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實踐批判理論
作者:郭湛
文章來源:《哲學研究》2006第7期
瀏覽:744 次
把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解為「實踐唯物主義」,是對馬克思主義哲學本質特徵的確切概括。關於這一點,學術界已經形成了較為一致的看法。對於這種本質的理解也是一個不斷深化的過程。筆者認為,在我們對實踐唯物主義進行了長期的研究並已經有了許多基本共識的基礎上,現在需要突破已有的對實踐唯物主義的一般化的理解,也就是應特別注意研究並強調實踐唯物主義的批判本性。就理論內容和精神實質而言,馬克思主義哲學是一種實踐理論,同時又是一種實踐批判理論。這是同一理論的兩個側面,它們相互聯繫、相互滲透而又相互轉化;缺少對於其中任何一個側面的瞭解,都無法真正把握這一理論的總體。
一、哲學的批判與批判的哲學
批判是哲學的本性。哲學的批判首先是針對哲學自身的,批判是哲學發展和變革的方式。古希臘哲學家所說的「辯證法」,最初指的就是在對話中通過辯駁和論證推動思想前進的方法。在柏拉圖的《國家篇》中,蘇格拉底說,人憑借這種辯證法,通過理性的探討可以找到通往事物本質的道路,直到把握善自身的本質。在這種思想進程中,真理是借助辯證法的力量來揭示的。這個意義上的辯證法是批判的理性和理性的批判。在《巴門尼德篇》中,柏拉圖借巴門尼德之口,批判了蘇格拉底的理念論,其實也是柏拉圖對自己以前的理念論的自我批判。(參見苗力田,第318-338頁)哲學就是在不斷的批判和自我批判中前進的。
關於哲學的批判本性,講得最明確的是康德。富於科學的「縝密精神」的康德反對哲學中的獨斷論,指出這是認為無須純粹理性的批判就可以在哲學中前進的成見,只能導致理性未經批判的無根據的摸索和輕率的漫遊。對思辨理性即純粹理性的批判,可以堵塞錯誤的來源,抑制思辨理性的自負。而拒斥純粹理性批判的方法,「其用意無非是完全擺脫科學的羈絆,把工作變成兒戲,把確定性變成意見,把哲學變成偏見」(康德,2004年,第18-21頁)。康德指出,純粹理性的批判主要「不是用於擴展我們的理性,而是用於澄清我們的理性,使它避免失誤」,這是「對純粹理性能力自身的批判」。(同上,第40-41頁)在康德看來,「理性在其一切行動中都必須經受批判」,在這裡,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免除這種「鐵面無私、一絲不苟的審查」。(同上,第474頁)理性決不能拒絕批判,它在任何時候都沒有理由懼怕批判。面對批判,理性有爭辯的權利。
尤其值得重視的是康德對純粹理性進步的三個階段的概括。康德認為,在純粹理性的事情上,標誌著它的童稚時代的第一步是獨斷的;第二步是懷疑的,即讓理性的所作所為經受檢驗甚至責難,可以稱為理性的審查;第三步屬於成熟了的判斷力,它以可靠的、在其普遍性上已得到證明的準則為基礎,這是理性的批判,也是理性的界限。理性在發展的過程中先是獨斷的,然後是懷疑的,最後才是批判的。懷疑否定了獨斷,批判超越了懷疑,為理性確定了界限,標誌著理性判斷力的成熟。
康德把自己理性的全部旨趣匯合為以下三個問題:(1)我能夠知道什麼;(2)我應當做什麼;(3)我可以希望什麼。他說,第一個問題是純然思辨的,第二個問題是純然實踐的,第三個問題既是實踐的又是理論的。「實踐的東西只是作為導線來導向對理論問題的回答,而且如果理論問題得到解決,就導向對思辨問題的回答」。(康德,2004年,第514頁)在這三方面的理性關注之中,都以相應的理性批判,即對我所知道的、我所做的和我所希望的東西的批判為前提。人們必須首先對自己所知道的、所做的和所希望的東西加以理性的批判,才能真正明確我能夠知道什麼、我應當做什麼和我可以希望什麼。這種批判當然既是理論的批判,又導向實踐的批判。
在康德的觀念中,實踐是對於理論而言的,是理論的實現。康德說:「不管理論可能多麼完美,看來顯然在理論與實踐之間仍然需要有一種從這一個聯繫到並過渡到另一個的中間項;因為包攝著這種規律的悟性概念,還必須補充以一種判斷力的行動,實踐者才能借之以區別某件事物是不是規律的例證。」(同上,1990年,第164頁)這就意味著,面對某種實踐,理性需要批判性地追問:它所依憑的理論是什麼;它要實現的目的是什麼;它的規劃的原則是什麼;它所設想的結果是什麼;它所包攝的規律是什麼;它的實踐者是否具備足夠的判斷力和行動能力。對於實踐理性的這種批判,其實也就是對於實踐的理性批判。
二、馬克思視野中的實踐和實踐批判
同以往的哲學變革一樣,馬克思在哲學上的變革也是從對舊哲學的批判開始的。但馬克思與以往的哲學家不同,他所關注的不僅是哲學的批判,而且是整個觀念領域的批判;不僅是觀念領域的批判,而且是現實領域的批判。批判地繼承了德國古典哲學辯證法傳統的馬克思,以實踐唯物主義精神把哲學的、理論的批判推進到政治、經濟和其他實踐領域,使之成為對社會各個實踐領域全面的總體性批判。這不僅是對古典唯心主義哲學的超越,而且是對舊的唯物主義哲學的超越。
1844年夏天,馬克思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中寫道:「就德國來說,對宗教的批判基本上已經結束;而對宗教的批判是其他一切批判的前提。」「於是對天國的批判變成對塵世的批判,對宗教的批判變成對法的批判,對神學的批判變成對政治的批判。」「向德國制度開火!一定要開火!這種制度雖然低於歷史水平,低於任何批判,但依然是批判的對象……」(《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199-200頁)如此犀利的對法律、政治和制度的批判,當然是直指現實的法律、政治和制度的實踐的。
馬克思寫於1845年春天的《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形成的最重要的理論界碑。在批判了黑格爾和青年黑格爾派的唯心主義哲學之後,馬克思又批判了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哲學,同「直觀的唯物主義」劃清了界限。馬克思指出:「從前的一切唯物主義(包括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的主要缺點是:對對像、現實、感性,只是從客體的或者直觀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們當作感性的人的活動,當作實踐去理解,不是從主體方面去理解。」「費爾巴哈……沒有把人的活動本身理解為對像性的……活動。」「因此,他不瞭解『革命的』、『實踐批判的』活動的意義。」(《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54頁)
