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下西洋」的幾個常識問題



作者:黃力民
文章來源:作者惠寄
瀏覽:311 次



「鄭和下西洋」的紀念熱潮中,冠以「600年祭」各種書刊影視爭先恐後訴說著一個宏大的故事。但是,這個故事有一些不甚通俗的情節。
一、如何理解「鄭和下西洋」早於哥倫布發現美洲若干年,早於達伽馬首航印度若干年,早於麥哲倫環球航行若干年
中國人對於航海史不是很清楚,多半也就聽說過哥倫布、麥哲倫。哥倫布、麥哲倫之前以及鄭和之前歐洲人怎樣航海、亞洲人怎樣航海?如果不知道,則「早於」之說就有障眼法之嫌。看起來,鄭和航海與這幾個西歐人的航海缺少相比較的基本前提,誰早誰晚沒有大的意義。
西歐人上述航行目的是尋找通往香料產地的新路線、發現新大陸(在西歐人的立場)、有可能(例如在尚未建立國家的無人管轄之地)擴大領地,航行性質是探險、開闢新航線。
當年歐洲人的香料之路是:小宗香料從南太平洋摩鹿加群島向新加坡集中,裝上大船出馬六甲海峽經南亞次大陸印度洋沿岸航行至西亞、東非,上陸穿過阿拉伯人居住區,經地中海航行進入歐洲腹地。歐洲人不滿意的是:此路線中轉環節多,所需時間長(兩年),須面對阿拉伯人敵對行為(參見茨威格《大探險家》,漓江出版社2000年第7-13頁)。
「鄭和下西洋」 是受皇帝派遣出使與朝廷有關係的西洋各國,宣揚國威,擴大邦交,附帶有貿易方面的需求,走的是已有的航線。
南太平洋、印度洋的航海早已有之,比西歐人航海活動範圍大。但並非只有中國人,甚至不是中國人為主。譬如說,1497年葡萄牙人達伽馬航行的意義在於首次從歐洲繞過好望角抵達印度,而歐洲人再向東的航行就談不上了因為亞洲人在這條路上已走了多年。香料之路本身也表明南太平洋、印度洋的航海狀況。
有論者稱「15世紀最初的30年裡,在亞歐大陸兩端的東方和西方,幾乎同時向海洋進軍.東方以中國鄭和下西洋為代表,西方以葡萄牙亨利王子沿非洲西岸探索為代表,東西方的航海在很大意義標誌著人類的活動舞台開始由大陸轉向海洋」,實屬牽強附會。又有說鄭和下西洋「堪稱十五、十六世紀世界大航海時代的先驅」,問題是「大航海時代」的內涵遠不只是「航海」,而且鄭和下西洋連中國的航海時代都沒有引領出來。
二、鄭和船隊規模——「鄭和率領由208艘船舶和2.78萬人組成的船隊」
過去說鄭和船隊有60餘艘船舶,後來又說還有100多艘小船,可能有人覺得囉嗦,乾脆加在一塊更氣派,就這樣連《明史》也給超越了。
我懷疑「100多艘小船」實際是大船攜帶的小艇,用於交通聯絡、救生、捕撈等。即使60餘艘也值得生疑,不妨引茨威格《麥哲倫》的一段話:「航行中存在千難萬險,麥哲倫最艱難的任務之一是一直要把5艘噸位不同、航速各異的艦船保持隊形不散,始終是個統一體。如失落一艘,在這海天茫茫、沒有航道的汪洋大海中,就休想再把它找回來」(《大探險家》,漓江出版社2000年第99頁)。
大規模船隊較少見,以下是幾個著名的例子:日本襲擊珍珠港的機動部隊30艘艦船(含7艘加油船中途返回),航程約1.3萬公里;日俄戰爭時俄國第2太平洋艦隊32艘艦艇,從波羅的海出發到達對馬海峽戰場,航程3萬多公里;1943年5月盟國橫渡大西洋的ON-184運輸隊有38艘商船、8艘警戒艦艇、7艘搜索突擊艦艇(包括1艘護航航母)共53艘,航程約0.6萬公里。這些船隊之所以有如此大的規模都源於特殊的目的或特定的條件。
三、寶船的尺度
《明史》「鄭和傳」有「寶船六十三號,大者長四十四丈、闊一十八丈」 ,按明官尺等於31.1厘米折合成現代長度單位,這是一個木質帆船巨無霸。論者都承認「關於鄭和寶船的研究,長期以來一直有爭論。目前爭論的主要焦點是船型、船的尺度。」
反對者的態度十分鮮明,如造船專家楊槱的《帆船史》(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5年第88頁)。贊同者多少有些羞澀,如蔡美彪《中國通史》第8卷只是照《明史》的原話說,不折算也不渲染寶船之大。
