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五年關於「生活世界」問題的研究



作者:王曉麗
文章來源:社會科學戰線【原刊期號】200405
瀏覽:317 次




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開始,「生活世界」問題逐漸成為國內學術界討論的熱點, 哲學、教育學、文化學、社會學等領域紛紛轉向「生活世界」問題的探討。概括而言, 近十五年學術界對「生活世界」問題的研究基本圍繞著以下三個問題逐層展開:首先對 西方「生活世界」理論的介紹、評價,其次對馬克思主義學說中的「生活世界」思想進 行挖掘,在此基礎上,形成了色彩紛呈的「生活世界」理論。這期間在大陸發表的關於 「生活世界」的論文據不完全統計有近50篇,專著、譯著近15部。現從「生活世界」概 念的界定及性質、「生活世界」的結構、「生活世界」理論提出的價值及意義等方面對 這些研究成果進行探討。
    一、「生活世界」概念的界定及性質
「生活世界」這一概念胡塞爾早在20世紀20年代之前就已提出,在他寫於1935~1936年的著作《歐洲科學的危機與超越論的現象學》中對「生活世界」問題進行了集中論述,但是並未對「生活世界」概念作出明確界定。在此書中,「生活世界」經常與「周圍世界」、「生活周圍世界」等作為同一概念使用。倪梁康先生對胡塞爾的「生活世界」概念作了如下詮釋:「生活世界」是「在自然態度中的世界」,基本而言「生活世界」是指「我們個人或各個社會團體生活於其中的現實而又具體的環境」(註:倪梁康:《現象學及其效應》,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6年版,第130—131、131、132、 138頁。三聯書店2003年1月出版的《世界現象學》一書中,關於胡塞爾的「生活世界」 特點的問題上,克勞斯·黑爾德與倪梁康持相同的觀點([德]克勞斯·黑爾德著,孫周 興編,倪梁康等譯:《世界現象學》,北京三聯書店,2003年版,第97—114頁)。)。 「生活世界」具有以下特徵:第一,「生活世界」是一個非客體的世界。第二,「生活 世界」是一個奠基性的世界。第三,「生活世界」是一個主觀、相對的世界。第四,「 生活世界」是一個直觀的世界。「生活世界」具有兩方面功能,一方面「生活世界」是 與「客觀——科學世界」相關聯的世界,作為其意義基礎而存在;另一方面,「生活世 界」具有主觀性,是通向「先驗現象學」的通道,是「先驗現象學」反思的對象。(注 :倪梁康:《現象學及其效應》,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6年版,第130—131 、131、132、138頁。三聯書店2003年1月出版的《世界現象學》一書中,關於胡塞爾的 「生活世界」特點的問題上,克勞斯·黑爾德與倪梁康持相同的觀點([德]克勞斯·黑 爾德著,孫周興編,倪梁康等譯:《世界現象學》,北京三聯書店,2003年版,第97— 114頁)。)胡塞爾之後學術界對「生活世界」理論的研究基本上是以其「生活世界」功 能中「生活世界」與「客觀——科學世界」的關係為核心問題而展開的。
大致看來,學術界對「生活世界」概念的界定以「生活世界」的內容、本質為標準而分為兩類:
(一)以「生活世界」的本質來進行界定的有四種:1.「生活世界」是語言世界。維特根斯坦認為,「想像一種語言就意味著想像一種生活形式」(註:[英]維特根斯坦著,陳嘉映譯:《哲學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9、23頁。),而「『語言遊戲』一詞是為了強調一個事實,即講語言是一種活動的組成部分,或者一種生活形式的組成部分」(註:[英]維特根斯坦著,陳嘉映譯:《哲學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9、23頁。)。可見,維特根斯坦的「生活形式」即是「生活世界」,是指語言的意義基礎。哈貝馬斯也強調語言的重要性,他說:「批判理論的規範——理論性基礎必須到人類水平上的、有特色的、到處滲透著的生活中介那裡去尋求,這就是語言。」(註:哈貝馬斯:《交往與社會進化》,重慶出版社,1993年版,第11頁。)但是與維特根斯坦不同的是,他認為語言是一種交往活動或交往過程,由語言構成的「生活世界」是交往行動的世界,「交往行動表達著生活世界的內容,生活世界組成交往行動的背景,交往行動深深植根於生活世界之中。」