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布亞紐幾內亞 - 歷史


歷史
向新幾內亞移民
  據推測,早在5萬年以前,新幾內亞若干地方已經有人居住。沼澤排水溝渠的遺跡和其他治水工程的舊址均表明約在西元前7000年,在新幾內亞島已經有了精耕農業。甘薯是這個地區現在的主要作物,但它在300年或400年以前似乎還未從美洲傳入該地。

殖民時期
  馬來人可能還有華人商人,從新幾內亞帶走掠奪物及奴隸達數百年之久。第一個來到新幾內亞的歐洲人可能是德梅尼斯(Jorge de Meneses),他在前往摩鹿加群島的途中,可能於1526~1527年曾在新幾內亞登陸。1793年,英國海軍軍官海斯(John Hayes)上尉首次企圖在馬諾夸里(Manokwari, 今巴布亞)附近建立歐洲殖民地。可是,1828年荷蘭人宣稱島的西半部為荷屬東印度領土。1898年以前,荷蘭人對該島西半部僅僅是名義上的控制。1898年,荷蘭人在法克法克(Fakfak)及馬諾夸里分別建立了第一批永久性的行政官職。1870年代,英國的摩爾斯貝(John Moresby)艦長勘查了該島的東南部海岸。80年代歐洲殖民者陸續來到新不列顛及新愛爾蘭。1884年新幾內亞東南部成為英國屬地。德屬新幾內亞公司也在同年開始對該島東北部進行管理。儘管金礦很早便在英屬新幾內亞發現(1906年以後澳大利亞接管該地,改稱巴布亞),但最早進行這方面經濟活動的卻是德屬新幾內亞,該地在1899年以後由日耳曼帝國政府直接管理。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德屬新幾內亞成為國際聯盟的託管地,1921年由澳大利亞接管。它仍與巴布亞分開治理。摩雷爵士(Sir Hubert Murray,1908~1940年任巴布亞副總督)實行貿易保護主義政策,不鼓勵對巴布亞的殖民投資。1920年代,在託管地的布洛洛(Bulolo)河及伊迪(Edie)灣發現大量金礦。金礦的發現使各個地區的殖民效果更加不一樣。30年代初期,在澳大利亞託管地的高原盆地居住的將近100萬人開始與外界有了接觸,而在這之前歐洲人對他們一無所知。起初,這些高原居民被利用來作為勞力的新的大量來源,讓他們在沿海的種植園工作,這項任務他們現在仍在擔負。不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小土地所有者種植的小果咖啡迅速地普及到大部分高原地區。
  1945年,澳大利亞將其對巴布亞的管理與新幾內亞的管理合併,成為巴布亞及新幾內亞地區。位於巴布亞南岸的摩爾斯貝港成為其共同的首府。從1946年起,新幾內亞作為聯合國的託管地由澳大利亞託管。

獨立
  1973年12月1日巴布亞紐幾內亞獲得自治,1975年9月16日完全脫離澳大利亞而獨立。在獨立時,布干維爾島及巴布亞均企圖脫離這個新國家。由於實行了省級政府,以及將某些中央權力下放到省級政府,結果緩和了布干維爾的危機。同樣的辦法也平息了巴布亞的運動。但是巴布亞運動也缺乏有凝聚力的支緩。1988年後期,由於在礦產收入的分配上發生爭吵,重新激起了布干維爾島上的脫離主義。1990年,布干維爾宣布獨立,儘管它的獨立並未得到任何國家的承認。1992年4月,布干維爾領袖安紐古(Tony Anugu)遭暗殺。當年10月,政府軍向布干維爾發動大規模進攻,10月底政府宣布叛軍在阿拉瓦(Arawa)的據點已被攻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enBoDa 的頭像
    ChenBoDa

    陳柏達的網誌

    ChenBo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