在主體與客體的關係中,主體不只是對於客體的觀察者,而更是對於客體的實踐者。從單純的觀察者的角度去理解,對像、現實、感性只是客體的或者直觀的形式,這是主體與客體關係的一個方面或環節,僅僅停留在這裡的理解是片面和表面的。主體與客體關係的更重要的方面或環節,是主體與客體的實踐關係。從實踐者的角度去理解對像、現實、感性,是更側重於主體方面的理解。這樣,主體即人的活動就不只是被動的直觀,而更是能動的對象性的活動,是指向對象並進而改變對象的活動,這就是實踐。
馬克思之所以稱實踐為「感性的人的活動」,是因為作為實踐主體的人、作為實踐手段的工具和作為實踐客體的對象等都是物質性的存在,即可以感知的存在物;主體、手段、客體之間以人為主導的相互作用,構成感性的、現實的對象性活動即實踐。主體能動地改變對像、現實即感性的世界,同時也能動地改變主體的活動和活動的主體本身,這對於人的生存和發展意義重大,是一種革命的、實踐批判的活動。
在馬克思、恩格斯看來,「對實踐的唯物主義者即共產主義者來說,全部問題都在於使現存世界革命化,實際地反對並改變現存的事物」。(《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75頁)這種「現存世界」的「現存的事物」指什麼?主要不是指作為客體的「物」,而是指主體所為之「事」。「事在人為」,這種事是人的行為、行動即實踐。客觀之物本身無所謂好壞,與人相關之物是由人所為之事即實踐來運用和改變的。人所為之事即實踐與作為主體的人的選擇相關,是可以這樣也可以那樣的;在不同的可能與現實之間可以做出比較和評判,因而有是非、當否、善惡、優劣的問題。所以,「實際地反對並改變現存的事物」,主要應理解為用「實際」的即物質實踐的方式對現存的「事」即實踐的批判,而「物」的改變正是通過人之「事」即實踐的改變來實現的。
人們在闡述實踐唯物主義時,強調實踐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的核心地位和基礎作用,認為社會實踐是現實的、革命的力量,是推動認識進步、社會發展及人的發展的根本動力所在,這些無疑都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表達了實踐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基本立場。但是,同樣應該強調的是,馬克思主義的實踐唯物主義不能歸結為單純肯定、推崇實踐的唯實踐主義或實踐至上主義。在這種唯實踐主義或實踐至上主義的觀念中,實踐被抽像化、理想化了,成為某種歷史的本體,具有「天然合理」的性質。實踐成了包治百病的萬應靈藥,似乎無論遇到什麼問題,只要訴諸實踐甚至一提到實踐就可以迎刃而解。這是對馬克思主義哲學及其實踐理論的簡單化、片面化、表面化的理解甚至誤解。
實際上,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為辯證的和歷史的唯物主義,並不是簡單地肯定和推崇實踐的理論。在辯證法的意義上,對實踐的肯定是與對實踐的否定相聯繫而存在的,在對實踐的肯定之中內在地包含著對實踐的否定,對實踐的肯定在一定條件下會轉化為對實踐的否定;反過來說,在對實踐的否定之中內在地包含著對實踐的肯定,對實踐的否定在一定條件下也會轉化為對實踐的肯定。就其實質而言,馬克思的實踐哲學是一種實踐唯物論,同時也是一種實踐辯證法。所以,馬克思主義哲學不只是推崇實踐的理論,而更是一種批判實踐的理論,即一種實踐批判理論。
當然,對於「批判」這個概念,應當從其本來的哲學涵義上理解和使用。哲學意義上的「批判」是一種辯證法的態度,是自覺的、理性的、辯證的分析、取捨乃至重構。辯證的批判不是簡單的否定,而是對認識和實踐的偏差的揭示和校正,是人和社會發展、進步的階梯。我們不能像四十年前的「文化大革命」那樣,絕對化、庸俗化地理解和使用「批判」這個概念。「文化大革命」時期濫用「批判」的實踐及其後果早已得到清算即批判,但人們對「批判」本身的各種誤解卻依然揮之不去。我們應當恢復哲學「批判」概念本來的、合理的內涵,發揮其在社會生活中積極的、建設性的作用。
三、「實踐批判」涵義的具體理解
馬克思主義哲學意義上的「實踐批判」與單純的理論批判不同,這是它與舊哲學的重要區別所在。舊哲學把批判只是理解為理論的活動,哲學的批判、宗教的批判都發生在觀念領域中,幾乎與實踐無涉。馬克思說:「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57頁)「改變世界」是「革命的」實踐,也是對舊世界的實踐批判。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實踐批判也不是單純的實踐批判,而是在理論批判的指導下自覺的實踐批判,是始終與理論批判結合併不斷向理論批判昇華的實踐批判。
與理論批判相統一的實踐批判,是我們前進的內在推動力量。當然,這種實踐批判不應當是籠統的否定,不應當是「打倒一切」的虛無主義,而應當是立足歷史和現實,依據事實和科學,並且充滿辯證法精神的,因而是歷史的、科學的、辯證的實踐批判。辯證的批判意味著分析,意味著不是盲目肯定和否定,意味著自我更新和進步。這樣的實踐的批判同時也是理論(理性)的批判,是文化(觀念)的批判,是對實踐之外在的和內在的程序與取向的批判。
具體說來,馬克思主義哲學意義上的「實踐批判」包含以下幾重涵義:
第一,以實踐為手段的批判。這就是馬克思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中所說的「武器的批判」(《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9頁),這是一種運用「物質力量」進行的批判。在以實踐為手段的批判中,不僅理論是一種「批判的武器」,而且實踐也是一種「批判的武器」,並且是一種更重要的「批判的武器」。
第二,以實踐為對象的批判。這是對實踐的批判。實踐批判是肯定和否定的對立統一,是對肯定的否定和對否定的肯定,是肯定中的否定和否定中的肯定。所以,在對實踐的批判中,同時包含了對實踐的歷史合理性的肯定和否定。以實踐為對象的批判即對實踐的批判,包括相互聯繫的兩個方面:對實踐觀念的批判和對實踐現實的批判。對實踐的現實的批判是嚴格意義上的對實踐的批判。對實踐觀念的批判涉及相應的實踐理論,因此,這個意義上的實踐批判包括理論批判於其中。