(註:李文閣:《回歸現實生活世界》,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版,第110、11、115、11頁。)2.「生活世界」是實踐世界。此觀點大多是在挖掘馬克思學說中的「生活世界」思想中形成的。馬克思的著作中雖沒明確提出「生活世界」概念,但是馬克思的學說中蘊含了「生活世界」的實質內容,其「實踐」概念與「生活世界」概念有內在的關聯。持此種觀點的學者們的分歧主要在於「實踐」與「生活世界」的關聯上。李文閣說,「實踐其實是指人的現實生活」(註:李文閣:《回歸現實生活世界》,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版,第110、11、115、11頁。);李君也持同樣的觀點,並且他認為感性活動是「生活世界」與 實踐的關節點,「只有建立在對感性世界的本體論描述之上的經濟學、唯物史觀才是可 以理解的」(註:李君:《也談馬克思的「生活世界」》,《哲學動態》2002 年第6期。);賀來不認為實踐就是「生活世界」,他說,現實生活世界是由「實踐活動 所創造的功能統一性世界」(註:賀來:《現實生活世界》,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年 版,第74頁。);龐立生、王艷華認為「生活世界的現實基礎是人的實踐活動」,「生 活世界的實質就是人的生活,就是生活中的人本身」(註:龐立生,王艷華:《哲學向 生活世界的回歸》,《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4期。)。3.「生活世 界」是實踐和交往的世界。尹樹廣認為,「『生活世界』的本質在於人的經驗活動才能 的多樣性和交往關係的全面性」(註:尹樹廣:《生活世界的現實及其價值》,《哲學 研究》2003年第1期。)。同時,他指出:「歷史、現實和理想是交織在實際生活世界之 中的三個基本維度,人所創造的生活世界並不是單純主觀性的意義世界,它也是在人的 各種實踐活動和交往關係中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因而實際生活世界的內在矛盾和衝突與 這些活動和關係緊密相關。揭示生活世界的本質,進而改造日常生活模式和人的現實生 活,離不開認識這些現實矛盾和衝突的特徵和實質。」(註:尹樹廣:《生活世界的現 實及其價值》,《哲學研究》2003年第1期。)孫正聿持相同的觀點,他在進一步概括了 實踐和交往涵義的基礎上指出:「『生活世界』是『有意義』的世界。『生活世界』的 『意義』,在於它是人類創造的、實現人類自身發展的世界。」(註:孫正聿:《尋找 「意義」:哲學的生活價值》,《中國社會科學》1996年第3期。)這裡所說的「交往」 不同於哈貝馬斯的「交往」,此「交往」是以實踐為基礎的交往,而不是以語言為內容 的交往。4.「生活世界」是實體和關係的世界。郭元祥認為:「『生活世界』的概念, 決不是指『生活環境』,也不是指『自然世界』和『社會世界』,而是指對人生有意義 的,且人生活在其中的世界,是人生的過程、生活著的心物統一的世界。『生活世界』 既是一個實體的世界,又是一個關係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中,人的地位是至高無上的, 人是能動的主體,人不依附於自然、社會、他人,或者其他某些外在力量。」(註:郭 元祥:《生活與教育——回歸生活世界的基礎教育論綱》,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 年版,第113、118頁。)總括以上四種界定來看,學術界從本質上對「生活世界」進行 界定都以「生活世界即是人的世界」為前提,其分歧點只是對人的活動本質的理解不同 。
(二)以「生活世界」的內容來界定的有三種:1.「生活世界」是人與自然的統一。海 德格爾對「生活世界」的關注體現在「此在」思想中。他認為,現象學一開始就與「對 存在的追問」聯繫在一起,而存在是存在者的存在,人的存在即「此在」,「在世界之 中」是此在生存的基本法理。所以,世界與人有獨特的聯繫,只有人才有世界,世界即 指「此在」與存在者整體的關係。人和世界的關係不是像水在杯子裡或衣服在衣櫃裡那 樣,而是「融身」在世界之中,「依寓」於世界之中,繁忙在世界之中,生活於世界之 中,生活世界是人與自然的統一。(註:[德]馬丁·海德格爾著,陳嘉映,王慶節合譯 :《存在與時間》,北京三聯書店,1987年版,第66—69頁。)楊國榮認為:「生活世 界可以理解為人存在於其間的這個世界。」