寺。在瓦官寺期間,應邀宣講《法華經》和《大智度論》,繼承和發揚了南朝佛教的義學特色。同時,針對南方佛教偏重義理而忽略實修的特點,有意「創宏禪法」,講述了《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此次宣講,不僅提出了般若學說的系統理論,而且還指出了禪定實踐的基本方法。
  
第二個階段倡導止觀並重,講述《六妙法門》和《童蒙止觀》。時間約在金陵弘法和天台山隱修初期。智者在南陳帝都金陵後期,即太建七年(575),力辭宣帝百僚之留請,以金陵喧鬧,不宜修禪為由,率徒隱棲天台。他與慧思一樣,親身經歷了末法的體驗,目睹了北方滅佛事件的慘酷和南方佛教界崇尚空談、不求修詩的弊端,決心隱棲天台進修止觀以充實自己。
  
第三階段是在止觀並重的基礎上進一步強調以觀為主,以解導行。這形成於天台山隱居修禪的時期,而集中反映在出山之後的《摩訶止觀》中。智者在天台山華頂峰行頭陀行,晝夜禪觀,刻苦研修,經歷了一場生大的體驗,定中所發頗類似《摩訶止觀》「十境」中之魔事、病患、業相等境界,由於他「深念實相,體達本無」,從而使「逼迫之境」、「憂苦之相」一一消滅,終於領悟到貫通世、出世間的絕對真理「一實相」,使他在禪觀上產生質的深化飛躍,確立了圓頓止觀體系。然後於47歲離開天台山,四出弘法,特別是開皇十四年(597)在荊州玉泉寺系統講述他殊勝的止觀學說。

二、「三大部」的內容與思想
  
智者弘法30餘年,著述宏富,其中對後世影響最大的代表性著作是由他口述,經弟子灌頂紀錄的《妙法蓮華經玄義》、《妙法蓮華經文句》和《摩訶止觀》。世稱「天台三部」。
  
《妙法蓮華經玄義》

《妙法蓮華經玄義》(簡稱《妙玄》),20卷。是智者詳細講述《法華經》的義旨,闡明《法華經》開顯法門的純圓獨妙的一部重要的著作。隋文帝開皇十三年(593),智者在荊州玉泉寺開講《法華經》,詳釋其玄義,章安灌頂筆錄。
  
《妙玄》的結構,是以釋名、辨體、明宗、論用、判教五重玄義為骨幹,更在前面作七番共解。七番共解的第一番標章,內分列釋名、辨體、明宗、論用、判教五章的名稱及其要略;第二番引證,授引佛語來證明建立五章的根據;第三番生起,闡明五章前後生起從粗到細的次第;第四番開合,五章通釋《法華》一經,使易瞭解,而作五種、十種及譬喻等三種開合解釋;第五番料簡,問答料簡有關五章的異議;第六番觀心,令從標章到料簡一一都入觀改一門;第七番會異,會釋五章與四悉檀的同異。然後就五重玄義的每一重又各各詳細分別解釋。
  
值得注意的是:七番共解均突出了觀心一門,充分顯示了天台止觀的特色。章安灌頂在《妙玄》的序文中有這樣一段話:「六明觀心者,從標章至料簡,悉名觀心;心如幻焰,但有名字,名之為心。適言其有,不見色質;適言其無,復起慮想。不可以有無思度故,故名心為妙。妙心可軌,稱之為法,心法非因非果,能如理觀,即辨因果,是名蓮華。由一心成觀;亦轉教余心,名之為經。」
  
這就是說:第六番雖講的是「觀心」,其實在「標章」、「引證」、「生起」、「開合」、「料簡」這前五章中,都講了「觀心」。心就像變幻的火焰一樣虛幻,只不過為了以名言概念來表現它的存在,才把它叫做「心」。如果就此而說它是「有」,那為什麼卻看不到它有形色質礙;如果就此而說這是「無」,種種思慮觀念卻又從它而生。不能按「有」、「無」的觀念去衡量它,所以把「心」稱為「妙」,「妙心」能夠用一定的範疇或概念來規定、限制(軌範)時,被稱為「法」。心法既無能說是「因」,也不能說是「果」,如果能按照「理」作觀想,就構成了因果,故名「經」。這就概括了《妙玄》這部書的主旨。
  
