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主義與婚姻危機



作者:劉擎
文章來源:世紀中國
瀏覽:465 次



近半個世紀以來,婚姻制度出現了全球性的危機。中國也不可避免地捲入了這個婚姻危機的全球化浪潮,離婚率的急劇攀升以及各種非婚生活方式的「正常化」在大都市尤為顯著。有人心灰意冷,有人鋌而走險,也有人特立獨行。無論如何,都是在以自己的方式承擔「現代性的代價」。婚姻危機為何是「現代性的代價」?斯蒂芬妮‧庫茲(Stephanie Coontz)教授根據歷史研究做出了解釋。

  庫茲在最近出版的《婚姻,一部歷史》專著中指出,兩性關係中許多被人們看作「現代的」現象其實並不新鮮,婚外性關係、非婚生子女、家庭重組等等現象在歷史上的許多「傳統社會」中都不罕見。決定「現代婚姻」特徵的是這樣一種特殊的觀念:愛情是婚姻的基礎與核心。傳統的婚姻主要是一種制度安排,具有重要的經濟、社會甚至是政治功能。從傳統的觀念來看,將具有如此重要的制度安排托付給——如此「不可理喻」和「曇花一現」的——愛情,實在是太不理智。傳統的婚姻也並不一定就缺乏兩情相悅,但那只是婚姻幸運的「副產品」。主張愛情應當是婚姻最根本的理由,並提倡年輕人以此自由選擇他們的伴侶,這是兩百年前才開始在歐洲和北美流行的「激進新觀念」,這與啟蒙主義的「人性解放」有著密切的聯繫。從此,一場婚姻革命開始了。而當時就有人警告,愛情主導的婚姻將會顛覆婚姻制度的穩定性。

  庫茲的研究發現,有四種重要的社會變化打破了傳統的束縛,推動了婚姻革命的進程。首先,對女性的性慾望的否定是傳統的「男女差異論」中的一個重要觀念,這被實驗心理學的發展和男女平等觀的崛起所打破。其次,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使人們的經濟與社會地位不再被其婚姻狀態所決定,因此離異或獨身也就更少地受到親屬、鄰居、朋友和僱主的干預壓力。第三,科學技術發展所帶來的安全避孕措施,以及司法改革對非婚生子女的公平待遇,都大大降低了「性自由」的代價。最後,傳統婚姻中女人對丈夫的經濟依賴以及男人對妻子的家務依賴都被大大緩解。現代社會不只是女性的經濟獨立,諸如洗衣機和快餐服務等現代服務技術也使那些「不會自理」的男人獲得了「生活獨立」。所有這些變化都打破了「保護」婚姻穩定的「非感情限制因素」。於是,到了二十世紀晚期,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惶恐於婚姻革命對婚姻制度本身的瓦解。

  現代的婚姻觀念或許與啟蒙主義的許多理念一樣,如果貫穿到底都會有「自我瓦解」的傾向。愛情既渴求傾心吸引又期盼天長地久,這本身就是複雜的甚至矛盾的。但婚姻革命並不只有負面的結果,與受到傳統保護而穩定的婚姻相比,在婚姻危機中倖存的夫婦往往具有更為自然和滿意的關係。愛情使婚姻美好也使婚姻脆弱,而脆弱就是為美好付出的代價。現代人可能要拋開一些奢望,因為每個時代都難以擁有兩全其美的生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enBo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