他強調「生活世界」是「這個世界」,以區 別於維特根斯坦的形而上學的「那個世界」,他認為「生活世界則使人化的自然與人的 存在進一步溝通融和起來,二者從不同的方面展示了『這個世界』的具體內涵」(註: 楊國榮:《現代化過程的科學向度與人文之維》,《中國社會科學》1998年第6期。)。 2.「生活世界」是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統一。黃旭敏說:「生活世界是人類生活形式 的歷史展開圖景。而生活形式作為人們日常活動的一般形式,是人類心性活動過程與物 性活動過程的疊合展現形式。前者是一種精神過程,後者雖然也折射出某種精神性的東 西,但它卻越來越展示為一種技術化的過程。」(註:黃旭敏:《深度技術化條件下生 活世界的危機與重建》,《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第2期。)3.「生活世界」 是實有與應有的領域。肖川認為:「如果說,生活世界指的是生命的存在狀態,那麼, 生活世界指的便是生活實有與應有的畛域。」(註:肖川:《教育的視界》,岳麓書社 ,2003年版,第126頁。)雖然有以上三類區分,但是從總體上來看,大部分學者提出「 生活世界」的背景和目的在於克服「科學世界」對「生活世界」的奴役,克服主客二分 的思維方式對人的片面化解讀。因而,在對「生活世界」概念進行界定時強調科學精神 和人文精神的統一、人和自然的統一、實有與應有的統一。
    二、「生活世界」的性質與結構
對於「生活世界」的性質這一問題,從以上對「生活世界」概念界定的概述中我們可以看出存在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現實的生活世界和意識構造的生活世界。對於劃分現實生活世界和意識構造的生活世界的標準問題,王南湜用「理論哲學」和「實踐哲學」來區別這兩種觀點,他指出:「如果認為理論活動具有一種獨立於實踐活動的地位,能夠在理論中把整個世界構造出來,這便是一種理論哲學的思路;而如果認為理論活動儘管有其巨大的作用,但它歸根到底仍是生活實踐的一個組成部分,並不能超越於實踐活動而獨立構建整個世界,這便是一種實踐哲學的思路。這裡的關鍵在於是否承認理論活動有一種能夠獨立於實踐活動的地位。」(註:王南湜:《回歸生活世界意味著什麼》,《學術研究》2001第10期。)尹樹廣提出了「意識哲學」來對應實踐哲學,(註:尹樹廣:《人的問題與生活理論》,《求是學刊》1998年第3期。)賀來提出「絕對意識」作為傳統哲學的基本精神(註:賀來:《現實生活世界之遺忘——對傳統哲學的理論批判》,《求是學刊》1997年第5期。)。李文閣把這兩種不同的生活世界用「馬克思的」和「非馬克思的」進行區別。(註:李文閣:《回歸現實生活世界》,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版,第110、11、115、11頁。)儘管用的概念名稱有所區別,但是他們的思想實質與王南湜是一致的。從「生活世界」概念最早提出的背景來看,無論是胡塞爾的「生活世界」、維特根斯坦的「生活形式」、海德格爾的「去存在」,還是哈貝馬斯的「交往世界」都有一個共同的目的:克服「科學世界」僭越「生活世界」,使現實的「生活世界」成為「虛幻世界」。但是,尹樹廣指出:「儘管胡塞爾首次提出了生活世界的科學,力圖強調生活對科學非人化的校正能力,但是,他卻把這種科學建立在純粹意識內部的絕對構造能力之上。海德格爾、薩特、盧卡奇雖然都針對某種唯心主義哲學強調實際生活的經驗性,但最終他們仍然局限於精神活動形式和分化機制的分析中。這種分析無疑構成了本世紀歐洲哲學思考的一個重要層面。」(註:尹樹廣:《人的問題與生活理論》,《求是學刊》1998年第3期。)龐立生和王艷華認為:「站在馬克思哲學的立場上重新審視現代哲學的其他各種生活世界理論,可以看出,雖然其他生活世界理論也強調了生活世界的開放性、意義性以及與人關係的內在性,但是由於它們沒有抓住生活世界的現實基礎,把實踐活動排除在生活世界的視野之外,這就使得它們在強調生活世界所具有的人文意蘊的同時也使生活世界失去了它應有的現實性。在馬克思看來,『無論理想或語言都不能獨自組成特殊的王國,它們只是現實生活的表現』,……這樣,現代西方哲學最終只能遁入『語言世界』之中去追思已經逝去的『生活世界』,在力圖超越傳統哲學的努力中走上哲學的文學化道路。」(註:龐立生,王艷華:《哲學向生活世界的回歸》,《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4期。)國內的學者都強調「生活世界」的現實性,這一點在學界已達成共識。
學界在討論「生活世界」概念的同時,對其結構也進行了分析與論證,概括而言,共有四種觀點:
(一)「生活世界」由「日常生活世界」和「非日常生活世界」構成。衣俊卿在我國最早提出這一觀點,隨之,受到學界普遍關注。衣俊卿認為,「所謂日常生活,總是同個體生命的延續即個體生存直接相關,它是旨在維持個體生存和再生產的各種活動的總稱 。……非日常活動總是同社會整體或人的類存在相關,它是旨在維持社會再生產或類的 再生產的各種活動的總稱」。在界定概念的基礎上,他把日常生活世界劃分為三個領域 :日常消費活動、日常交往活動、日常觀念活動;非日常生活世界劃分為兩個領域:非 日常的社會活動領域、非日常的精神生產領域。(註:衣俊卿:《回歸生活世界的文化 哲學》,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91、193、195頁。)項賢明採納了衣俊卿對 生活世界的劃分,用它來分析生活世界的教育問題。他認為「日常生活世界」與「非日 常生活世界」的劃分是以人的再生產為標準的,這正體現了教育的目的(註:項賢明: 《泛教育論》,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73頁。)。
(二)「生活世界」由「經濟活動」、「文化活動」、「政治活動」領域整合構成。王南湜依據人的不同層次的需要,把生活世界劃分為「經濟活動」、「文化活動 」、「政治活動」三個領域。(註:王南湜:《從領域合一到領域分離》,山西 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3—27頁。)李淑梅從社會結構視角對這一思想進行了闡發 ,與需要的層次相匹配,社會結構劃分為「社會活動結構、社會交往結構」(註:李淑 梅:《社會轉型與人的現代重塑》,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66—67頁。)。
(三)「生活世界」由「社會生活」、「社會生產」、「社會交往」領域共同構成。從社會本體論的角度,劉遠傳認為社會活動可分為「社會生活」、「社會生產」、「社會交往」三種類型,它們共同構成「生活世界」(註:劉遠傳:《社會本體論》,武漢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第283—286頁。)。
    三、「生活世界」理論的價值及意義
就「生活世界」理論的價值及意義而言,學界的探討多集中在理論和現實兩方面。
(一)「生活世界」的理論意義及價值。哲學、教育學等學科都從不同角度對本學科引入「生活世界」理論所帶來的學術轉向進行了探討。
1.哲學中「生活世界」理論研究的價值及意義。哲學界對「生活世界」理論的討論尤為熱烈,馬克思主義哲學、文化哲學、人學、價值哲學等分支學科都紛紛關注「生活世 界」理論。雷鳴把當代國內馬克思主義哲學創新總結為「文本解讀」、「比較對話」、 「結合現實」三種方法,而其中「結合現實法」提出的「回歸生活世界,回歸人本身」 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創新的根本方向(註:雷鳴:《回到生活世界,回到人本身—馬克思 主義哲學創新的基本方向》,《湖南社會科學》2003年第2期。)。王南湜也強 調,回歸「生活世界」是「馬克思主義哲學新的生長點」(註:王南湜:《回歸 生活世界意味著什麼》,《學術研究》2001第10期。)。學者們具體作了闡述:李文閣 說,哲學的「生活世界」轉向「不僅為現代的多元化哲學找到統一的論題和方法,而且 恢復了馬克思哲學的現代特質」,從而為馬克思哲學與西方哲學的平等對話提供了可能 的平台(註:李文閣:《回歸現實生活世界》,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版,第110 、11、115、11頁。)。衣俊卿指出,日常生活批判開拓了文化哲學的新領地(註:衣俊 卿:《開拓文化哲學的新領地:日常生活批判》,《哲學動態》1995年第1期。),它可 以拓寬我們關於人類社會結構的認識、豐富我們對人類文明演進史的理解、加深我們對 人類社會進步的內在機制的理解。(註:衣俊卿:《理性向生活世界的回歸》,《中國 社會科學》1994年第2期。)丁立群認為,「生活世界」理論的提出確立了生活認識論的 地位,它的確立有助於我們走出實踐觀念的誤區、解決當前認識論研究中的一些難題( 註:丁立群:《生活世界:一個非經典認識論領域》,《天津社會科學》1997年第4期 。)。總之,學界普遍認為:「生活世界」的提出是近代哲學向現代哲學轉折的標誌, 它體現了現代哲學的基本精神。