第三,實踐的自我批判。對於主體來說,這是最重要的,也是最易於被人忽視和最難於做到的。能夠進行實踐的自我批判,需要高度清醒的自我意識和實踐智慧。實踐的自我批判和據此進行的實踐調整,是實現合理的實踐目的的內在保證。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論語·學而》)這是自覺的人的道德實踐的自我批判,嚴於律己總是有利於自身行為的完善。實踐主體自覺關注自己實踐中的問題,及時做出審視和調整,包括對相關實踐觀念或理論的審視和調整,屬於實踐的自我批判。
上述三種批判是內在一致和相互貫通的。實踐批判的徹底性不僅在於每一種批判的徹底性,更在於三種批判相互一致、相互貫通,並最終落實到實踐自我批判的徹底性。
徹底的實踐批判,最後必須包括對這種批判本身的批判,以便防止實踐批判自身的異化。歷史反覆證實了這一點的極端重要性。正像並不是任何實踐都一定是合理的一樣,也不是任何實踐批判都一定是合理的。相對於上述三個層次的實踐批判,實踐批判的自我批判也應包括三個層次:(1)對以實踐為手段的批判的批判;(2)對以實踐為對象的批判的批判;(3)對實踐的自我批判的批判。這三種對實踐批判的批判,每一種都包括來自外部的批判和來自主體自我的批判兩類情況。不能主動進行自我批判,就不可避免地會遭到他人的批判;不能自覺地進行內部的批判,就會被動地遭到外部的批判甚至無情的否定。
作為歷史主體的人,既是實踐者又是批判者,不存在單純的實踐者或單純的批判者。批判者是歷史過程中的存在,他要對以往的和當下的實踐及其理論加以批判,也理所當然地要受到同時代的和後來的批判者的批判。一種在理論上徹底的批判哲學,不能拒絕對這種哲學本身的批判。在批判的問題上,任何人也不可能擁有歷史的豁免權。「對實踐批判的批判」,如果從前述三重涵義中分出來,也可以稱之為「實踐批判」的第四重涵義。
四、狀態與關係:實踐批判的多重維度
人是實踐的存在,實踐的是非成敗決定人的生存和發展。無論對於個人、群體、階層,還是對於民族、國家乃至人類來說,都是如此。所以,人們對於實踐,特別是具有重大影響的實踐,總是採取理性的、審慎的態度。對於握有實踐決策權或能夠對重大實踐決策產生影響的人來說,尤其應該慎之又慎。社會的管理者或統治者,在決定進行重大實踐行動之前,需要加以反覆的合理性與可行性論證,充分考慮實踐行動的前因後果,不可輕舉妄動。即使是建設性的實踐,也有是否有必要、有可能、有意義和有效率等一系列問題需要考慮。
在社會的管理者或統治者準備發動眾多的人去做某件事時,必須十分慎重,如孔子所言:「使民如承大祭」(《論語·顏淵》)。理性、審慎地對待實踐,這是實踐批判的首要態度,是對實踐決策者的第一項要求。這種批判是一種實踐前的批判。
從歷時態看,實踐批判可以分為:(1)實踐前的批判;(2)實踐中的批判;(3)實踐後的批判。這就是實踐之「事前」、「事中」和「事後」三種批判。這三種實踐批判各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可以看作是正確、合理、有效的實踐的三重「保險」。實踐前的批判可以把問題或風險解決在萌芽甚至未萌狀態,這當然是最理想的,其代價或損失會降到最小。但歷史過程是逐步展開的,許多情況事前難以預料,實踐前的批判不可能解決全部問題。一旦開始了某項實踐,在實踐過程中還需要時時對其加以監控,保持理性的、分析的即批判的態度,根據其趨向、效能和效果進行實踐的反饋調節。(參見郭湛)實踐後的批判即事後的批判,常常被人們譏為「事後諸葛亮」,這是有失偏頗的。事後的批判雖然不能改變既成的實踐結果,但對於以後類似的實踐是有借鑒意義的。通過實踐後的批判,總結實踐的經驗和教訓,會有助於今後更好地實踐。
從共時態看,實踐批判可以分為:(1)實踐目的(目標)批判;(2)實踐手段(方法)批判;(3)實踐過程(程序)批判;(4)實踐效能(效率)批判;(5)實踐結果(效果)批判;(6)實踐觀念(理論)批判。(同上)這六個方面的實踐批判,在實際的實踐批判的不同階段會有不同的側重點、不同的組合方式,從而形成不同的歷時態的實踐批判內容和批判形式的轉換。
如果從實踐和理論的關係來看,實踐批判的具體涵義還可以做如下區分:
第一,用實踐批判理論。單純用理論來批判即檢驗理論、包括用邏輯來反駁或驗證理論是不夠的,重要的是根據實踐來批判即檢驗理論的真理性和價值。中國改革開放之初關於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的大討論,在對「兩個凡是」理論批判的背後,實質是億萬人民群眾的社會實踐對造成嚴重失誤的錯誤理論的批判。但這決不僅僅是對於理論的批判,這種實踐對於理論的批判,實質上也是對於那種理論指導下的實踐的批判。
第二,用實踐批判實踐。馬克思說:「環境的改變和人的活動或自我改變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併合理地理解為革命的實踐。」(《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55頁)改變了、調整了的實踐,特別是改革、革命的實踐,是對舊的、傳統的實踐及其方式和相應的觀念、理論的批判。一百多年來中國社會巨大變化的歷史,就是新的實踐批判舊的實踐的歷史。用實踐批判實踐是最嚴格意義上的實踐批判。
第三,用理論批判實踐。這是在上述用實踐批判實踐之前、之中或之後的理論批判,它的重要性無須贅言。如前所述,它是以實踐為對象的批判的一部分。實踐批判的自覺形式是理論批判。
第四,實踐及其理論的自我批判。這種實踐批判是實踐主體反身的批判,其具體方式包括上述第一、第二、第三種批判的反身批判。
實踐是人的實踐,是社會(歷史)的實踐,實踐唯物主義即人的實踐的唯物主義、社會(歷史)實踐的唯物主義。對人的實踐、社會(歷史)的實踐不能簡單地肯定或否定,而是需要辯證地肯定和否定,在批判中改進、發展、創新、進步。批判的目的在於追求真、善、美,由批判的分析、取捨而達於改進甚至重構,貫徹著批判的標準或尺度。
五、實踐批判的依據、方法和意義
實踐批判是社會進步和歷史發展的形式。「歷史不外是各個世代的依次交替。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遺留下來的材料、資金和生產力;由於這個緣故,每一代一方面在完全改變了的環境下繼續從事所繼承的活動,另一方面又通過完全改變了的活動來變更舊的環境。」(《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88頁)歷史環境的改變是人的歷史活動之所以改變的客觀原因,也是實踐批判始終存在的歷史依據。在不斷變更的歷史環境中,如果不對適應原有環境的實踐及其方式進行批判的改造,就不能以合理的、有效的實踐應對變化了的環境條件。