正說五重玄義的講述,更是十分詳盡。例如,第一重釋名,其中又分作四段:一、判經名的通別,「妙法蓮華」是別名,「經是通名」。二、定妙法的先後,標題為便於稱名,故先妙後法,解釋便於拆義,故先法的先後,標題為便於稱名,故先妙後法,解釋便於拆義,故先法後妙。三、出舊解,略舉道場觀、會稽基、北地師、光宅雲四家的舊解。四、正解《妙法蓮華》經名。
  
智者認為,《妙法蓮華經》中所指的「法」,即十界十如權實之法,亦即宇宙萬法,約言之,即眾生法、佛法、心法三種。而依《法華經》圓融三諦的義旨,這三種法融妙不可言議,並無差別。
  
他還指出,經中說的「妙」,有相待、絕待二種:相待妙,是指和粗相對待而稱妙,例如半字和滿字相對待,半字是粗,滿字是妙,等等。絕等妙,是指不因和粗相對待而稱為妙:例如法界至上,無有其上法可與倫比,此是絕待妙。眾生法、佛法、心法,都是相待、絕待二妙,故稱為妙。接著,他又提出本、跡二門之說,認為《法華經》二十八品中,前十四品為跡門的序正流通,後十四品為本門的序正流通。跡門法華是指釋迦成道至法華會座之間四十餘年說法,三乘法為方便,一乘法為真實,所說的教理是開權顯實。本門法華是指釋迦之身生於王宮,成道於伽耶,以至於今,此法身非我的實身,為我久遠實居的法身,為濟度眾生,一時垂跡,現伽耶成道的應身而已,佛是從自己的身上開跡顯本。故本、跡之義,為佛身上真應二身與法應二身的關係。《法華經》中的跡六與本門,都具有十妙。跡門十妙是:一、境妙,二、智妙,三、行妙,四、位妙,五、三法妙,六、感應妙,七、神通妙,八、說法妙,九、眷屬妙,十、利益妙。本門十妙是:一、本因妙,二、本果妙,三、本國土妙,四、本感應妙,五、本神通妙,六、本說法妙,七、本眷屬妙,八、本涅槃妙,九、本壽命妙,十、本利益妙。
  
值得提出的是,本、跡二門,都提到利益妙,足見利樂有情乃是釋迦說法和教化眾生的主旨。但這兩門所講的,卻有程度上和對像上的區別;跡門的利益妙,是說諸佛所作感應、神通、說法三妙都不唐捐,沾溉地上清涼益、小草益、中草益、上草益、小樹益、大樹益、最實事益等七種利益。如同雲行雨施,草木各得生長。本門的本利益妙,是說釋迦原從本地成道以來,八番十番饒益本的時的眷屬(指受法和助法者)。這裡說的眷屬,概念十分廣泛,計有五種:一是理性眷屬(雖不結緣,皆是佛子)二是業生眷屬(由往昔聞法的善業而今受道得度者),三是願生眷屬(曾有起生於佛出世的誓願,由此宿願而今或為親,或為怨,見聞佛法者),四是神通生眷屬(先世見佛而發真見諦,今聞佛之出世而來生此界,或為親,或為怨,以輔佛行化,自斷余殘疑惑者),五是應生眷屬(即斷無明之惑,得法身之本,能起應入於生死,導引眾生,使向於佛道者)。《妙玄》卷六解釋為什麼把這許多文泛的受法和助法者作為眷屬的道理:
    
譬如父母遺體,攬此成身得為天性。天性親愛,故名眷;更相臣順,故名屬。行者亦爾。受戒之時,說此戒法授於前人,前人聽聞即得發戒,師弟所由生也。禪亦如是,授安心法,如教修行,即得發定,是為我師,我是弟子,慧亦如是,說諸法門轉入人心。由法成親,親故則信,信故則順,是名眷屬也。
  
智者認為,「由法成親,親故則信,信故則順」,這下表達了釋迦普度眾生,不講恩怨,不分親疏的廣闊胸懷。
  
《妙玄》的內容十分繁富,另如辨體、明宗、論用、判教等,引經據典,旁徵博引,強調一心三觀,圓融三諦的主旨,極為詳盡深刻。本書雖是解釋《法華經》的經題,內容卻是判釋佛一代時教,並對以往的中國佛教研究作總結性的評價,可說是天台宗對全體佛教的概論。
  