2.教育學中「生活世界」理論研究的價值及意義。教育學界對此問題的討論多集中在基礎教育和道德教育領域。譚斌指出,「生活世界」話語帶來了教育新面貌:在「生活世界」話語的基礎上,教育的實質被認為是一種特殊的生活過程;教育過程被理解為是師生展開對話、理解而達成「我—你」師生關係的過程;「生活世界」話語也為學校德育帶來了新理念(註:譚斌:《論教育學關於「生活世界」的話語》,《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1期。)。具體到德育領域,繆興秀從德育過程入手,認為「生活世界」理論的提出對德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德育是情境性的教育,只能在現實的生活世界中展開;學生的品德只能在現實的具體生活場景中養成;德育根本的價值追求人的自由幸福只有在生活世界中才能實現(註:繆興秀:《德育應貼近生活世界》,《思想·理論·教育》2001年第2期。)。陳秋紅以德育主體為視角,說明現代德育通過回歸「生活世界」找回其「主體意識及意義基礎」(註:陳秋紅:《重歸故里——試論現代德育向生活世界回歸》,《教育導刊》2002第2,3合刊(上)。)。郭元祥著眼於基礎 教育說:教育理論引入『生活世界』的概念,第一確立人本意義和生命意義;第二注重 人與世界的互動;第三注重人的生成的動態過程(註:郭元祥:《生活與教育——回歸 生活世界的基礎教育論綱》,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第113、118頁。)。深 入到基礎教育的課程改革,孫偉霞認為新課程「面向生活」,有利於實現我國教育向生 活的回歸、課程改革的成功、學生的全面發展(註:孫偉霞:《生活世界理論與新課程 改革的價值取向》,《思想·理論·教育》2003年第12期。)。
(二)「生活世界」理論的現實意義及價值。晏輝說:「生活世界現象學考察只是理解生活世界的理論前提,只有把這種考察還原為當下的生活過程,理論研究才有生命力。」而我們現在所面對的生活問題呈現為現代化條件下科學世界對生活世界的遮蔽、物質欲(特別是消費欲)的空前膨脹、生活結構的日益平面化(註:晏輝:《生活世界:實踐、意義促創與生命體驗》,《河北學刊》2004年第2期。)。「生活世界」理論的提出,恰恰是為了消解這些生活問題。尹樹廣認為,「生活世界理論或日常生活世界理論是由 於對人的認識出現了危機才產生的」(註:尹樹廣:《人的問題與生活理論》,《求是 學刊》1998年第3期。),通過「生活世界」的重建可以克服「對人性的單維度理解以及 由此所導致的人類文明在物性面的單維度發展的危機」(註:黃旭敏:《深度技術化條 件下生活世界的危機與重建》,《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第2期。),走出「主體性的黃昏」,生成全面發展的人。針對我國現代化進程的實際情況,衣俊卿認為,「從本質上講,現代化決不簡單意味著財富的增長和技術的改進,它應當是人的生存模式的根本轉變或重塑。這正是問題的關鍵,因為對於中國這樣處於由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進程中的發展中國家而言,人們生存方式的本質特徵既不是自由自覺性,也不是異化受動性,而是自在自發性。……在這種情況下,現代化理論與實踐的主要任務不是揭露和揚棄普遍的、人們已自覺地體驗到的異化,而是如何促使這些自在自發的活動主體走向自由和自覺」,而「要揚棄人的自在自發的生存方式,即實現人自身的現代化,就要實現傳統文化的轉型;而傳統文化的轉型落到實處,應當是傳統日常生活的批判重建」(註:衣俊卿:《開拓文化哲學的新領地:日常生活批判》,《哲學動態》1995年第1 期。)。
通過剖析學術界近十五年關於「生活世界」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釐定其概念、結構,強調其價值是目前討論的焦點。筆者認為,「生活世界」理論的進一步深人研究有待 於從以下兩個方面展開:一是,增強「生活世界」的現實性研究,推動其研究從理論層 面走向現實層面;二是,擴寬「生活世界」的研究視野,進行與其他問題結合的交叉研 究,從而使「生活世界」的研究內容更為豐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enBoDa 的頭像
    ChenBoDa

    陳柏達的網誌

    ChenBo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