人們的實踐活動不斷改變的歷史,就是不斷進行實踐批判、從而不斷進行實踐調整乃至變革的歷史,只不過起初是不自覺的,後來有一些自覺,再後來更加自覺而已。人類社會生活中的曲折反覆和是非成敗令人刻骨銘心,早就使人們深切意識到實踐批判的重要性,並且試圖建立各種機制來實現對於實踐運行的自覺控制。
歷史的環境和人們的實踐在變化之中又有相對穩定的東西,在歷史的特殊性和個性中包含著某種普遍性和共性。歷史有一些規律性的東西在起作用,常常有「事不同而理同」的情形。中國古人十分重視以史為鑒。孔子的「春秋筆法」,寓褒貶於歷史敘述之中,屬於典型的歷史實踐批判。這種批判使得「亂臣賊子懼」,說明這種歷史實踐批判間接地起著現實實踐批判的作用。漢代的賈誼在總結秦王朝興衰教訓時說:「鄙諺曰:『前事之不忘,後事之師也。』是以君子為國,觀之上古,驗之當世,參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審權勢之宜,去就有序,變化因時,故曠日長久而社稷安矣。」(《賈誼集》,第10頁)對「前事」即前人的實踐加以批判,明白其中的道理,使「後事」即後人的實踐能夠「去就有序,變化因時」,對於國家和社會意義重大。
「以人為鑒」也是實踐批判常用的方法。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這是把對別人的實踐批判轉化為對自己的實踐批判。事情的另一個方面在於,接受別人對自己實踐的批判,調整和改進自身的實踐。中國古代明智的君主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能夠聽取不同意見,包括批評、反對的意見。
針對特定實踐的批判來自不同的方面,關聯著不同的利益、關係和條件,呈現為不同的態度、能力和局限之下的認識和評價。每一種批判的信息都是不完全的,因此需要盡可能地獲取多方面的比較全面的批判性信息,避免由於重要信息的缺失而作出錯誤的判斷和不當的調整。某一種意見占主導地位的時候,可能會壓制或排斥不同的特別是相反的意見,在這種情況下,尤其需要注意被人們忽視的不同的特別是相反的意見。這就是歷來人們常常強調的「兼聽則明」。
實踐批判的理論和方法,這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在明確基本理論的前提下,提煉基本方法無疑更具有實際的意義。實踐批判的方法,除了前面提到的以史為鑒、以人為鑒、兼聽則明等傳統的方法,在現代還有可行性論證、民主決策、反饋調節、新技術應用、完善制度建構、輿論監督、總結經驗教訓、批評和自我批評等等。隨著歷史的進步,人們總是要在繼承已有的行之有效的方法的基礎上,隨時根據條件和需要探索和採用合適的方法。實踐批判方法的探索和採用本身也是一種實踐,它也需要在不斷的批判和自我批判中改進。
科學的實事求是的實踐批判不是社會的破壞性力量,而是社會發展中的建設性力量。馬克思對資本主義實踐的批判,促進了社會主義運動即社會主義實踐的展開。20世紀世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實踐,有力地批判了資本主義幾百年的實踐,展現了現代社會發展新的道路和方式。同時也正是由於這種深刻的批判,揭示了資本主義內在的矛盾和社會弊端,促使當代資本主義社會不斷調整政治、經濟和文化的實踐。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一些明顯的社會問題的解決,緩解了資本主義的社會矛盾,出現了當代資本主義的繁榮。
相反,蘇聯和東歐一些社會主義國家,由於忽視和抵制了對於自身的實踐批判,不能對自己各方面實踐的問題和偏差及時做出必要的調整,拘守簡單僵化的實踐模式,終於陷於覆滅的境地。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社會主義如果不能自覺地進行自我實踐批判,就會遭到來自外部的非社會主義的實踐批判。當然,對於蘇聯和東歐那些國家和民族來說,改變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是他們自己做出的歷史選擇,因而也是一種自我的實踐批判。
中國社會對自身的實踐以及理論的批判、反思和改革,使社會主義在中國恢復了生機和活力,迅速發展起來。現在我們強調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並不意味著不需要或不應該進行實踐批判。辯證法意義上的批判、鬥爭與和諧、統一是不能割裂的。只有通過實踐批判揭露實踐中的矛盾和問題,以不斷調整和改進的實踐切實解決實際的矛盾和問題,才能真正達到社會的統一與和諧。掩蓋和否定實際存在的矛盾和問題,把不和諧掩飾、粉飾為和諧,取消必要的鬥爭,迴避矛盾的解決,反而會加重、擴大不和諧。
抗日戰爭勝利前夕,黨外民主人士黃炎培曾與毛澤東談到「歷史週期律」的問題,即新興的人民政權建立後會不會重蹈以往歷代政權興而後衰的覆轍。這個問題在蘇聯、東歐劇變之後再一次尖銳地擺在我們面前。政治權力更迭的「歷史週期律」的核心問題在於政治實踐批判的不可避免,在於執政者能否及時、有效地進行實踐的自我批判。毛澤東相信,民主是可以使我們跳出這種「歷史週期律」的法寶。民主作為手段,最重要的就是實行批評和自我批評,歸根到底是用常規的、平和的方式解決實踐批判,尤其是執政者實踐的自我批判問題。歷代執政者都做不到或不能堅持做到這一點,因而必然遭到來自外部的政治力量的實踐批判和否定。實踐批判能力是最重要的、具有核心意義的執政能力。執政者的能力建設,最根本的就是實踐批判能力的建設,特別是實踐的自我批判能力的建設。如果我們能夠堅持全面、徹底的實踐批判,特別是自覺堅持及時、有效的實踐自我批判,少有重大的實踐失誤,即使發生失誤也能及時糾正,就可以避免來自外部的激烈批判和否定,跳出所謂「歷史週期律」,保持中國式社會主義實踐的生機與活力。
參考文獻
郭湛,1983年:《論實踐的效能、效果和反饋》,載《哲學研究》第7期。
《賈誼集》,1976年,上海人民出版社。
康德,1990年:《歷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 譯,商務印書館。
2004年:《純粹理性批判》第2版,載李秋零主編《康德著作全集》第3卷,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2002年,人民出版社。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1995年,人民出版社。
苗力田 主編,1989年:《古希臘哲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