《妙法蓮華經文句》
  
《妙法蓮華經文句》(簡稱《法華文句》),20卷。智者於陳後主禎明元年(587)在金陵光宅寺開講《法華經》,就經中的字句及其意義詳加解說,章安灌頂筆錄。
  
《法華文句》以天台宗的見地,將《法華經》二十八品大別為本、跡二門:以前十四品為如來跡(垂跡)門的說法,經、它的要旨是「開權顯實」,即開三乘之權而顯一乘之實,闡明過去佛以方便力,於一佛乘分別說三;現在開方便的權門,示真實的妙理,會三乘歸一佛乘,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以後十四品為如來本(本地)門的說法,它的要旨是「開近顯遠」,即開近成的化跡而顯久遠的實本,闡明釋迦牟尼佛不是新近在菩提伽耶方成道的新佛,而是從遠在三千塵劫以前久遠實成的本地本佛垂跡。
  
上述本跡二門,又名有序、正、流通三分。第一《序品》為跡門的序分,從第二《方便品》至第九《授學無學人記品》是跡門的正說分,第十《法師品》以下五品是跡門的流通分。其中正說分又分作略、廣兩部分:從「爾時世尊從三昧安詳而起」以下,是略說開三顯一;而「爾時世尊告舍利弗:汝已慇勤三請,豈得不說」以下七品半,是廣明開三顯一。廣明部分分作三周(階段):第一法說周,佛為上根人說三乘方便、一乘真實,這時只有舍利弗一人領解其說,即《方便品》中所說;第二譬說周,佛以羊、鹿、牛三車譬施權,以一大白牛車壁顯實,為中根人譬說,此時有摩訶迦葉、大目犍連、須菩提、摩訶迦旃延等四大弟子領解其說,即從第三《譬喻品》至第六《授記品》、特別是《譬喻品》中所說;第三因緣周,佛為下根人說宿世因緣並舉化城的譬喻,令其領解「如來方便之力於一佛乘分別說三」,有富樓那彌多羅尼子第千二百學、無學聲聞子因此領解,即第七《化城喻品》以下三品所說。《法師品》示通經軌則,《寶塔品》證前集後,《提婆達多品》引往昔宏經,《持品》有受持、勸持之分,《安樂行品》有身口意誓願之別,此五品為跡門流通分。
  
從第十五《從地踴出品》開始至「汝等自當因是得聞」,是本門的序分。從同品「爾時釋迦牟尼佛告彌勒菩薩」以下到第十七《分別功德品》彌勒說十九行偈是本門的正說分,其中第十六《如來壽量品》是正開師門的近跡、顯佛地的遠本;第十七《分別功德品》中,佛說長行是總授法身記,彌勒說偈是總申領解。從《分別功德品》彌勒說偈以下至第二十八《普賢菩薩勸發品》是本門的流通分,其中第二十《常不輕菩薩品》以上為勸持流通,第二十一《神力品》至經末是付囑流通。
  
至於解說經的文句,也用天台一家所特創的四種釋,即:因緣釋、約教釋、本跡釋、觀心釋。因緣釋是以四悉檀(世界釋檀、各各為人悉檀、對治悉檀、第一義悉檀)為因緣來解釋法義。四悉檀原出《大智度論》卷一,龍樹用它說明釋迦說法的方式,認為「四悉檀中總攝一切十二部經八萬四千法藏,皆是實相無相違背」。所以古師通常將悉檀譯為成就,即以此四法成就眾生佛道。智者則根據慧思大師的說法,稱:「南嶽師例大涅槃,梵漢兼稱,悉是此言,檀是梵語,悉之言遍,檀翻為施。佛以四法遍施眾生,故言悉檀也。」(《法華玄義》卷一)他認為,世界悉檀,是隨順眾生所樂欲,令生喜悅。為人悉檀,是隨順眾生的機宜,令發起正信,增長善根。對治悉檀,是以種種法藥遍施眾生,令除遣貪慾、嗔恚、愚癡等惡病。第一義悉檀,是令悟入諸法實相的妙理。
  
約教釋是依藏、通、別、圓四教來解釋法義。先用藏教意作淺近的解釋,其次通教,別教,最後依圓教意作深入解釋。例如釋心為意識,是約藏教之釋;如言阿賴耶識,是約通教之釋;又言如來藏識,是約別教之釋;最後言三千諸法則是約圓教之釋了。
  