這其實就是學術研究的現狀。但好大者、炒作者卻是不依不饒,這不僅有「600年祭」的書刊影視,連教育部面向21世紀教材《中國歷史-元明清卷》(郭成康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96頁)都要明明白白說寶船大者有138米長、57米寬!
國外學者搞不清如此多的彎彎道道,斯塔夫裡阿諾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後的世界》(第1版)(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2年第31頁)說「這些探險隊的規模和成就之大令人吃驚…一般的船寬150英尺,長370英尺,但是最大的船寬180英尺,長444英尺」(按:北京大學出版社新出的斯塔夫裡阿諾斯第7版似乎沒有這段話,此處存疑)。
現在換一個角度來看——造大船不是申報吉尼斯記錄當然要問它是什麼用途?除航空母艦外有史以來最大的軍艦是「二戰」時日本大和級戰列艦,它容納了9門460毫米主炮,而當時認為大口徑炮是海戰制勝的決定性因素。現代最大的船舶有數十萬噸的油輪,因為船大運輸成本低,油料的裝卸不必停靠陸地碼頭而沒有港口水深、長度的限制。
按照「138米長、57米寬」的說法即使胡亂給它配上10米的吃水,寶船排水量也得在3萬噸以上,用來裝什麼東西?當時沒有煤炭、礦石一類的工業原料,糧食貿易尚未形成,瓷器、茶葉、絲綢有這麼多?
就算皇帝毫無道理地下令造138米長、57米寬的船,工匠與駕駛者、乘船者也要考慮這樣的船會不會散架、會不會沉沒、好不好操縱、怎麼停靠碼頭?河南太康造了比天安門廣場還大的廣場,也算是毫無道理,但至少沒有安全問題。
如果1405年能造出138米長、57米寬的船,則此前應成功建造過120米、110米…的船,造船技術與資料不至於失傳得無影無蹤。
四、鄭和的身份
航海、作戰、外交、貿易都是很專業的事,鄭和在皇帝身邊可能學會了作戰、外交、貿易,那麼航海呢?哥倫布、麥哲倫是海員出身的航海家,事跡清晰。如果鄭和懂航海,應當留有文字資料;如果鄭和不懂航海,則在他之下應有航海總指揮,這個總指揮也是大英雄。1805年奧斯特裡茨的「三皇之戰」,俄皇、奧皇都是打仗外行,另有軍隊總司令負責指揮,而拿破侖是統帥兼指揮。
雲南曾經有人說鄭和「習水性」因為他出生在滇池畔,到了南京就演繹成鄭和「懂航海」。其實「習水性」不必有370平方公里大的滇池,幾畝大的池塘足夠,而「懂航海」不是「習水性」的必然推論。要樹立鄭和的統帥或航海家形象,需要有人深入研究而不是推測。
以上是些常識問題,如果向中、小學生與非專業人員概括地解說「鄭和下西洋」勢必要涉及。應當有合適的方式解說這些歷史事件,例如「哥倫布發現美洲」就是居住在美洲之外的人類首次乘船到達美洲(這是就當時那樣文明程度的人類而言,不涉及更早的、史上無記載的人類的活動情況);「麥哲倫環球航行」就是人類首次乘船環繞地球一周;這樣的概括,事實、意義都在其中。
試一試解說「鄭和下西洋」——皇帝派遣一支船隊出使西洋,其特點一是比哥倫布、達伽馬、麥哲倫的航海活動早(提問:不是大家協商的全球行動,何謂早晚?);二是船隻特別多有60多或200多艘(天哪,這怎麼走!就是60輛馬車也不好指揮,是不是要裝載的東西或乘船的人特別多?);三是船特別大,很難建造(若要問船的尺度、排水量、殼板厚度、舵葉長寬、錨的重量等不是很清楚);四是28年間出動了7次(這還真不好比);五是船隊由鄭和率領(提問:鄭和是航海家嗎?)。
至於紀念熱潮中「肯尼亞女孩沙裡夫」的故事不必在此討論,從有航海開始,遠洋航行的水手因故滯留他鄉而留下後代或並不滯留他鄉而留下後代是平常事。某個肯尼亞女孩可能不僅有蒙古利亞人種血統、同時還有高加索人種血統,這樣來編排收視率會更高。但值得注意的是,此事反襯出歷史學者的任何不慎重可能不斷遭人善意或惡意的放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enBoDa 的頭像
    ChenBoDa

    陳柏達的網誌

    ChenBo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