作者:郭湛
文章來源:《哲學研究》2006第7期
瀏覽:744 次
把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解為「實踐唯物主義」,是對馬克思主義哲學本質特徵的確切概括。關於這一點,學術界已經形成了較為一致的看法。對於這種本質的理解也是一個不斷深化的過程。筆者認為,在我們對實踐唯物主義進行了長期的研究並已經有了許多基本共識的基礎上,現在需要突破已有的對實踐唯物主義的一般化的理解,也就是應特別注意研究並強調實踐唯物主義的批判本性。就理論內容和精神實質而言,馬克思主義哲學是一種實踐理論,同時又是一種實踐批判理論。這是同一理論的兩個側面,它們相互聯繫、相互滲透而又相互轉化;缺少對於其中任何一個側面的瞭解,都無法真正把握這一理論的總體。
一、哲學的批判與批判的哲學
批判是哲學的本性。哲學的批判首先是針對哲學自身的,批判是哲學發展和變革的方式。古希臘哲學家所說的「辯證法」,最初指的就是在對話中通過辯駁和論證推動思想前進的方法。在柏拉圖的《國家篇》中,蘇格拉底說,人憑借這種辯證法,通過理性的探討可以找到通往事物本質的道路,直到把握善自身的本質。在這種思想進程中,真理是借助辯證法的力量來揭示的。這個意義上的辯證法是批判的理性和理性的批判。在《巴門尼德篇》中,柏拉圖借巴門尼德之口,批判了蘇格拉底的理念論,其實也是柏拉圖對自己以前的理念論的自我批判。(參見苗力田,第318-338頁)哲學就是在不斷的批判和自我批判中前進的。
關於哲學的批判本性,講得最明確的是康德。富於科學的「縝密精神」的康德反對哲學中的獨斷論,指出這是認為無須純粹理性的批判就可以在哲學中前進的成見,只能導致理性未經批判的無根據的摸索和輕率的漫遊。對思辨理性即純粹理性的批判,可以堵塞錯誤的來源,抑制思辨理性的自負。而拒斥純粹理性批判的方法,「其用意無非是完全擺脫科學的羈絆,把工作變成兒戲,把確定性變成意見,把哲學變成偏見」(康德,2004年,第18-21頁)。康德指出,純粹理性的批判主要「不是用於擴展我們的理性,而是用於澄清我們的理性,使它避免失誤」,這是「對純粹理性能力自身的批判」。(同上,第40-41頁)在康德看來,「理性在其一切行動中都必須經受批判」,在這裡,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免除這種「鐵面無私、一絲不苟的審查」。(同上,第474頁)理性決不能拒絕批判,它在任何時候都沒有理由懼怕批判。面對批判,理性有爭辯的權利。
尤其值得重視的是康德對純粹理性進步的三個階段的概括。康德認為,在純粹理性的事情上,標誌著它的童稚時代的第一步是獨斷的;第二步是懷疑的,即讓理性的所作所為經受檢驗甚至責難,可以稱為理性的審查;第三步屬於成熟了的判斷力,它以可靠的、在其普遍性上已得到證明的準則為基礎,這是理性的批判,也是理性的界限。理性在發展的過程中先是獨斷的,然後是懷疑的,最後才是批判的。懷疑否定了獨斷,批判超越了懷疑,為理性確定了界限,標誌著理性判斷力的成熟。
康德把自己理性的全部旨趣匯合為以下三個問題:(1)我能夠知道什麼;(2)我應當做什麼;(3)我可以希望什麼。他說,第一個問題是純然思辨的,第二個問題是純然實踐的,第三個問題既是實踐的又是理論的。「實踐的東西只是作為導線來導向對理論問題的回答,而且如果理論問題得到解決,就導向對思辨問題的回答」。(康德,2004年,第514頁)在這三方面的理性關注之中,都以相應的理性批判,即對我所知道的、我所做的和我所希望的東西的批判為前提。人們必須首先對自己所知道的、所做的和所希望的東西加以理性的批判,才能真正明確我能夠知道什麼、我應當做什麼和我可以希望什麼。這種批判當然既是理論的批判,又導向實踐的批判。
在康德的觀念中,實踐是對於理論而言的,是理論的實現。康德說:「不管理論可能多麼完美,看來顯然在理論與實踐之間仍然需要有一種從這一個聯繫到並過渡到另一個的中間項;因為包攝著這種規律的悟性概念,還必須補充以一種判斷力的行動,實踐者才能借之以區別某件事物是不是規律的例證。」(同上,1990年,第164頁)這就意味著,面對某種實踐,理性需要批判性地追問:它所依憑的理論是什麼;它要實現的目的是什麼;它的規劃的原則是什麼;它所設想的結果是什麼;它所包攝的規律是什麼;它的實踐者是否具備足夠的判斷力和行動能力。對於實踐理性的這種批判,其實也就是對於實踐的理性批判。
二、馬克思視野中的實踐和實踐批判
同以往的哲學變革一樣,馬克思在哲學上的變革也是從對舊哲學的批判開始的。但馬克思與以往的哲學家不同,他所關注的不僅是哲學的批判,而且是整個觀念領域的批判;不僅是觀念領域的批判,而且是現實領域的批判。批判地繼承了德國古典哲學辯證法傳統的馬克思,以實踐唯物主義精神把哲學的、理論的批判推進到政治、經濟和其他實踐領域,使之成為對社會各個實踐領域全面的總體性批判。這不僅是對古典唯心主義哲學的超越,而且是對舊的唯物主義哲學的超越。
1844年夏天,馬克思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中寫道:「就德國來說,對宗教的批判基本上已經結束;而對宗教的批判是其他一切批判的前提。」「於是對天國的批判變成對塵世的批判,對宗教的批判變成對法的批判,對神學的批判變成對政治的批判。」「向德國制度開火!一定要開火!這種制度雖然低於歷史水平,低於任何批判,但依然是批判的對象……」(《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199-200頁)如此犀利的對法律、政治和制度的批判,當然是直指現實的法律、政治和制度的實踐的。
馬克思寫於1845年春天的《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形成的最重要的理論界碑。在批判了黑格爾和青年黑格爾派的唯心主義哲學之後,馬克思又批判了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哲學,同「直觀的唯物主義」劃清了界限。馬克思指出:「從前的一切唯物主義(包括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的主要缺點是:對對像、現實、感性,只是從客體的或者直觀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們當作感性的人的活動,當作實踐去理解,不是從主體方面去理解。」「費爾巴哈……沒有把人的活動本身理解為對像性的……活動。」「因此,他不瞭解『革命的』、『實踐批判的』活動的意義。」(《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54頁)