本跡釋是依本地、垂跡二門來解釋法義。依釋迦最初成道來解釋,是本;依釋迦中間以及現今作佛說經來解釋,是跡。如解舍利弗等諸佛弟子為比丘聲聞眾,是約跡之釋;如說他原是菩薩,是約本之釋。
  
觀心釋是依觀行來解釋法義。如解釋「王捨城」時,說王即心王,捨是心王的住處即五陰。觀心時,把五陰加以分析而觀為空,這是藏教。體達五陰即空,即空是涅槃,是通教。觀由伏滅五陰中色獲得常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是別教。觀五陰即法性,法性無受、想、行、識,一切眾生即是涅槃,不可覆滅,畢竟空寂。如此的涅槃即是真如實體,是圓教。
  
《法華文句》對《法華經》進行詳盡地句解,並結合串講,反覆闡述於台四教義,使廣大聽眾易於理解。
  
《法華文句》有闡述天台教義時,除了顯示自宗的殊勝義理外,隨外舉破南北朝一些法師之說,特別是以梁代光宅法雲的《法華經義記》所說為重點。

《摩訶止觀》

《摩訶止觀》,20卷。是智者詳述圓頓止觀法門的主要著述。惰文帝開皇十四年(594),智者在荊州玉泉寺講述,章安灌頂筆錄。原來題名《圓頓止觀》,後來改稱《摩訶止觀》。灌頂在序言中說:
    
天台傳南嶽三種止觀:一、漸次,二、不定,三、圓頓,皆是大乘,俱緣實相,同名止觀。漸則初淺後深,如彼梯磴;不定前後更互,如金剛寶置之日中;圓頓初後不二,如通者騰空,為三根性說三法門引三譬喻。
  
《摩訶止觀》全書分作序分、正說分兩部分:序分是記錄者略說本書的緣起,正說分是智者講說圓頓止觀法門的記錄。略說緣起中,先敘述本書的說主、說時,說處及其概況,次敘述關於圓頓止觀法門的師資傳承,其中又分作金口、今師兩種。金口相承遠從佛世尊經過迦葉、阿難、商那和修乃至馬鳴、龍樹、提婆等脈脈相傳,到第二十四世師子遇害而法統絕。今師相承是指北齊時代(550~577)的慧文禪師,依龍樹《大智論度》及《中論》的偈文,悟入空、假、中三諦圓融之理,由此構成一心三觀的禪法。後來把這個法門傳授給南嶽慧思大師,慧思把它和《法華經》相結合而構成他的實相論,雙弘定慧二門。智者師事慧思,傳受漸次、不定、圓頓三種止觀,其中《摩訶止觀》便是發揮他自己的觀行體系,顯示圓頓止觀法門的深旨,行解雙修,最為精要。
  
正說分開作十章:一、大意,二、釋名,三、體相,四、攝法,五、偏圓,六、方便,七、正觀,八、果報,九、起教,十、旨歸。這簡稱為十廣。十廣的第一大意章,把以下的九章概括作發大心(即發菩提心)、修大行(修常坐、常行、半行、半坐、非行非坐四種三昧)、感大果(行者隨順中道,會得清淨勝妙之果)、裂大網(行者止觀觀心,能裂破自己於諸經論所起疑網並破其他有情疑網)、歸大處(化他成熟,入法身、般若、解脫三德秘藏的大涅槃處)五段。略舉全書的大體,這簡稱為五略。合稱五略十廣。
  
正說的十章中,以正觀為全書的中心,正說天台一家觀行的方法,其中先敘述觀法的對象,分為十種,稱為十境。這十境是:一、陰界入境,二、煩惱境,三、病患境,四、業相境,五、魔事境,六、禪定境,七、諸見境,八、增上慢境,九、二乘境,十、菩薩境。
  
在這十境中,陰界入境是觀法初境,即色、受、想、行、識的五陰境。人受一期果報之身即是五陰。五陰的重擔常現於前。在初觀境中除去前四陰,只取識陰(即介爾陰妄一念)為所觀境。智者在《摩訶止觀》卷七中說:
    
初所觀境者,右興足下足足是色法。色由心運從此至彼,此心依色即是色陰,領受此行即受陰,於行計我即想陰,或善行惡行即行陰,行中之心即識陰,行塵對意則有界入,乃至眼、色、意、法亦如是,是陰界入於舉下間悉皆具足。如此陰入即是無明與行緣合。生行中陰界入,陰界入不異無明,無明即是法性,法性即是法界。一切法趣行中是趣不過,一陰界入一切界入,一多不一不多不相妨礙,是名行中不思議境。
  