在主體與客體的關係中,主體不只是對於客體的觀察者,而更是對於客體的實踐者。從單純的觀察者的角度去理解,對像、現實、感性只是客體的或者直觀的形式,這是主體與客體關係的一個方面或環節,僅僅停留在這裡的理解是片面和表面的。主體與客體關係的更重要的方面或環節,是主體與客體的實踐關係。從實踐者的角度去理解對像、現實、感性,是更側重於主體方面的理解。這樣,主體即人的活動就不只是被動的直觀,而更是能動的對象性的活動,是指向對象並進而改變對象的活動,這就是實踐。
馬克思之所以稱實踐為「感性的人的活動」,是因為作為實踐主體的人、作為實踐手段的工具和作為實踐客體的對象等都是物質性的存在,即可以感知的存在物;主體、手段、客體之間以人為主導的相互作用,構成感性的、現實的對象性活動即實踐。主體能動地改變對像、現實即感性的世界,同時也能動地改變主體的活動和活動的主體本身,這對於人的生存和發展意義重大,是一種革命的、實踐批判的活動。
在馬克思、恩格斯看來,「對實踐的唯物主義者即共產主義者來說,全部問題都在於使現存世界革命化,實際地反對並改變現存的事物」。(《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75頁)這種「現存世界」的「現存的事物」指什麼?主要不是指作為客體的「物」,而是指主體所為之「事」。「事在人為」,這種事是人的行為、行動即實踐。客觀之物本身無所謂好壞,與人相關之物是由人所為之事即實踐來運用和改變的。人所為之事即實踐與作為主體的人的選擇相關,是可以這樣也可以那樣的;在不同的可能與現實之間可以做出比較和評判,因而有是非、當否、善惡、優劣的問題。所以,「實際地反對並改變現存的事物」,主要應理解為用「實際」的即物質實踐的方式對現存的「事」即實踐的批判,而「物」的改變正是通過人之「事」即實踐的改變來實現的。
人們在闡述實踐唯物主義時,強調實踐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的核心地位和基礎作用,認為社會實踐是現實的、革命的力量,是推動認識進步、社會發展及人的發展的根本動力所在,這些無疑都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表達了實踐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基本立場。但是,同樣應該強調的是,馬克思主義的實踐唯物主義不能歸結為單純肯定、推崇實踐的唯實踐主義或實踐至上主義。在這種唯實踐主義或實踐至上主義的觀念中,實踐被抽像化、理想化了,成為某種歷史的本體,具有「天然合理」的性質。實踐成了包治百病的萬應靈藥,似乎無論遇到什麼問題,只要訴諸實踐甚至一提到實踐就可以迎刃而解。這是對馬克思主義哲學及其實踐理論的簡單化、片面化、表面化的理解甚至誤解。
實際上,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為辯證的和歷史的唯物主義,並不是簡單地肯定和推崇實踐的理論。在辯證法的意義上,對實踐的肯定是與對實踐的否定相聯繫而存在的,在對實踐的肯定之中內在地包含著對實踐的否定,對實踐的肯定在一定條件下會轉化為對實踐的否定;反過來說,在對實踐的否定之中內在地包含著對實踐的肯定,對實踐的否定在一定條件下也會轉化為對實踐的肯定。就其實質而言,馬克思的實踐哲學是一種實踐唯物論,同時也是一種實踐辯證法。所以,馬克思主義哲學不只是推崇實踐的理論,而更是一種批判實踐的理論,即一種實踐批判理論。
當然,對於「批判」這個概念,應當從其本來的哲學涵義上理解和使用。哲學意義上的「批判」是一種辯證法的態度,是自覺的、理性的、辯證的分析、取捨乃至重構。辯證的批判不是簡單的否定,而是對認識和實踐的偏差的揭示和校正,是人和社會發展、進步的階梯。我們不能像四十年前的「文化大革命」那樣,絕對化、庸俗化地理解和使用「批判」這個概念。「文化大革命」時期濫用「批判」的實踐及其後果早已得到清算即批判,但人們對「批判」本身的各種誤解卻依然揮之不去。我們應當恢復哲學「批判」概念本來的、合理的內涵,發揮其在社會生活中積極的、建設性的作用。
三、「實踐批判」涵義的具體理解
馬克思主義哲學意義上的「實踐批判」與單純的理論批判不同,這是它與舊哲學的重要區別所在。舊哲學把批判只是理解為理論的活動,哲學的批判、宗教的批判都發生在觀念領域中,幾乎與實踐無涉。馬克思說:「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57頁)「改變世界」是「革命的」實踐,也是對舊世界的實踐批判。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實踐批判也不是單純的實踐批判,而是在理論批判的指導下自覺的實踐批判,是始終與理論批判結合併不斷向理論批判昇華的實踐批判。
與理論批判相統一的實踐批判,是我們前進的內在推動力量。當然,這種實踐批判不應當是籠統的否定,不應當是「打倒一切」的虛無主義,而應當是立足歷史和現實,依據事實和科學,並且充滿辯證法精神的,因而是歷史的、科學的、辯證的實踐批判。辯證的批判意味著分析,意味著不是盲目肯定和否定,意味著自我更新和進步。這樣的實踐的批判同時也是理論(理性)的批判,是文化(觀念)的批判,是對實踐之外在的和內在的程序與取向的批判。
具體說來,馬克思主義哲學意義上的「實踐批判」包含以下幾重涵義:
第一,以實踐為手段的批判。這就是馬克思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中所說的「武器的批判」(《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9頁),這是一種運用「物質力量」進行的批判。在以實踐為手段的批判中,不僅理論是一種「批判的武器」,而且實踐也是一種「批判的武器」,並且是一種更重要的「批判的武器」。
第二,以實踐為對象的批判。這是對實踐的批判。實踐批判是肯定和否定的對立統一,是對肯定的否定和對否定的肯定,是肯定中的否定和否定中的肯定。所以,在對實踐的批判中,同時包含了對實踐的歷史合理性的肯定和否定。以實踐為對象的批判即對實踐的批判,包括相互聯繫的兩個方面:對實踐觀念的批判和對實踐現實的批判。對實踐的現實的批判是嚴格意義上的對實踐的批判。對實踐觀念的批判涉及相應的實踐理論,因此,這個意義上的實踐批判包括理論批判於其中。