這就是說,色、受、想、行、識五陰都是由心運,從此及彼。陰入於心,使無明與行緣合,名行中不思議境,它能產生以下九境。對治之法,是以佛眼來破陰入。他說:「假不定假,空不定空,則非空非假,若眼一法非空非假,則一切法非空非假,猶如虛空有無永寂,亦如日月無幽不照,雖無空假雙照空假,照因緣粗色名肉眼,照因緣色中名佛眼。五眼一心中具者,非具凡夫膿血肉眼,亦非諸天所得天眼,亦非二乘沈空慧眼,亦非菩薩分別之眼,但以佛眼具有五力,如眾流入海,失本名字。」(同上)
  
針對上述十境,智者提出了正修的觀法,即十乘觀。乘是車乘的意思。這是根據《法華經·譬喻品》中以大白牛車喻佛乘,說它遠遠超過聲聞、緣覺、菩薩三乘,具有圓頓的妙觀。十乘觀法,即:一、觀不思議境,二、真正發菩提心,三、善巧安心,四、破法遍,五、識通塞,六、道品調適,七、對治助開,八、知次位,九、能安忍,十、無法愛。在十乘觀法中他特別調觀不思議境,即是觀一念心,具足三千性相,百界千如,即空、即假、即中,不分前後,廣大圓滿,橫豎自在的圓頓妙觀。正如灌頂在《摩訶止觀》卷一序言中所說:
    
圓頓者,初緣實相,造境即中無不真實。系緣法界一念法界,一色一香無非中道,已界及佛界眾生界亦然。陰入皆如,無苦可捨,無明塵勞即是菩提,無集可斷,邊邪皆中正,無道可修,生死即涅槃,無滅可證。無苦無集故無世間,無道無滅故無出世間。純一實相,實相外更無別法。法性寂然名止,寂而常照名觀。雖言初後,無二無別,是名圓頓止觀。
  
這就是說,圓頓是從實相而,造境即中,無不真實,一念心即具十法界,一法界又具十法界、百法界,一界具三十種世間,所以介爾有心,即具三千,一色一香無非中道,已界、佛界、眾生界均是如此。這樣,五陰入皆具如法性,無苦可捨;無明塵勞即是菩提,無集可斷;邊邪皆中正,無道可修;生死即涅槃,無滅可證。因無苦無集,故無世間;無道無滅,故無出世間。宇宙間純一實相,更無別法。一空一切空,無假中而不空,是總空觀;一假一切假,無空、中而不假,是總假觀;一中一切中,無空、假而不中,是總中觀。從止觀名字來看,法性寂然名止,寂而常照名觀,雖然有初後之分,實際是無二無別,圓頓無礙,所以名圓頓止觀。
  
《摩訶止觀》全書強調以圓融三諦的真實觀觀照,然後由體起用,把握住一念三千的精髓乃在於破無明、明法性,因為「三種世間、三千相性,皆從心起。一性雖少而不無,無明雖多而不有」。因此,止觀觀心的目的,是要達到對宇宙原理及其眾生本質的認識,從而在日常生活中實現佛陀的高尚人格,以獲得圓滿的證悟。

三、智顗其他著作
  
除了三大部外,智者對《維摩經》、《金光明經》以及禪波羅蜜等均深有研究。現簡述如下:
  
第一類,註釋《維摩經》的著作,共3種。
  
其一,《維摩經文疏》28卷。此書又稱《淨名廣疏》、《維摩經大疏》、《維摩詰經文疏》,為羅什所譯3卷14品《維摩經》之註釋。此經理致深遠,言旨淵玄。智者應晉王楊廣的要求而作疏。其版本國內早已散失,幸虧唐鑒真曾將其攜至日本,得最澄的抄寫,藏於比睿山延歷寺。清代中葉,復傳至中國。
  
其二,《維摩經玄疏》6卷。此書是《維摩經》的總題釋。智者為顯其不思議旨趣,於文前撰五重玄義:第一、釋名(以下思議人法為名),第二、出體(以不思議真性解脫為體),第三、明宗(以佛國因果為宗旨),第四、辯力用(以權實折伏攝受為用),第五判教相(帶偏顯圓為教相)。同時,顯示《維摩經》的心具觀、四悉檀等。
  
其三,《四教義》12卷。此書屬《淨名玄疏》中釋名之內的一科段。分7部分:一是四教釋名,二是所詮之辯,三是明四門入理,四是明判位不同,五是明權實,六是約觀心,七是通諸經論。
  
第二類,禪門部分,共7種。
  
其一,《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10卷。此書又名《禪門修證》,或稱《漸次止觀法門》。屬於修禪定的實踐法門。分10部分:第一、修禪波羅蜜大意,第二、釋禪波羅蜜名,第三、明禪波羅蜜門,第四、辨禪波羅蜜詮次,第五、簡禪波羅蜜法心,第六、分別禪波羅蜜前方便,第七、釋禪波羅蜜修證,第八、顯示禪波羅蜜果報,第九、從禪波羅蜜起教,第十、結會禪波羅蜜歸趨。內容由淺入深,次第闡述。但至第七釋禪波羅蜜修證而止。後三部同《摩訶止觀》,故未述。
  
其二,《修禪六妙法門》一卷。此書略稱《六妙門》,系敘術三處止觀的特色。所謂六妙門,即:一、數,二、隨,三、止,四、觀,五、還,六、淨。此六者為實踐內觀行的根本,三乘得道的要徑。
  
其三,《禪門要略》一卷。此書強調修禪學法必須先明二十五方便,後修止觀。即於靜坐時,實踐三止三觀;禮佛時,修一心三觀。
  
其四,《禪門口訣》一卷。此書是智者談修持時的坐法、息法,以治病患。內容簡明扼要。
  
其五,《童蒙止觀》一卷。此書又名《小止觀》,或稱《修習止觀坐禪法要》,是學禪入道的樞機。內容分為10種,選述二十五方便法,然後再正修、善法、覺魔、治病、證果。
  
其六,《覺意三昧》一卷。此書全稱《釋摩訶般若波羅蜜多經覺意三昧》。覺意三昧為百八三昧之一種,指出心相的觀察方法應該用「四運推撿」,即未念、慾念、正念、念已。長期修持此種三昧,可解脫生死,求取涅槃之樂。
  
其七,《觀心論》一卷。此書勸誡修持弘法者必須時時觀察自心,護持道心,切不可為名利而破佛法。全書36偈,分為10章:第一,明教理玄妙不可說;第二、明不可墮理教而迷見思二惑;第三,辨明由悟理淺深而分四教;第四,明四種三昧方軌而尋教理;第五,明二十五方便;第六,明諸境雜發不同;第七,觀一境而隨順十乘觀法;第八,是十法觀成,即能證諸地住位;第九,明化他起用不同;第十,明自行化他法門。這乃是智者圓寂前對弟子的遺訓。
  
第三類,雜疏部分,共5種。
  
其一,《法界次第》6卷。全稱《法界次第初門》,是將諸經論中,特別是《大品般若經》和《大智度論》中關於法相生起的次第,加以敘述。供初學者作為修煉三觀的津梁。
  
其二,《金光明經玄義》2卷。本書是據北涼曇無讖所譯的4卷本,概述其要旨。先將迷悟因果的一切法,分為三德、三寶、三涅槃、三身、三大乘、三菩提、三般若、三佛性、三識、三道等10種,次第顯明其生起,然後進行四教料簡。下卷則以觀心釋將上述10種三法,一一進行觀照,闡述天台義旨。
  
其三,《金光明文句》6卷。對《金光明經》的字句,用天台獨創的因緣、約教、觀心三釋加以詮釋;並以三諦實相之說,隨處破斥南北朝某些法師的謬解。
  
其四,《請觀音經疏》一卷。本書以天台四教、三觀解釋《觀音經》的六字章句陀羅尼。《摩訶止觀》卷二中還依本經闡明非行非坐三昧之相。此書影響甚大,宋代知禮根據疏中所說的「消伏毒害」原理,認為毒害是「理性毒」,並提出「修德之善惡能斷,性德之善惡本具」之說。
  
其五,《觀音品玄義》2卷。據近代學者考證,這是《普門品》現存本中最早的著述。書中先以人法、慈悲、福慧、真應、藥珠、冥顯、權實、本跡、緣了、智斷等闡明觀音的神力,最後以料簡法,質疑問答,顯明「性具」思想,進而提出了「性惡說」,成為天台教學的特殊思想之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426a4970100095t.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enBoDa 的頭像
    ChenBoDa

    陳柏達的網誌

    ChenBo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