第三,實踐的自我批判。對於主體來說,這是最重要的,也是最易於被人忽視和最難於做到的。能夠進行實踐的自我批判,需要高度清醒的自我意識和實踐智慧。實踐的自我批判和據此進行的實踐調整,是實現合理的實踐目的的內在保證。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論語·學而》)這是自覺的人的道德實踐的自我批判,嚴於律己總是有利於自身行為的完善。實踐主體自覺關注自己實踐中的問題,及時做出審視和調整,包括對相關實踐觀念或理論的審視和調整,屬於實踐的自我批判。
上述三種批判是內在一致和相互貫通的。實踐批判的徹底性不僅在於每一種批判的徹底性,更在於三種批判相互一致、相互貫通,並最終落實到實踐自我批判的徹底性。
徹底的實踐批判,最後必須包括對這種批判本身的批判,以便防止實踐批判自身的異化。歷史反覆證實了這一點的極端重要性。正像並不是任何實踐都一定是合理的一樣,也不是任何實踐批判都一定是合理的。相對於上述三個層次的實踐批判,實踐批判的自我批判也應包括三個層次:(1)對以實踐為手段的批判的批判;(2)對以實踐為對象的批判的批判;(3)對實踐的自我批判的批判。這三種對實踐批判的批判,每一種都包括來自外部的批判和來自主體自我的批判兩類情況。不能主動進行自我批判,就不可避免地會遭到他人的批判;不能自覺地進行內部的批判,就會被動地遭到外部的批判甚至無情的否定。
作為歷史主體的人,既是實踐者又是批判者,不存在單純的實踐者或單純的批判者。批判者是歷史過程中的存在,他要對以往的和當下的實踐及其理論加以批判,也理所當然地要受到同時代的和後來的批判者的批判。一種在理論上徹底的批判哲學,不能拒絕對這種哲學本身的批判。在批判的問題上,任何人也不可能擁有歷史的豁免權。「對實踐批判的批判」,如果從前述三重涵義中分出來,也可以稱之為「實踐批判」的第四重涵義。
四、狀態與關係:實踐批判的多重維度
人是實踐的存在,實踐的是非成敗決定人的生存和發展。無論對於個人、群體、階層,還是對於民族、國家乃至人類來說,都是如此。所以,人們對於實踐,特別是具有重大影響的實踐,總是採取理性的、審慎的態度。對於握有實踐決策權或能夠對重大實踐決策產生影響的人來說,尤其應該慎之又慎。社會的管理者或統治者,在決定進行重大實踐行動之前,需要加以反覆的合理性與可行性論證,充分考慮實踐行動的前因後果,不可輕舉妄動。即使是建設性的實踐,也有是否有必要、有可能、有意義和有效率等一系列問題需要考慮。
在社會的管理者或統治者準備發動眾多的人去做某件事時,必須十分慎重,如孔子所言:「使民如承大祭」(《論語·顏淵》)。理性、審慎地對待實踐,這是實踐批判的首要態度,是對實踐決策者的第一項要求。這種批判是一種實踐前的批判。
從歷時態看,實踐批判可以分為:(1)實踐前的批判;(2)實踐中的批判;(3)實踐後的批判。這就是實踐之「事前」、「事中」和「事後」三種批判。這三種實踐批判各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可以看作是正確、合理、有效的實踐的三重「保險」。實踐前的批判可以把問題或風險解決在萌芽甚至未萌狀態,這當然是最理想的,其代價或損失會降到最小。但歷史過程是逐步展開的,許多情況事前難以預料,實踐前的批判不可能解決全部問題。一旦開始了某項實踐,在實踐過程中還需要時時對其加以監控,保持理性的、分析的即批判的態度,根據其趨向、效能和效果進行實踐的反饋調節。(參見郭湛)實踐後的批判即事後的批判,常常被人們譏為「事後諸葛亮」,這是有失偏頗的。事後的批判雖然不能改變既成的實踐結果,但對於以後類似的實踐是有借鑒意義的。通過實踐後的批判,總結實踐的經驗和教訓,會有助於今後更好地實踐。
從共時態看,實踐批判可以分為:(1)實踐目的(目標)批判;(2)實踐手段(方法)批判;(3)實踐過程(程序)批判;(4)實踐效能(效率)批判;(5)實踐結果(效果)批判;(6)實踐觀念(理論)批判。(同上)這六個方面的實踐批判,在實際的實踐批判的不同階段會有不同的側重點、不同的組合方式,從而形成不同的歷時態的實踐批判內容和批判形式的轉換。
如果從實踐和理論的關係來看,實踐批判的具體涵義還可以做如下區分:
第一,用實踐批判理論。單純用理論來批判即檢驗理論、包括用邏輯來反駁或驗證理論是不夠的,重要的是根據實踐來批判即檢驗理論的真理性和價值。中國改革開放之初關於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的大討論,在對「兩個凡是」理論批判的背後,實質是億萬人民群眾的社會實踐對造成嚴重失誤的錯誤理論的批判。但這決不僅僅是對於理論的批判,這種實踐對於理論的批判,實質上也是對於那種理論指導下的實踐的批判。
第二,用實踐批判實踐。馬克思說:「環境的改變和人的活動或自我改變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併合理地理解為革命的實踐。」(《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55頁)改變了、調整了的實踐,特別是改革、革命的實踐,是對舊的、傳統的實踐及其方式和相應的觀念、理論的批判。一百多年來中國社會巨大變化的歷史,就是新的實踐批判舊的實踐的歷史。用實踐批判實踐是最嚴格意義上的實踐批判。
第三,用理論批判實踐。這是在上述用實踐批判實踐之前、之中或之後的理論批判,它的重要性無須贅言。如前所述,它是以實踐為對象的批判的一部分。實踐批判的自覺形式是理論批判。
第四,實踐及其理論的自我批判。這種實踐批判是實踐主體反身的批判,其具體方式包括上述第一、第二、第三種批判的反身批判。
實踐是人的實踐,是社會(歷史)的實踐,實踐唯物主義即人的實踐的唯物主義、社會(歷史)實踐的唯物主義。對人的實踐、社會(歷史)的實踐不能簡單地肯定或否定,而是需要辯證地肯定和否定,在批判中改進、發展、創新、進步。批判的目的在於追求真、善、美,由批判的分析、取捨而達於改進甚至重構,貫徹著批判的標準或尺度。
五、實踐批判的依據、方法和意義
實踐批判是社會進步和歷史發展的形式。「歷史不外是各個世代的依次交替。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遺留下來的材料、資金和生產力;由於這個緣故,每一代一方面在完全改變了的環境下繼續從事所繼承的活動,另一方面又通過完全改變了的活動來變更舊的環境。」(《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88頁)歷史環境的改變是人的歷史活動之所以改變的客觀原因,也是實踐批判始終存在的歷史依據。在不斷變更的歷史環境中,如果不對適應原有環境的實踐及其方式進行批判的改造,就不能以合理的、有效的實踐應對變化了的環境條件。
人們的實踐活動不斷改變的歷史,就是不斷進行實踐批判、從而不斷進行實踐調整乃至變革的歷史,只不過起初是不自覺的,後來有一些自覺,再後來更加自覺而已。人類社會生活中的曲折反覆和是非成敗令人刻骨銘心,早就使人們深切意識到實踐批判的重要性,並且試圖建立各種機制來實現對於實踐運行的自覺控制。
歷史的環境和人們的實踐在變化之中又有相對穩定的東西,在歷史的特殊性和個性中包含著某種普遍性和共性。歷史有一些規律性的東西在起作用,常常有「事不同而理同」的情形。中國古人十分重視以史為鑒。孔子的「春秋筆法」,寓褒貶於歷史敘述之中,屬於典型的歷史實踐批判。這種批判使得「亂臣賊子懼」,說明這種歷史實踐批判間接地起著現實實踐批判的作用。漢代的賈誼在總結秦王朝興衰教訓時說:「鄙諺曰:『前事之不忘,後事之師也。』是以君子為國,觀之上古,驗之當世,參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審權勢之宜,去就有序,變化因時,故曠日長久而社稷安矣。」(《賈誼集》,第10頁)對「前事」即前人的實踐加以批判,明白其中的道理,使「後事」即後人的實踐能夠「去就有序,變化因時」,對於國家和社會意義重大。
「以人為鑒」也是實踐批判常用的方法。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這是把對別人的實踐批判轉化為對自己的實踐批判。事情的另一個方面在於,接受別人對自己實踐的批判,調整和改進自身的實踐。中國古代明智的君主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能夠聽取不同意見,包括批評、反對的意見。
針對特定實踐的批判來自不同的方面,關聯著不同的利益、關係和條件,呈現為不同的態度、能力和局限之下的認識和評價。每一種批判的信息都是不完全的,因此需要盡可能地獲取多方面的比較全面的批判性信息,避免由於重要信息的缺失而作出錯誤的判斷和不當的調整。某一種意見占主導地位的時候,可能會壓制或排斥不同的特別是相反的意見,在這種情況下,尤其需要注意被人們忽視的不同的特別是相反的意見。這就是歷來人們常常強調的「兼聽則明」。
實踐批判的理論和方法,這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在明確基本理論的前提下,提煉基本方法無疑更具有實際的意義。實踐批判的方法,除了前面提到的以史為鑒、以人為鑒、兼聽則明等傳統的方法,在現代還有可行性論證、民主決策、反饋調節、新技術應用、完善制度建構、輿論監督、總結經驗教訓、批評和自我批評等等。隨著歷史的進步,人們總是要在繼承已有的行之有效的方法的基礎上,隨時根據條件和需要探索和採用合適的方法。實踐批判方法的探索和採用本身也是一種實踐,它也需要在不斷的批判和自我批判中改進。
科學的實事求是的實踐批判不是社會的破壞性力量,而是社會發展中的建設性力量。馬克思對資本主義實踐的批判,促進了社會主義運動即社會主義實踐的展開。20世紀世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實踐,有力地批判了資本主義幾百年的實踐,展現了現代社會發展新的道路和方式。同時也正是由於這種深刻的批判,揭示了資本主義內在的矛盾和社會弊端,促使當代資本主義社會不斷調整政治、經濟和文化的實踐。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一些明顯的社會問題的解決,緩解了資本主義的社會矛盾,出現了當代資本主義的繁榮。
相反,蘇聯和東歐一些社會主義國家,由於忽視和抵制了對於自身的實踐批判,不能對自己各方面實踐的問題和偏差及時做出必要的調整,拘守簡單僵化的實踐模式,終於陷於覆滅的境地。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社會主義如果不能自覺地進行自我實踐批判,就會遭到來自外部的非社會主義的實踐批判。當然,對於蘇聯和東歐那些國家和民族來說,改變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是他們自己做出的歷史選擇,因而也是一種自我的實踐批判。
中國社會對自身的實踐以及理論的批判、反思和改革,使社會主義在中國恢復了生機和活力,迅速發展起來。現在我們強調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並不意味著不需要或不應該進行實踐批判。辯證法意義上的批判、鬥爭與和諧、統一是不能割裂的。只有通過實踐批判揭露實踐中的矛盾和問題,以不斷調整和改進的實踐切實解決實際的矛盾和問題,才能真正達到社會的統一與和諧。掩蓋和否定實際存在的矛盾和問題,把不和諧掩飾、粉飾為和諧,取消必要的鬥爭,迴避矛盾的解決,反而會加重、擴大不和諧。
抗日戰爭勝利前夕,黨外民主人士黃炎培曾與毛澤東談到「歷史週期律」的問題,即新興的人民政權建立後會不會重蹈以往歷代政權興而後衰的覆轍。這個問題在蘇聯、東歐劇變之後再一次尖銳地擺在我們面前。政治權力更迭的「歷史週期律」的核心問題在於政治實踐批判的不可避免,在於執政者能否及時、有效地進行實踐的自我批判。毛澤東相信,民主是可以使我們跳出這種「歷史週期律」的法寶。民主作為手段,最重要的就是實行批評和自我批評,歸根到底是用常規的、平和的方式解決實踐批判,尤其是執政者實踐的自我批判問題。歷代執政者都做不到或不能堅持做到這一點,因而必然遭到來自外部的政治力量的實踐批判和否定。實踐批判能力是最重要的、具有核心意義的執政能力。執政者的能力建設,最根本的就是實踐批判能力的建設,特別是實踐的自我批判能力的建設。如果我們能夠堅持全面、徹底的實踐批判,特別是自覺堅持及時、有效的實踐自我批判,少有重大的實踐失誤,即使發生失誤也能及時糾正,就可以避免來自外部的激烈批判和否定,跳出所謂「歷史週期律」,保持中國式社會主義實踐的生機與活力。
參考文獻
郭湛,1983年:《論實踐的效能、效果和反饋》,載《哲學研究》第7期。
《賈誼集》,1976年,上海人民出版社。
康德,1990年:《歷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 譯,商務印書館。
2004年:《純粹理性批判》第2版,載李秋零主編《康德著作全集》第3卷,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2002年,人民出版社。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1995年,人民出版社。
苗力田 主編,1989年:《古希臘哲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